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及投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96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成行人过街的警示线装置,该方案可适用具有斑马线的人行横道,警示线装置是由第一警示线15和第二警示线16组成,当激光接受器侦测行人碰触到第一警示线时,即起动语音警示如”请退回安全等待区”,如碰触第二警示线,即起动语音警示如”注意安全!请快速通过红线区”。提高行人安全意识,提醒行人快速横穿道路,此处将人行横道横跨通行之激光投光范围定义为”红线区”,可对行人产生危险警示之作用。本发明中投光装置投射的多层水平发光警示标志线沿人身高纵向延伸排列,当然不能投射在人的眼睛,考虑到行人身高的差异性,激光投射纵向高度设置在成人身体局部下肢或脚(图8),并以激光投射纵向高度不照到婴儿车内婴儿(尤其是婴儿眼睛)为准,高度应设在离地面向上50cm~60cm 以下。
[0030]请参阅图1至5,一种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1,由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投射器11、自由重锤机架14、重锤磁场阻尼基座12等主要组件构成,激光投射器11呈纵向平行装设在自由重锤机架14之自由重锤机件上,自由重锤机件底部固设有不感磁的金属锭,如铝锭,以对应重锤磁场阻尼基座12,使自由重锤机件能快速摆荡停止定位。前所述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投射器11包括激光投射组件111、扩散透镜112,激光投射组件111发射的激光经扩散透镜112后形成水平截面投射的线状激光。该方案采用之扩散透镜112为柱状透镜或波浪状透镜。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I所投射的水平截面线状激光101在纵向空间呈平行分布,当多截面激光投射在人身上(如图5中障碍物2)视觉上即形成整体光面之警示标志100,尤其行人在行速中更能达到动感警示效果。
[0031]本发明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上还设有聚光型投光器13用于投射照明行人,或称上投光器,聚光型投光器13采用节能光源或聚光LED光源,并利用反射及透镜形成水平截面扩散的照明光,如图2、3及图9所示。聚光型投光器13 (上投光器),包括光源组131、反射组件132及透镜133,如图3B所示,光源组发射的光经反射件反射集成聚光型照明光,后由透镜形成水平截面扩散扩散方式投射行人,以提高人行横道上的亮度。聚光型投光器13 (上投光器)亦可采用聚光LED光源按水平方位扩散排列装置使用,如图3A所示。各水平线投射器及聚光型投光器(上投光器)与太阳能板相连实现太阳能供电,如图8、图9太阳能板17可以直接与投光装置一体安装或另外设有支撑架用于单独安装。本发明投光装置I应用在人行横道时如图6至图13所示,可以在人行横道的起端侧和终端侧各设有一个或两个投光装置,投光装置投射的水平线光源可以是激光或其它近似平行光源,可以投射在人身上形成警示标志者,本申请中采用的激光或其它线状光的颜色可以是红色或包含容易识别的颜色,目的是投射在人身上时识别效果明显,行人穿过人行横道时如同在腿上穿着发光红色套袜,很远处就能引起注意,尤其是夜间警示效果更明显。
[0032]图10至图12是本发明应用于各式路型人行横道配置示意图。
[0033]本发明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在人行横道的至少一端设有投光装置,该装置能发射包含一层以上的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并投射在人行横道上,所述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碰到障碍物则投射形成线状激光,当行人穿过人行横道,激光投射在人身上形成包围人体之发光警示标志线,多层的水平发光警示标志线沿人身高纵向延伸排列,更形成一立体成像之发光警示标志,行人在穿过人行横道过程中始终带有该发光警示标志,该动感发光警示标志即能更提前发挥引起车辆驾驶者注意并减速避让之功效,行人则能更安全横穿人行道。
[0034]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主权项】
1.一种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夜间将光投射在行人身上,使车辆驾驶者能提前警觉,更清楚发现行人而减速避让,该通行方法是在人行横道的至少一端设有投光装置,该装置能发射包含一层以上的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并投射在人行横道上方,所述水平方位扇状投射激光碰到障碍物则投射形成线状激光,当行人穿过人行横道,激光投射在人身上形成包围人体之发光警示标志线,多层的水平发光警示标志线沿人身高纵向延伸排列,更形成一立体成像之发光警示标志,行人在穿过人行横道过程中始终带有该发光警示标志,该动感发光警示标志即能更提前发挥引起车辆驾驶者注意并减速避让之功效,行人则能更安全横穿人行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横道的起端侧和终端侧各设有投光装置,投光装置投射的激光在人体局部形成动感发光警示标志,该投光装置上侧还能同时投射照明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横道的起端侧和终端侧各设有两个对应投光装置,同端侧的对应投光装置上设有相配合的激光发射器及激光接受器形成行人过街的警示线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线装置是由第一警示线和第二警示线组成,当激光接受器侦测到第一线或两线警示线被行人碰触遮挡时即分别起动对应相配合的语音警示。
5.一种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以上的水平截面方位扇状投射的激光投射器,各投射器发射的水平方位扇状激光在纵向空间呈平行排列分布,当多层水平截面激光投射在人身上即形成立体光面之警示标志,尤其行人在行走中更能达到动感发光体之警示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射器包括激光投射组件、自由重锤机架、重锤磁场阻尼基座,激光投射组件呈纵向平行装设在自由重锤机构之重锤机件上,并调设各激光投射器形成水平截面方位投射并呈纵向平行排列之对应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上端,设有投射行人之聚光型投光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型投光器是将聚光投射灯经由透镜使其呈水平截面扩散投射或使用高亮聚光LED灯呈水平方向排列而达水平方位聚光投射行人功能者。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人行横道安全通行投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激光投射器及聚光型投光器所用电源与太阳能板相连实现太阳能供电,并由光控开关自动操控,以达光弱自动起动投光之功效。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人行横道夜间安全通行方法及投光设备,是在人行横道的至少一端设有投光装置,该装置能发射包含一层以上的向水平方位扇状投射之激光,当行人穿过人行横道,激光投射在人身上形成包围人体之发光警示标志线,多层的水平发光警示标志线沿人身高纵向延伸排列,更形成一立体成像之发光警示标志,行人在穿过人行横道过程中始终带有该发光警示标志,该动感发光警示标志即能更提前发挥引起车辆驾驶者的注意并减速避让之功效,行人则能更安全横穿人行道。本发明通过在人行横道两侧安装投光装置,提供行人夜间安全通行,可适用于城市道路或城镇道路交叉路口及行人横过道路较为集中的路段,具有更安全可靠、设计合理等优点。
【IPC分类】E01F9-00
【公开号】CN104818679
【申请号】CN201510124342
【发明人】黎冠廷
【申请人】叶金芝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