清扫方法和道路清洁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566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驱动扫盘主体110和外套 132的同步转动。例如,所述道路清洁车辆可以包括液压马达、供水管和本发明的扫盘,所 述液压马达与扫盘主体110和外套132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与所述中间轴131连接。其 中,液压马达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外套132连接,例如可以在外套132的端面上设置安装孔 132c并通过穿过该安装孔132c和液压马达上相应安装孔的紧固件来实现固定连接。另外, 供水管为刚性管,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于中间轴131,以向中间轴131 供水。例如,液压马达可以具有空心轴,可以穿过空心轴设置中间连接管,中间连接管的两 端分别连接供水管和中间轴131。优选地,中间轴131可以设置为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所 述中间轴13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外套132外部,从而能够穿过所述液压马达的空心轴并直 接连接于所述供水管,以确保管路连接的强度并获得流畅、密封的供水。
[0058] 当然,本发明也可以使用其他形式的旋转接头,只要能够实现对旋转的高压喷嘴 120供水即可。根据不同形式的旋转接头,可以采用不同的密封方式。在图4所示的实施 方式中,可以在水槽135的轴向两侧设置套设在中间轴131上的密封件136 (例如密封圈), 并且可以在密封件136的两侧(例如对应外套132的顶部和底部的位置)设置轴承137,由 此,可以在实现良好密封。为定位轴承137,可以将中间轴131的对应外套132的顶部和底 部的位置设置凹槽,并在顶部的轴承137的上侧和底部的轴承137的下侧设置弹性挡圈,从 而通过凹槽和弹性挡圈的配合来轴向定位轴承137。
[0059] 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吸嘴在收集位置收集所述污物,因此,可以使所述高压喷嘴 120至少在所述收集位置停止喷射水帘。优选地,可以使所述高压喷嘴120在停喷区域停止 喷射水帘,所述停喷区域为所述高压喷嘴120的连续转动220-240°的区域,所述收集位置 可以位于所述停喷区域的中部(例如对应于停喷区域中部前后转角5-10°的范围)。
[0060] 其中,水槽135可以形成各种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始终与一部分出水口 134连通 即可。另外,可以合理设置水槽135的形式,使得水槽135始终能够与适当数量的出水口 134连通。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水槽135可以形成为沿所述中间轴131的外周的一部 分延伸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20-140度(使得水帘具有120-140度的掠扫 角度β?,如图8所示),所述弧形槽始终能够与至少2个所述出水口 134连通。由此,只有 转动到弧形槽的圆心角所对应的范围内的高压喷嘴120能够喷射水帘,并通过水帘进行扫 刷,其余高压喷嘴120不喷水,以合理分配水量并有利于集中水量形成具有所需扫刷强度 的水帘。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扫盘100沿周向均布有7个高压喷嘴120,水槽135形成为 同时使得3个高压喷嘴120能够喷射水帘。
[0061] 另外,高压喷嘴120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定位,以获得具有良好扫刷效果的水帘。所 述高压喷嘴120可以设置为使得所述水帘与地面保持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 25-35°下面参考图3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高压喷嘴120的定位。图3中,以地面 作为x-y平面,以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原点O为扫盘主体110的中心在x-y平 面上的投影。图3中示出了两个水帘所在的平面P,并分别标出了相应的角度。
[0062] 其中,所述水帘所在的平面P与所述扫盘主体110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可以 为25-35度,图3中,β角为第一夹角的余角,可以作为安装参数代替第一夹角。另外,所 述水帘与地面的相交线段与地面上经过所述扫盘主体110的旋转中心线和所述相交线段 的内侧端点的径向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Y为25-35度。上述β角和第二夹角γ可以通 过调整高压喷嘴120的安装角度来实现。
[0063] 另外,所述相交线段的长度(即水帘掠扫宽度w)为120_160mm,以确保足够的扫刷 范围。其中,高压喷嘴120可以形成图3所示的三角形水帘,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喷射角度α 和安装高度(即水帘高度h)来获得所需的掠扫宽度w。
[0064] 本发明中,如图8所示,扫盘100逆时针旋转,图中上侧为靠近路缘的侧,以垂直 于行车方向并经过扫盘100的旋转中心线的平面在地面上的投影线L-L为基准,水帘的掠 扫区域如图8中黑色区域所示(黑色区域以外的区域为停喷区域),该掠扫区域为高压喷嘴 120从顺时针偏离投影线L-L起始角a 1 (例如20-30° )的位置S开始逆时针转过掠扫角 度β 1 (例如120-140° )所喷射的水帘的掠扫范围,以使水帘的起始掠扫位置S顺时针偏 离于投影线L-L。换言之,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高压喷嘴120在转动到最靠近路缘的 位置(即投影线L-L的外端(投影线L-L在图8中的上端)之前即开始喷射水帘,并使水帘 的掠扫范围经过投影线L-L线(即扫盘100的最靠近路缘的位置)。根据水帘所在平面P相 对于地面(使用时地面平行于扫盘主体110所在平面)的第一夹角,可以选择适当的起始角 α 1,来确保水帘掠扫范围经过扫盘100的最靠近路缘的位置。
