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220阅读:1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套筒,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收纳机器人的各种 管线的弹簧套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器人软管包一般由弹簧和用于固定弹簧的弹簧座和摩擦球 组成,机器人的各种管线被收纳在此弹簧中,在机器人手臂动作的过程中, 由于弹簧没有被束缚,所以该软管包的动作幅度大,构成了潜在的安全隐 患。另外,现有的软线包体积庞大,外形不美观,特别在安装的时候非常 不方便,安装起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收纳传统软管包的伸縮弹 簧,并且能够在现场快速安装的弹簧套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由两个形状对称的盒体固 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包括一个伸长的、 一端开口的筒状体, 一个一端开口 的空腔和若干设置在所述盒体外部的安装孔,在筒状体内部靠近其开口位 置还设有一卡槽。优选地,两盒体结合部位对称设有若干连接孔,两盒体间通过螺钉穿过相应的连接孔而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筒状体外部设有若干加强筋,以增 强此部分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减少所使用的材料。优选地,将安装孔对称设置在筒状体两侧;盒体由PE塑料材料通过模 具浇注制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 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将原先裸露在外的机器人手臂软管包收纳在其中,所以美化了现场环境,且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在此弹簧套筒 上设有安装孔,所以可以快速安装,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结构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弹簧套筒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由两个形状对称的盒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此盒体1由PE塑料材料通过模具浇注制成,在两盒体1结合 部位对称设有11个连接孔7 (图中未显示完全),两盒体间通过螺钉穿过 相应的连接孔而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包括一个伸长的的筒状体2, 该筒状体2 —端具有一开口 3,还包括一个由两个盒体1配合组成的空腔 4和四对8个设置在盒体外部的安装孔6,安装孔6对称分布在筒状体2 的两侧,在弹簧套筒与机器人连接的时候,不同型号的机器人使用不同的 连接板,便可以快速地通过其中一些安装孔快速地与安装板和机器人相连 接。另外,在筒状体2外部设有若干加强筋8,以增强此部分的抗冲击能力, 同时减少所使用的材料。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弹簧套筒在使用时要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弹 簧座、摩擦球、弹簧等配合使用。首先将弹簧11卡在弹簧座10上,在弹 簧套筒筒状体2内部靠近开口 3的内部设有一卡槽9,弹簧座10被固定安 装在此卡槽9内。在弹簧11另一端的软管13上安装摩擦球12用来限定 弹簧ll的伸縮。在弹簧套筒的进线端安装另一摩擦球12',当软管包被拉 紧,弹簧套筒内的弹簧11被压縮,摩擦球12会带动弹簧套筒内的软管包 一起运动,这时进线端的摩擦球12'也会随之摆动,这样就能有效的保护软 管包内的管线,使之在安全的半径内工作。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上文中加以说明,但 这并不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只局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被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要求所覆盖的结构均在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 的说明后可很容易地发展出的等效替代结构,而这些等效的替代结构亦在本 案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弹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套筒由两个形状对称的盒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包括一个伸长的、一端开口的筒状体,一个一端开口的空腔和若干设置在所述盒体外部的安装孔,在所述筒状体内部靠近其开口位置还设有一卡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盒体结合部位对称设 有若干连接孔,两盒体间通过螺钉穿过相应的连接孔而固定连接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外部设有若 干加强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对称设置在筒状 体两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PE塑料材料通 过模具浇注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套筒,用于收纳机器人的各种管线。它由两个形状对称的盒体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包括一个伸长的、一端开口的筒状体,一个一端开口的空腔和若干设置在盒体外部的安装孔,在筒状体内部靠近其开口位置还设有一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收纳传统软管包的伸缩弹簧,并且能够在现场快速安装的弹簧套筒。
文档编号B25J19/00GK201102248SQ20072007665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5日
发明者魏东华 申请人:上海卡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