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皮带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31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电动皮带裁剪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裁剪机,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皮带裁剪机。



背景技术:

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煤炭开采具有高风险,煤矿具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从历年重特大事故统计来看,瓦斯、煤尘爆炸危害性很大。瓦斯爆炸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氧气含量,二是瓦斯浓度,三是火源。瓦斯浓度在5%-16%时具有爆炸性。因此,煤矿皮带运输必须使用阻燃皮带,否则极易造成事故。阻燃皮带比普通皮带相比,存在采购成本高,维护强度大等缺点。煤矿综采工作面使用1.2米宽的皮带。在实际使用中,皮带由于跑偏、托辊或硬物划伤等对皮带两帮造成伤害,使皮带无法正常使用。而且输送机损坏的皮带与H架、托辊架摩擦也极易产生高温,容易引起瓦斯爆炸,输送机皮带的毛边也容易卡入滚筒、托辊内造成事故。煤矿综掘队使用0.8-1米宽的皮带,为节约成本,欲将1.2米的阻燃皮带裁剪成0.8-1米宽的皮带。

目前,裁剪皮带主要是采用手摇式皮带裁剪机,该手摇式皮带裁剪机由手摇把、两个链轮、链条、刀片、凸轮压紧梁等组成,使用时,将皮带放入裁剪机内,扳下凸轮手柄,凸轮压紧梁压紧皮带,然后操作者旋转手摇把,带动小链轮转动,小链轮带动链条作直线运动,固定在链条上的刀片随着链条直线运动,形成对皮带的裁剪。使用该手摇式皮带裁剪机裁剪皮带时一般需要3~4人,裁剪的速度一般在60~70mm/s,每人轮换操作20min左右,费时费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裁剪出的皮带误差较大,皮带两帮不易裁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动皮带剪裁机,可批量裁剪皮带,提高皮带的裁剪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皮带裁剪机,其中,包括:卷带装置、裁剪装置和送带装置,裁剪装置分别通过连杆与卷带装置和送带装置连接;其中,卷带装置包括动力部、卷带滚筒和卷带滚筒架,卷带滚筒安装在卷带滚筒架上,动力部带动卷带滚筒转动;裁剪装置包括四个托辊组、托辊架、第一防跑偏部和皮带裁剪部,四个托辊组分别安装在托辊架上,每个托辊组包括上托辊和下托辊,下托辊固定在托辊架上,上托辊安装在下托辊上方的预定距离处,相邻托辊组之间相距预定距离;四个托辊组由卷带装置到送带装置依次为第一托辊组、第二托辊组、第三托辊组、第四托辊组;皮带裁剪部位于第一托辊组和第二托辊组之间,其包括垫板、两个裁剪刀架和至少两个刀片,垫板安装在托辊架上,其上设置有刀片定位槽,两个裁剪刀架分别安装在垫板两端的上方,且两者间距可调;至少一个刀片的一端安装在裁剪刀架上,另一端插入刀片定位槽内;并且,第一防跑偏部位于第三托辊组和第四托辊组之间,其包括两个固定座和挡板,挡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托辊架的两侧上;送带装置包括送带滚筒架和送带滚筒,送带滚筒安装在送带滚筒架上。

优选地,其中,卷带滚筒为长方体,其横截面为正方形,送带滚筒的结构与卷带滚筒相同。

优选地,其中,所述卷带装置还包括两个皮带固定部,两个皮带固定部分别套设在卷带滚筒上,并相距预定间距,皮带固定部为中空的正方体,皮带固定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皮带侧帮的卡槽。

优选地,其中,第一托辊组、第二托辊组、第三托辊组以及第四托辊组平行设置,并且高度相等。

优选地,其中,卷带滚筒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皮带跑偏的第二防跑偏部,第二防跑偏部设置在第二托辊组和第三托辊组之间,第二防跑偏部包括两个角钢,两个角钢分别安装在托辊架的两侧,两者间距可调。

优选地,其中,裁剪刀架包括刀座和刀盖,刀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诉至少一个刀片的刀槽,通过螺栓将刀盖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刀片与刀 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其中,卷带滚筒架上还设置有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的间距可调,单个调节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跨过卷带滚筒,位于卷带滚筒的下方。

