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685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包括支座芯体以及与其连接的上、下连接钢板、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或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或分别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侧和左右侧;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钢拉索,其两端分别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包括主钩与副钩,主钩和副钩分别设在上、下连接钢板,即:主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或主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主钩与副钩之间为定向干涉配合。该隔震支座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更换和维修,施工成本低;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拉索减震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
-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隔震支座,尤其是一种运用于桥梁或者建筑结构方面的减隔 震技术领域的带有双重抗拉拔结构的抗拉拔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0002] 减隔震支座是桥梁建筑等结构用来减轻地震对结构破坏常用的产品之一,结构抗 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一些特殊的结构在地震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 上拔力,而普通的减隔震支座不具有抵抗结构上拉力的功能或者抵抗力较小,不能满足结 构功能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普通隔震支座不具备抗拔力功能或抵抗拔力 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
[0004] 为解决W上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包括支座忍 体W及与其连接的上、下连接钢板,还包括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所述第一抗 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或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或分别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侧和左右 侧;
[0005] 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钢拉索,其两端分别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抗拉 拔装置包括主钩与副钩,主钩和副钩分别设在上、下连接钢板,即:主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 副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或主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主钩与副钩之 间为定向干设配合、即:无外力时主钩与副钩不干设,有向上拉拔力时主钩与副钩干设。
[0006]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分别安装在支座 的前后侧和左右侧、即:第一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左右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 座的前后两侧,或第一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 左右两侧。
[0007]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第一 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在同一侧的布置:或是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一抗拉 拔装置位于第二抗拉拔装置的两边,或是第一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 第一抗拉拔装置的两边;
[000引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单根或者多根钢拉索,钢拉索的两端或通过错固头夹紧后 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或将钢拉索穿过上、下连接钢板预先开好的连接孔,再将钢拉索两 端连接;或在上、下连接钢板上增加固定板,拉索通过错固头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上、下 连接钢板的连接或采取焊接、或采取螺栓、或同时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固定;
[0009] 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之主钩为"L"形抗拉板,所述副钩或为连接在连接钢板上的 反向"L"形板,或为在该连接钢板的端头开的反向"L"形槽或"Γ?"形长槽;
[0010] 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之"L"形抗拉板或直接、或通过一横向短板与支座其中的一 连接钢板连接。
[0011] 所述开有反向"L"形槽或"ΓΤ'形长槽的连接钢板的内侧面上设加强板,所述"L" 形抗拉板或为一整块结构,或为多个小块组合而成;所述支座忍体为铅忍支座、高阻尼支座 或超高阻尼橡胶支座。
[0012] 由于采取W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13] 1.减震效果显著:由于包括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第二抗拉装置为 钢拉索,第一抗拉装置主钩与副钩为定向干设配合。桥梁建筑结构在E1条件下的地震时,第 一部分抗拉装置发挥其较小的抗拉作用;桥梁建筑在E2条件下的地震时,达到一定程度后, 第一部分抗拉装置失效,第二部分抗拉装置起到了主要抗拉作用。支座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抗拉拔装置不影响隔震支座发挥其减隔震的功能,支座可W在各个方向产生较大位移而不 受限制,受到竖向作用力(上拔力)时,双重抗拉装置能通过其变形消耗能量,不仅在水平向 起到了减隔震的功能,还发挥了抗拉拔的功能,防止桥梁建筑结构发生倾覆,从而降低桥梁 建筑结构的损害;
[0014] 2.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更换和维修,施工成本低;
[00巧]3.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经济性显著。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的技术特征作 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 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为第一与第二抗拉拔装置分别设在支座的左右侧和前后侧(侧视图),图2为图 1之左视图;
[0019] 图3为第一与第二抗拉拔装置同时设在支座四侧: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一 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二抗拉拔装置两边;
[0020] 图4为第一与第二抗拉拔装置同时设在支座四侧:第一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二 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一抗拉拔装置两边;
[0021] 图5~图7为图4之A-A半剖视图:
[0022] 图5为"L"形抗拉板通过横短板与上连接钢板连接,下连接钢板上开反向"L"形槽, 反向"L"形槽上部设加强板;
[0023] 图6为"L"形抗拉板通过横短板与上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为反向"L"形板;
[0024] 图7为"L"形抗拉板直接与上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为反向"L"形板;
[0025] 图8为下连接钢板上开反向"L"形槽示意图(反向"L"形槽上部设加强板);
[00%]图9为下连接钢板上开"ΓΠ "形长槽示意图("厂?"形长槽上部设加强板);
[0027] 图10~图12为钢拉索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8] 图10为通过错固头连接,图11为通过固定板和错固头连接,图12为通过连接孔连 接;
