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12531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地质级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0003]我国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0004]如何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7K、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够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渗透性能好、蓄水能力强、净水效果好,能够在下雨时及时吸水、渗水,同时,较好的蓄水和净水。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
[0007]所述第一导水层为粒径为4-6_的浮石层。
[0008]所述第二导水层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
1:1.2:1.4ο
[0009]所述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_。
[0010]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
[0011 ]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5.5:7.8-8.5:3_3.8:3.5_4.1: 1.3_1.9:2.6_30
[0012]所述烁砂的粒径为2_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ο
[0013]所述第二级配砂石层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5:7-7.6:3-3.8:3-3.8:2-2.5。
[0014]所述烁砂的粒径为2_3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0015]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土壤层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
g、第一导水层的上面铺设面砖层。
[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蓄水能力强,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地表下10-2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3.1%,地表下20-3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2.5%,地表下30_40cm处土壤含水率为14.9%,比其他地区普通地质级配的土壤含水率10-20cm为12.2%,20-30cm为9.9%,30-40cm为10.9%有着很大幅度的提尚;
2、渗透性能好:能较快的渗水,比普通地质级配的渗水速度提高15%以上;
3、净水效果好:可以有效吸附掉雨水中的杂质。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1-面砖层,2-第一导水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4-第二导水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6- 土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0021]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石的粒径均为4_6mm ;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
I: 1.2:1.4,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 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穷一穷压半穷,穷穷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I。
[0022]实施例2,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0023]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_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7.8:3:3.5:1.3:2.6 ;砾砂的粒径为2_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的粒径为2.5-3.5_,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
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7:3:3: 2,砾砂的粒径为2-3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
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穷一穷压半穷,穷穷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I。
[0024]实施例3,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