优选地,其中,托辊架上还设置有用来测量皮带长度的计数器,计数器设置在两个裁剪刀架的中部。

优选地,其中,电动皮带裁剪机还包括用于支撑皮带重量的支撑托辊,支撑托辊安装在第四托辊组和送带装置之间的连杆上,支撑托辊与第四托辊组平行。

优选地,电动皮带裁剪机还包括纵向裁剪装置,其设置在支撑托辊与第四托辊组之间,纵向裁剪装置包括两个链轮、链条、纵向刀片、外壳体,外壳体为中空的长方体,两个链轮、链条和刀片均设置在外壳体内部,两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刀片设置在链条上,链轮带动纵向刀片裁剪皮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皮带裁剪机通过设置卷带装置、裁剪装置和送带装置,废旧皮带经卷带装置传动,经四个托辊组展开后由皮带裁剪部裁剪,并设置两个防跑偏部防止皮带跑偏,可提高皮带的裁剪效率和裁剪质量,提高皮带的利用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皮带裁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皮带裁剪机的裁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皮带裁剪机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 描述。

图1示出了电动皮带裁剪机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卷带装置1、裁剪装置2和送带装置3,裁剪装置2分别通过连杆5与卷带装置1和送带装置3连接。

卷带装置1包括动力部11、卷带滚筒12和卷带滚筒架13,卷带滚筒12安装在卷带滚筒架13上,动力部11带动卷带滚筒12转动。

如图2所示,裁剪装置2包括四个托辊组、托辊架28和皮带裁剪部21,四个托辊组分别安装在托辊架28上,每个托辊组包括上托辊和下托辊,下托辊固定在托辊架28上,上托辊安装在下托辊上方的预定距离处,相邻托辊组之间相距预定距离;四个托辊组由卷带装置1到送带装置3依次为托辊组24、托辊组25、托辊组26、托辊组27。

皮带裁剪部21位于托辊组24和托辊组25之间,其包括垫板、两个裁剪刀架和至少两个刀片,垫板安装托辊架28上,其上设置有刀片定位槽,两个裁剪刀架分别安装在垫板两端的上方,并相距预定距离,且该预定距离可调;至少一个刀片的一端安装在裁剪刀架上,另一端插入刀片定位槽内。

卷带滚筒架13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皮带跑偏的第一防跑偏部22,安装在托辊组26和托辊组27之间。第一防跑偏部22包括两个固定座和挡板,挡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托辊架28的两侧上。

送带装置3包括送带滚筒架31和送带滚筒32,送带滚筒32安装在送带滚筒架3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卷带滚筒12为一个长方体芯轴,其横截面为正方形。动力部11包括液压泵站和马达,液压泵站通过马达带动卷带滚筒12转动。卷带装置1还包括两个皮带固定部,皮带固定部分别套设在卷带滚筒12上,并相距预定距离。皮带固定部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在图3的实施例中,皮带固定部7为一中空的正方体壳体。根据所要裁剪皮带的宽度调整两个正方体壳体之间的距离。例如,要把1200mm宽的皮带裁剪为800mm宽的皮带,需将两个正方体壳体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小于800mm。每个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皮带侧帮的卡槽71,皮 带的侧帮固定在卡槽71内,如图3和4所示。壳体横截面的形状需要根据卷带滚筒12的横截面形状设置。送带滚筒32与卷带滚筒12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固定座的间距与皮带宽度相等,并可根据皮带宽度调整。优选地,第一防跑偏部22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地,卷带滚筒架13也与送带滚筒架31结构相同,包括底板和两侧板,两侧板分别安装在底板的两端,侧板大致为三角形框架,底板为一矩形框架,两侧板的顶部均设置有轴承,长方形芯轴的两端安装在轴承上。

进一步地,卷带滚筒架13上还设置有两个调节板14,两个调节板14相距预定距离,单个调节板14上设置有凹槽,凹槽跨过卷带滚筒12,位于卷带滚筒12的下方。调节板14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底板上,调节板14通过四根丝杠与侧板连接,根据皮带的宽度来通过丝杠调节两个调节板14的间距。调节板14的间距与皮带的宽度相等,以使皮带能够平整地缠绕在卷带滚筒1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托辊架28为一长方体框架。四个托辊组的高度相同,并且平行设置。通过四个托辊组将废旧皮带展平。上托辊的两端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下托辊间距的手柄,根据皮带变形程度的不同通过手柄调节上托辊与下托辊的间距,以减小摩擦力。