[0029] 图中;
[0030] 1-第二抗拉拔装置,11-钢拉索,12-错固头,13-固定板,2-上连接钢板,3- 支座忍体,4-加强板,5-第一抗拉拔装置,51- "L"形抗拉板,52-反向"L"形板,53-横 短板,54-反向"L"形槽,55- " ΓΤ形长槽,6-螺栓,7-下连接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一
[0032] 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包括支座忍体3W及与其连接的上连接钢板2、下连接 钢板7,第一抗拉拔装置5和第二抗拉拔装置1,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钢拉索11,其两端分 别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包括主钩与副钩,主钩和副钩分别设在上、 下连接钢板,即:主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或主钩与下连接钢板连 接,副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主钩与副钩之间为定向干设配合、即:无外力时主钩与副钩不 干设,有向上拉拔力时主钩与副钩干设(副钩对主钩向上的位移产生限制,或主钩对副钩向 上的位移产生限制)。
[0033] 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分别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侧和左右侧、即: 第一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左右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两侧,或第一 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左右两侧(参见附图1)。
[0034] 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单根或者多根钢拉索11,钢拉索的两端通过错固头12夹紧 后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之主钩为"L"形抗拉板51,所述副钩或为连 接在连接钢板上的反向"L"形板52,即"L"形开口的方向与"L"形抗拉板相对,或为在该连 接钢板的端头开的反向"L"形槽54或形长槽55。
[0035] 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之"L"形抗拉板直接与支座其中的一连接钢板连接,"L"形抗 拉板和反向"L"形板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或采取焊接、或采取螺栓、或同时通过焊接和螺 栓连接固定;所述开有反向"L"形槽或"Γ? "形长槽的下或上连接钢板的内侧面(与另一 连接钢板相对的一侧)上设加强板4;所述"L"形抗拉板为一整块结构;所述支座忍体可为铅 忍支座、高阻尼支座或超高阻尼橡胶支座。
[0036] 实施例二
[0037] -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抗拉拔 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在同一 侧的布置:或是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一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二抗拉拔装置的两边(参 见附图2),或是第一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一抗拉拔装置的两边(参 见附图3)。
[0038]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其中较佳的实施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并非仅仅限 于此,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换:
[0039] 1.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之钢拉索与上、下连接钢板的连接,可采取将钢拉索穿过 上、下连接钢板预先开好的连接孔,再将钢拉索两端连接;或在上、下连接钢板上增加固定 板13,拉索通过错固头12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上、下连接钢板的连接或通过焊接、或通 过螺栓、或同时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固定;
[0040] 2.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之"L"形抗拉板可通过一横向短板与支座其中的一连接钢 板连接(参见附图4/5);
[0041] 3.所述"L"形抗拉板可为多个小块组合而成。
【主权项】
1. 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包括支座忍体(3) w及与其连接的上、下连接钢板,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抗拉拔装置巧)和第二抗拉拔装置(1),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 拉拔装置或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或分别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侧和左右侧; 所述第二抗拉拔装置为钢拉索(11 ),其两端分别与上、下连接钢板连接,所述第一抗拉 拔装置包括主钩与副钩,主钩和副钩分别设在上、下连接钢板,即:主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 副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或主钩与下连接钢板连接,副钩与上连接钢板连接,主钩与副钩之 间为定向干设配合、即:无外力时主钩与副钩不干设,有向上拉拔力时主钩与副钩干设。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 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分别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侧和左右侧、即:第一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 左右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前后两侧,或第一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前后 两侧,第二抗拉拔装置安装在支座的左右两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 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同时安装在支座的四侧,第一抗拉拔装置和第二抗拉拔装置在同一侧的 布置:或是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一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二抗拉拔装置的两边,或是第 一抗拉拔装置位于中间,第二抗拉拔装置位于第一抗拉拔装置的两边。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拉 拔装置为单根或者多根钢拉索,钢拉索的两端或通过错固头(12)夹紧后与上、下连接钢板 连接,或将钢拉索穿过上、下连接钢板预先开好的连接孔,再将钢拉索两端连接; 或在上、下连接钢板上增加固定板(13),拉索通过错固头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上、 下连接钢板的连接或采取焊接、或采取螺栓、或同时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固定。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 之主钩为"L"形抗拉板(51),所述副钩或为连接在连接钢板上的反向"L"形板巧2),或为在 该连接钢板的端头开的反向"L"形槽巧4)或"ΠΓ形长槽巧5)。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拔装置 之"L"形抗拉板或直接、或通过一横短板巧3)与支座其中的一连接钢板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有反向"L"形 槽或"Γ?"形长槽的连接钢板的内侧面上设加强板。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抗拉板或 为一整块结构,或为多个小块组合而成。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重抗拉拔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忍体为铅忍 支座、高阻尼支座或超高阻尼橡胶支座。
【文档编号】E01D19/04GK205604066SQ201620225610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罗秋清, 何家荣, 叶明坤, 刘进章, 徐鸿飞, 蒙春, 李建波
【申请人】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