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87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属于机械维修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维修是各种技术行动与相关的管理行动相配合,其目的是使一个物件保持或者恢复达到能履行它所规定功能的状态。”在工业上,需要维护的对象有生产产品的一切设施和系统以及企业向用户提供的各种产品,在生产的主体由人力向设备转移的今天,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影响,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计划、交货期、生产过程的均衡性等方面的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工业企业中.设备及其备品备件所占用的资金往往占到企业全部资金的50%一60%,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

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事后修理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法出于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么时候发生,缺乏修理前准备,因而,修理停歇时间较长。此外,因为修理是无计划的,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事后修理是比较原始的设备维修制度。除在小型、不重要设备中采用外,已被其它设备维修制度所代替。

由于现有的机械维修工具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结构比较单一,且每个工具都有单独的手柄,非常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由于现有的机械维修工具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结构比较单一,且每个工具都有单独的手柄,非常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其结构包括:活扳手、呆扳手、五角扳手、外螺纹、手柄;所述活扳手与手柄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手柄的右端部边缘位置设有外螺纹,所述呆扳手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的圆形槽,所述呆扳手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五角扳手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的圆形槽,所述五角扳手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呆扳手左端部圆形槽内的内螺纹与手柄右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五角扳手左端部圆形槽内的内螺纹与手柄右端部的外螺纹相配合。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可更换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由于现有的机械维修工具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结构比较单一,且每个工具都有单独的手柄,非常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有效节省原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便于携带,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中:1活扳手、2呆扳手、3五角扳手、4外螺纹、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其结构包括:活扳手1、呆扳手2、五角扳手3、外螺纹4、手柄5;所述活扳手1与手柄5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手柄5的右端部边缘位置设有外螺纹4,所述呆扳手3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5的圆形槽,所述呆扳手3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五角扳手2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5的圆形槽,所述五角扳手2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呆扳手3左端部圆形槽内的内螺纹与手柄5右端部的外螺纹4相配合,所述五角扳手2左端部圆形槽内的内螺纹与手柄5右端部的外螺纹4相配合。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使用时可以将呆扳手3圆形槽内的内螺纹与手柄5右端部的外螺纹4相配合,顺时针旋转拧紧即可使用,如果想更换其他的扳手,将呆扳手3与手柄5逆时针旋转,将呆扳手3和手柄5分离,即可换上其他的扳手,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可更换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由于现有的机械维修工具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结构比较单一,且每个工具都有单独的手柄,非常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有效节省原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结构简单,易操作,便于携带,部件材质价格低廉,工艺性好,制作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机械维修工具,属于机械维修工具领域,主要解决由于现有的机械维修工具虽然能够满足其使用需求,但是结构比较单一,且每个工具都有单独的手柄,非常浪费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所述活扳手与手柄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手柄的右端部边缘位置设有外螺纹,所述呆扳手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的圆形槽,所述呆扳手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五角扳手的左端部设有容纳手柄的圆形槽,所述五角扳手圆形槽内壁设有内螺纹,本发明新颖独特,借助可更换的设计结构,很好的满足了其使用需求,解决了现有的问题,有效节省原材料,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荣玉
技术研发日:2016.01.06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