进一步地,卷带滚筒架13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皮带跑偏的第二防跑偏部,第二防跑偏部设置在托辊组25和托辊组26之间,第二防跑偏部包括两个角钢,两个角钢分别安装在托辊架28的两侧,两者相距预定距离。两个角钢的间距与皮带宽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裁剪刀架由刀座和刀盖组成,刀座上设置有刀槽,刀片安装在刀槽内,通过螺栓将刀盖、刀片和刀座固定连接。刀片的刀把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一上一下设置,以调整插入刀片定位槽的深度。两个裁剪刀架的刀片的距离可根据裁剪要求进行设置,如需要裁剪为800mm的皮带,则将刀片的距离设置为800mm。每个裁剪刀架上有两个刀片,两个刀片前后设置,其中,位于前方的刀片 将皮带由上表面裁剪至皮带厚度的一半,后方的刀片裁剪皮带剩下的一半厚度。其中,“前”是指靠近卷带装置1的方向,“后”是指原理卷带装置1的方向,“上”、“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

进一步地,垫板上设置有三对刀片定位槽,三对刀片定位槽的间距分别为600mm、800mm和1000mm。每对刀片定位槽根据刀片的距离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在托辊架28上还设置有计数器23,用来测量皮带的长度。计数器23设置在两个裁剪刀架的中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优选地,计数器23与裁剪刀架位于同侧。在计数器23与裁剪刀架支架之间还分别设置有给压托辊,防止皮带翻起,方便裁剪。给压托辊的高度可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裁剪装置2分别通过四根连杆5与卷带装置1和送带装置3连接,上下各两根,通过连杆5连接方便拆卸。其中,裁剪装置2与送带装置3之间的上部的两根连杆5上还设置有支撑托辊6,支撑托辊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连杆5上,支撑托辊6与托辊组27平行设置,支撑托辊6用于支撑皮带的重量,减少皮带与第四滚轮组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支撑托辊6与托辊组27之间还设置有纵向裁剪装置4,其包括两个链轮、链条、纵向刀片、外壳体,外壳体为中空的长方体,两个链轮、链条和刀片均设置在外壳体内部,两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刀片设置在链条上,链轮带动纵向刀片裁剪皮带。纵向裁剪装置4也可采用传统的手摇式皮带剪裁机。纵向裁剪装置4可将皮带接头裁剪平整,在煤矿井下安装皮带扣时,方便连接皮带。其中,“纵向”是指垂直于电动皮带裁剪机所在平面的方向。

实际作业时,将送带滚筒32插入已经卷好的废旧皮带的正方体壳体内,然后一起安装在送带滚筒架31上,然后用纵向裁剪装置4将废旧皮带的接头裁剪平整。再用钢筋将卷带装置1与皮带头连接。液压泵站通过马达带动卷带滚动转动,从而带动废旧皮带向前移动。废旧皮带经过支撑托辊6的上方,依次经过托辊组27、第一防跑偏部22、托辊组26、 第二防跑偏部和托辊组25,经过刀片对废旧皮带进行切割,然后穿过托辊组24,到达卷带滚筒12。通过卷带滚筒12上壳体的卡槽将废旧皮带的两侧帮固定,再继续对皮带进行裁剪。裁剪完成之后,将裁剪好的皮带卸下,将卷带滚筒12从壳体上抽出,然后安装在卷带滚动架上,进行下一盘废旧皮带的裁剪。一盘废旧皮带切割只需要两个人5-20分钟就可以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电动皮带裁剪机以煤矿废旧液压泵站为动力,通过液压管路驱动马达,后经减速机减速带动卷带滚筒12进行工作。皮带经卷带滚筒12传动,经过第三、第四托辊组展开后由裁剪刀具进行裁剪,可以快速、有效的裁剪皮带,裁剪出皮带通过卷带机可以打包,由于增加了计数器23可以快速知道皮带裁剪实际米数。而且,该电动皮带裁剪机提高了煤矿皮带的利用率,避免了皮带因磨损起边无法正常使用造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皮带裁剪质量和裁剪效率,极大地节约了裁剪时间和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皮带裁剪机还具有以下优点:

(1)该皮带裁剪机能够极大地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批量切割皮带时的效率。

(2)该皮带裁剪机使用煤矿废旧设备改造而成,该皮带裁剪机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3)该皮带裁剪机增加了米数计数器23功能,裁剪的同时可以准确的计量裁剪皮带的长度。

(4)该皮带裁剪机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可以满足大部分厂矿皮带裁剪工艺要求。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