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49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仪表导淋管帽的拆卸工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



背景技术:

由于仪表长时间投用,日常处理基本上不从仪表导淋阀处排表,当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导淋管帽与导淋单丝头处锈蚀,需要排表时管帽却拧不下来,如仪表在排凝的时候管帽拧不开,如果导压管里含水冬天容易冻凝,如果硬拧容易将仪表导淋单丝头甚至是导压管拧断。当锈蚀严重时即使2人也很难拆卸,因为仪表的常规工具力矩小,双人作业时工具受力不均匀,所以导致仪表管帽拆卸不下来。

现在使用的活扳手与管钳手柄较短,拧动所需力气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拆除仪表管帽的工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其包括扳手部和管钳部,扳手部包括扳手头、左扳手臂和右扳手臂,管钳部包括管钳头、左管钳臂和右管钳臂,管钳头内设伸缩部;左扳手臂和右扳手臂分别在扳手头的左右两侧,左管钳臂和右管钳臂分别在管钳头的左右两侧;扳手部和管钳部配合使用在同一导淋管上,扳手部作用于单丝头,管钳部作用于单丝头下侧的管帽;左扳手臂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左管钳臂上侧,右扳手臂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右管钳臂的上侧;左扳手臂和右扳手臂长度相同,左管钳臂和右管钳臂长度相同。

左扳手臂、右扳手臂、左管钳臂、右管钳臂长度均相同,长度为50cm。

扳手部初始位置和管钳部初始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夹角为60°。

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的使用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扳手头卡在单丝头的六棱角上,两个人分别把住左扳手臂、右扳手臂远离扳手头的尾部;

2)调整管钳部的伸缩部为管帽大小,管钳头卡在单丝头下侧的管帽上,两个人把住左扳手臂和右扳手臂的同时,分别把住当侧对应的左管钳臂、右管钳臂远离管钳头的尾部;

3)扳手部和管钳部在水平方向上呈60°左右的夹角,一个人把住左扳手臂和左管钳臂,另一个人把住右扳手臂和右管钳臂;

4)二人一起向自己两只手的中间位置用力,将管帽11拆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拆除工具扳手臂及管钳臂长,有效增加扳手部与管钳部的力臂,省力省时;使用方便快捷又安全,有效实现仪表管帽拆除目的,降低了导压管由于受力不均被掰断的风险;方便现场仪表人员作业,使仪表的日常维护量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扳手部,2、管钳部,3、扳手头,4、左扳手臂,5、右扳手臂,6、管钳头,7、左管钳臂,8、右管钳臂,9、伸缩部,10、单丝头,11、管帽,12、导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仪表导淋管帽破拆器,其包括扳手部1和管钳部2,扳手部1包括扳手头3、左扳手臂4和右扳手臂5,管钳部2包括管钳头6、左管钳臂7和右管钳臂8,管钳头6内设伸缩部9;左扳手臂4和右扳手臂5分别在扳手头3的左右两侧,左管钳臂7和右管钳臂8分别在管钳头6的左右两侧;扳手部1和管钳部2配合使用在同一导淋管12上,扳手部1作用于单丝头10,管钳部2作用于单丝头10下侧的管帽11;左扳手臂4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左管钳臂7上侧,右扳手臂5的初始位置是位于右管钳臂8的上侧;左扳手臂4和右扳手臂5长度相同,左管钳臂7和右管钳臂8长度相同。

左扳手臂4、右扳手臂5、左管钳臂7和右管钳臂8长度均相同,长度为50cm。

扳手部1初始位置和管钳部2初始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夹角为60°

左扳手臂4、右扳手臂5、左管钳臂7和右管钳臂8为碳钢管。

本拆除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扳手部1的扳手头3卡在单丝头10的六棱角上,两个人分别把住左扳手臂4、右扳手臂5远离扳手头的尾部;

2.调整管钳部的伸缩部9为管帽11大小,卡在管帽11上,两个人把住左扳手臂4和右扳手臂5的同时,分别把住当侧对应的左管钳臂7、右管钳臂8远离管钳头的尾部;

3.扳手部1和管钳部2在水平方向上为60°左右的夹角,一个人把住左扳手臂4和左管钳臂7,另一个人把住右扳手臂5和右管钳臂8;

4.二人一起向自己两只手的中间位置用力,图示箭头方向示意两人用力方向;即可保证管帽11受力均匀,将管帽11拆下,拆卸前也可向管帽11的螺纹处适当喷涂除锈剂效果更佳。

本工具省时省力,使用较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