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门锁和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148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新型门锁和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门锁和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锁,锁芯钥匙孔都是圆形或方形,周围没有什么特殊结构。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门锁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传统的门锁,因为锁芯钥匙孔外侧无其他牵引结构,当用户在夜里或是光线不足的地方,想打开门锁的时候,寻找钥匙孔会变的比较困难,及时找到,也不方便及时将钥匙对准钥匙孔,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协助,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门锁,以改善现有门锁的钥匙在光线不足时难以和钥匙孔对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门,以改善现有的门在光线不足时难以打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门锁,包括锁体和引导部,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引导部安装在所述锁体上,且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钥匙插入所述钥匙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门锁在锁体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找准钥匙孔的引导部,用户可以通过引导部快速找到钥匙孔,从而快速的将门打开,为用户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开门提供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与所述第二引导板位于通过所述钥匙孔的中轴线的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分别位于所述钥匙孔的中心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之间形成供所述钥匙通过的通道。

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是凸出锁体的表面的,因此用户的手可以很快的找到引导部,然后将钥匙放在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之间,使钥匙顺着引导部滑动,就能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导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板的倾斜方向沿所述钥匙孔的径向向外;所述第二引导板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引导板的倾斜方向沿所述钥匙孔的径向向外。

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能方便用户更精准的将钥匙插入通道内,从而使开门更加的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还包括两个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与所述锁体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部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一引导板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引导板的外侧。

支撑部用于给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提供支撑,增大引导部的连接强度,从而延长引导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钥匙孔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钥匙孔同轴,且所述通孔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由远离所述钥匙孔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钥匙孔的一端渐缩。

在引导部上设置通孔,能进一步的提高引导部的实用性,无论钥匙从哪个方向进入引导部的通孔内都能顺着通孔进入到钥匙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钥匙孔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钥匙孔的直径相同。

通孔远离钥匙孔的一端的直径较大,方便钥匙进入到通孔内,通孔靠近钥匙孔的一端的直径和钥匙孔的直径相同,使钥匙滑到通孔的末端后就能直接插入钥匙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采用金属制成。

金属制成的引导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采用带有磁性的金属制成。

带磁性的金属能帮助用户快速的找到引导部。

基于上述的目的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包括门扇和上述的新型门锁,所述新型门锁安装在所述门扇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引导部快速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部沿垂直于所述门扇的板面的方向突出所述门扇。

引导部凸出门扇的板面使用户能更快的找到引导部,并将门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门锁在锁体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找准钥匙孔的引导部,用户可以通过引导部快速找到钥匙孔,从而快速的将门打开,为用户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开门提供便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引导部快速打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门锁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门锁的引导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门锁的引导部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门锁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门锁的侧视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新型门锁的引导部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门锁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新型门锁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

锁体101;把手102;钥匙孔103;第一引导板104;第二引导板105;支撑部106;引导部107;通孔108;门扇109;引导面110。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门锁,锁芯钥匙孔都是圆形或方形,周围没有什么特殊结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门锁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传统的门锁,因为锁芯钥匙孔外侧无其他牵引结构,当用户在夜里或是光线不足的地方,想打开门锁的时候,寻找钥匙孔会变的比较困难,及时找到,也不方便及时将钥匙对准钥匙孔,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光源来协助,比较麻烦。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门锁,包括锁体101,所述锁体101上设置有钥匙孔103,所述锁体101上还设置有用于引导钥匙插入所述钥匙孔103的引导部1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门锁在锁体101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找准钥匙 孔103的引导部107,用户可以通过引导部107快速找到钥匙孔103,从而快速的将门打开,为用户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开门提供便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门,包括门扇109和上述的新型门锁,所述新型门锁安装在所述门扇109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引导部107快速打开。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门锁,包括锁体101和引导部107,锁体101上设置有钥匙孔103,引导部107安装在锁体101上,且引导部107用于引导钥匙插入钥匙孔103。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门锁在锁体101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找准钥匙孔103的引导部107,用户可以通过引导部107快速找到钥匙孔103,从而快速的将门打开,为用户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开门提供便捷。

