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水口的锁闩壳体和从锁闩排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013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具有排水口的锁闩壳体和从锁闩排水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具有排水口的锁闩壳体和从锁闩排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车辆具有门闩总成,门闩总成被构造成保持车门关闭上锁,同时也提供用于开门或打开门锁的机构。在某些应用中,门闩总成包括致动器,致动器具有在上锁和开锁之间和/或在打开和关闭之间操控锁闩状态的马达。另外,也可设置产生表示锁闩状态的信号的电气部件。这些信号可以由一般暴露在各种环境状况下的传感器或开关提供,并且这种系统的既往性能已表明明确需要在潮湿环境中完美无缺地发挥作用。或者,所述锁闩及其相关的致动器可以与环境密封隔离。但是,这使得锁闩总成的成本和复杂性增大。

例如,某些门闩致动器可以被设计成是防止水侵入的全密封单元,这实际上是很难以在具有成本效益的情况下做到的。在这里,塑料的致动器壳体或是激光焊接(或超声波焊接的),或是在壳体的相互配合的半壳体之间存在密封垫圈的情况下螺钉连接/夹紧在一起。这些密封方法需要尤其用于模制构件的高精度水平和昂贵的制造方法和控制。或者且如果通过开设通入壳体内部的开口或窗口而在锁闩壳体中设有排放口,则所述开口或窗口可能无法提供适于流体从壳体排出的路径。

因此,人们希望提供一种壳体,在该壳体中消除了构件精确性和复杂制造控制的高成本并提供了用于排水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锁闩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从壳体内部穿过周向壁通至壳体外部的流体路径,其中该流体路径由斜面限定,该斜面从壳体内部向下延伸至壳体外部。

在另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车辆锁闩。该车辆锁闩具有:壳体;从壳体内部穿过壳体的周向壁延伸至壳体外部的流体路径,其中该流体路径由斜面限定,当该锁闩处于安装构型时,该斜面从壳体内部起向下延伸至壳体外部。

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从车辆锁闩排出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该车辆锁闩的壳体中设置流体路径,其中该流体路径从壳体内部穿过该壳体的周向壁延伸到壳体外部,该流体路径由斜面限定,当锁闩处于安装构型时,该斜面从壳体内部向下延伸至壳体外部。

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和特征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变得更加清楚易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主题在说明书末尾的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且被请求保护。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的特征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中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锁闩总成的立体前视图;

图2是图1的锁闩总成的立体前视图,其中锁闩总成的一部分被移除;

图3是锁闩总成的壳体的立体前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放口;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壳体的放大立体前视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放大立体前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图1和图2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5B是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图1和图2的壳体的后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壳体的放大后视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放大后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壳体的立体后视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立体后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壳体的横剖立体后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横剖立体后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壳体的横剖立体前视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横剖立体前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锁闩壳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带有排放口的壳体的横剖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不带排放口的锁闩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密封门闩壳体和门闩致动器以防止水侵入是符合期望的。但是,这在实践中难以在具有成本效益的情况下做到。

现在参见附图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锁闩壳体被构造成具有延伸穿过其中的排水道或流体通道,其将允许锁闩总成将水排离出锁闩或锁闩总成内的关键区域,而不是试图将它们设计成完全密封的单元。

通过在壳体中增加排水道或流体通道,可以消除要求模制部件(致动器壳体和盖)在其配合区域内具有紧密的容许公差。

参考以下的美国专利US3,969,789、US6,568,741、US6,679,531、US8,348,310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2010/0127512、US2011/0204659、US2012/0292927和US2014/0292000,每篇文献的全文被援引纳入本文。

现在参见附图,将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所附的图示出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一些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想到锁闩或锁闩总成10与车辆门闩一起使用。但是,壳体10可被应用到期望具有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方式特征的任何环境。例如该锁闩总成或锁闩可以被附接至车辆结构,从而当罩盖、门、窗、举升门等被打开和关闭时叉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叉栓接合被附接至罩盖、门、窗、举升门等的撞扣。