[0065] 如图3所示,rl为水帘圆周内径,即0点到水帘与地面的相交线段的内端的距离; r2为水帘圆周外径,即即0点到水帘与地面的相交线段的外端的距离;Θ为水帘圆周角,即 〇点与水帘的顶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的连线与〇点与相交线段的内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为第三夹角,即〇点与相交线段的两端的连线之间的夹角。这些参数都可以通过调整第 一夹角β、第二夹角Y、水帘高度h等获得相应的调整。
[0066]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道路清洁车辆的车速为20km/h,扫盘转速为250r/ min、扫盘主体110的直径为680_,各参数可以调整为如表1所示。
[0067] 表 1
【主权项】
1. 一种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该方法包括: 利用扫盘(100)的扫毛(140)清扫地面上的大颗粒物,所述扫毛(140)与所述地面处于 临界接触状态; 利用高压喷嘴(120)提供的水帘扫刷地面;以及 利用吸嘴收集所述地面上的清扫及扫刷后的污水和垃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120) 与所述扫盘(100)-并旋转,所述水帘以与地面呈第一夹角的方式转动,所述扫盘(100)与 所述高压喷嘴(120)绕相同的轴线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 25-35°,所述扫毛(14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为0-8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高压喷嘴 (120)绕所述扫盘(100)的扫盘主体(110)的中心轴线旋转并间歇地形成所述水帘。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 压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多个高压喷嘴(120)的旋转的任一瞬间,使所述多个高压喷嘴 (120)中的一部分高压喷嘴(120)形成所述水帘,另一部分高压喷嘴(120)不形成所述水帘。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收集位置收集所 述污物,使所述高压喷嘴(120)至少在所述收集位置停止形成水帘。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的清扫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高压喷 嘴(120)在停喷区域停止喷射水帘,所述停喷区域为所述高压喷嘴(120)的连续转动 220-240°的区域,所述收集位置位于所述停喷区域的中部。
8. -种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清洁车辆包括扫盘(100)、高压喷嘴 (120 )和吸嘴,所述扫盘(100 )用于利用扫毛(140 )清扫地面上的大颗粒物,所述扫毛(140 ) 与所述地面处于临界接触状态,所述高压喷嘴(120)用于提供水帘以扫刷地面,所述吸嘴用 于收集地面上的清扫及扫刷后的污水和垃圾。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盘(100)包括可转动的扫 盘主体(110),所述高压喷嘴(120)和所述扫毛(140)安装在所述扫盘主体(110)上,所述高 压喷嘴(120)设置为使得所述水帘与地面保持第一夹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 25-35°,所述扫毛(14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为0-8mm。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120)设置为能 够绕所述扫盘主体(110)的中心轴线旋转并间歇地形成所述水帘。
12. 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高 压喷嘴(120)的旋转的任一瞬间,所述多个高压喷嘴(120)中的一部分高压喷嘴(120)形成 所述水帘,另一部分高压喷嘴(120 )不形成所述水帘。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嘴(120)设置为至 少在转动到所述吸嘴时停止喷射水帘。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盘(100)设置为使得所 述高压喷嘴(120)在停喷区域停止喷射水帘,所述停喷区域为所述高压喷嘴(120)的连续 转动220-240°的区域,所述吸嘴对应于所述停喷区域的中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扫方法和道路清洁车辆,该方法包括:利用扫盘(100)的扫毛(140)清扫地面上的大颗粒物,所述扫毛(140)与所述地面处于临界接触状态;利用高压喷嘴(120)提供的水帘扫刷地面;以及利用吸嘴收集地面上的清扫及扫刷后的污水和垃圾。通过使用水帘扫刷地面,可以在实现清扫的同时有效降尘;同时,可以利用扫毛清除水帘无法清扫的大颗粒物。其中,扫毛与地面处于临界接触状态,因而能够减少扫毛磨损,节约成本。
【IPC分类】E01H1-10, E01H1-08
【公开号】CN104674741
【申请号】CN201310625804
【发明人】龙亮, 肖庆麟, 吴小云
【申请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