在引导部107上可以设置通孔108,通孔108和钥匙孔103连通,在引导部107的侧壁还设置有开口,开口和通孔108连通,开 口呈“V“字形,钥匙可以顺着这个开口进入到通孔108内,然后再沿通孔108插入钥匙孔103内。这样在将钥匙插入钥匙孔103时更加的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通孔108的位置可以偏离引导部107的中心,即使通孔108的轴心线沿开口朝向所述引导部107的中心线的方向偏离,这样开口会变得更大,从而方便人们更加方便的将钥匙插入钥匙孔103内。

其中引导部107在开口处有两面引导面110,这两面引导面110可以是平面,这两面引导面110也可以是弧形面,两面弧形部分别朝向第一引导板104外和第二引导板105外凸出。

引导部107的外轮廓可以是呈圆形,也可以是呈椭圆形,或者呈矩形都是可以的。当然,这里的圆形、椭圆形和矩形都只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引导部107的外轮廓也可以是呈其他形状。

引导部107可以采用金属制成。金属制成的引导部107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当然,这里采用金属制成只是其中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引导部107采用其他材料制成也是可以的。

引导部107可以是采用带有磁性的金属制成。带磁性的金属能帮助用户快速的找到引导部107。

在锁体101上还可以设置把手102,把手102与锁体101转动连接,把手102能辅助用户快速将门打开。

实施例2

参照图4至图6,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门锁,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门锁的引导部107设置有通孔108,通孔108与钥匙孔103连通,但通孔108和钥匙孔103同轴,且通孔108的直径沿其轴线方向由远离钥匙孔103的一端朝向靠近钥匙孔103的一端渐缩。在引导部107上设置通孔108,能进一步的提高引导部107的实用性,无论钥匙从哪个方向进入引导部107的通孔108内都能顺着通孔108进入到钥匙孔103内。

通孔108靠近钥匙孔103的一端的直径可以是与钥匙孔103的直径相同。通孔108远离钥匙孔103的一端的直径较大,方便钥匙进入到通孔108内,通孔108靠近钥匙孔103的一端的直径和钥匙孔103的直径相同,使钥匙滑到通孔108的末端后就能直接插入钥匙孔103内。

实施例3

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新型门锁,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引导部107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第一引导板104与第二引导板105位于通过钥匙孔103的中轴线的同一 平面内的同一直径上,且第一引板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分别位于钥匙孔103的中心面的两侧,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之间形成供钥匙通过的通道。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是凸出锁体101的表面的,因此用户的手可以很快的找到引导部107,然后将钥匙放在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之间,使钥匙顺着引导部107滑动,就能将钥匙插入钥匙孔103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可以让引导部107与锁体101转动连接,引导部107可以是绕钥匙孔103的轴心线转动。

第一引导板104可以是倾斜设置,第一引导板104的倾斜方向沿钥匙孔103的径向向外;第二引导板105也可以是倾斜设置,第二引导板105的倾斜方向沿钥匙孔103的径向向外。倾斜设置的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能方便用户更精准的将钥匙插入通道内,从而使开门更加的方便快捷。

引导部107还可以设置两个支撑部106,两个支撑部106分别与锁体101固定连接,两个支撑部106分别支撑于第一引导板104的外侧和第二引导板105的外侧。支撑部106用于给第一引导板104和第二引导板105提供支撑,增大引导部107的连接强度,从而延长引导部107的使用寿命。

门实施例

参照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包括门扇109和上述的新型门锁,新型门锁安装在门扇109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引导部107快速打开。

引导部107沿垂直于门扇109的板面的方向突出门扇109。引导部107凸出门扇109的板面使用户能更快的找到引导部107,并将门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门锁在锁体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找准钥匙孔的引导部,用户可以通过引导部快速找到钥匙孔,从而快速的将门打开,为用户在光线不佳的条件下开门提供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