或者,锁闩或锁闩总成10可以被固定至罩盖、门、窗、举升门等,撞扣在容纳罩、门、窗、举升门等的开口处被固定至车身。

因此,锁闩或锁闩总成10可以位于第一构件或第一车辆部件上,第一构件或第一车辆部件是车辆的框架(如在活动件所覆盖的开口的周围或附近的主体件)或活动件(如门、窗、举升门、罩盖等)。

图1、图2、图4A、图5A、图6A、图7A、图8A、图9A和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闩或锁闩总成或其部分,但不带排放口,而图3、图4B、图5B、图6B、图7B、图8B、图9B、图10和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锁闩或锁闩总成或其部分,其带有排放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锁闩或锁闩总成具有壳体或锁闩壳体12,该壳体或锁闩壳体12具有从壳体12的内部16延伸至壳体12的外部18的液流路径或水流路径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开口、液流路径或水流路径14延伸穿过周向壁20,其中该流体路径如此形成,即,水或流体从壳体12的内部16流到外部18在由箭头22表示的第一方向上被允许或不受阻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周向壁20可以位于壳体12的外周面附近。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壳体12由易模制材料如塑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开口或流体路径14具有斜面或下倾表面24,从而重力能将流体从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内部16引向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外部18。应该理解,附图所示的构型表示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安装构型,使得水和流体将从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内部16被吸引至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外部18。而且,排放路径和/或斜面24被设计成能防止空气直接流入壳体中,因而避免灰尘侵入锁闩总成10。

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开口14还包括自斜面延伸的壁件26,壁件被定位成能够防止在尝试用工具或能被插入锁闩或锁闩总成10中的其它器械操纵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没有权限情况下进入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内部16。换言之,壁件26被构造成能阻止对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非授权操作,但同时还允许流体从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内部16排出到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外部。

斜面或坡面24防止流体积累在壳体12的内部,在锁闩或锁闩总成10遇到低于积累流体的冰点的温度的情况下上述积累流体会被冻结。即在寒冷环境下,如果水无法流到锁闩外部则会形成冰;而如果水流到锁闩外部则会显著减少冰的形成。例如,冻结的流体或冰在图12中以标记27示出。如果流体冻结,则可能干扰或阻止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活动构件28的操作运动。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活动构件28是锁闩10的释放杆。当然,锁闩10的其它活动构件被认为在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因而,通过在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壳体12中设置斜面或坡面24,流体能通过重力从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内部16被吸引到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外部18。因此,其中一个既定优点是防止可能在锁闩或锁闩总成10的壳体内部16中冻结的流体的积累。

因而,提供了对当前锁闩壳体设计的改进。现有的锁闩壳体设计不允许水流出锁闩总成,造成水积累在壳体底部中并在遇到寒冷环境(低于水的冰点温度)时冻结;冰冻可能不允许锁闩的释放杆或其它构件的正确功能,这将阻止门闩通过内释放杆把手和外释放杆把手被打开。

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方式提供新的特征,其包括带有避免积水的倾斜底部的排水孔,并且通过阻止外来物体被插入锁闩以将其打开(解闩)的两个壁(30和32)保护锁闩总成防盗(防盗特征)。

还有,排放路径被设计成防止空气直接流入锁闩总成,进而避免灰尘侵入锁闩总成。

本文所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此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两个元件区分开,并且术语“一”和“一个”不表示数量限定,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指事物。另外要注意的是,本文使用的术语“底”和“顶”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是要局限于任何一个位置或空间取向,除非另有说明。

与数量连用的修饰词“约”意指包含所给出的数值并且具有上下文所指的含义(例如包含与特定数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度)。

虽然已经仅结合数量有限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可以被改动以包含之前未描述的任何数量的变型、修改、替代或等同布置,但其相当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不同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只包括所述实施方式中的一部分。因此,本发明不应被视为受以上说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