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缆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44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缆报警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钢缆报警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缆锁,通常用于自行车或者电瓶车上,一般由钢缆线及设置在钢缆线上的锁头体和扣件构成,锁头体采用的是普通的锁芯,尽管其内部结构复杂,但是当不法分子强行撬锁或者直接将自行车或者电瓶车在锁合状态下拖走时,上述的钢缆锁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效果的新型钢缆报警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钢缆报警锁,包括有钢缆线,在所述钢缆线的一端设置有锁头体,在所述钢缆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扣件,在所述锁头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扣件能插接在所述插孔中,所述锁头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插孔相连通,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有振动感应器,所述振动感应器固定在感应片上,所述感应片插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在所述感应片两侧设置了减震弹簧;

所述锁头体具有锁盖,在所述锁盖上设置有钥匙孔,所述钥匙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钥匙由所述钥匙孔插接至所述安装腔中,在所述锁盖上设置了电池,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的振动感应器供电,所述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着开关和所述振动感应器,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钥匙孔中,在所述开关上形成有旋钮,所述旋钮上形成了与所述钥匙头部尺寸适配的凹槽,在所述感应片上开设有信号槽,所有感应片上的信号槽均相互正对并形成了一信号通道,在所述安装腔中还设置了安装板,用于支承所述的感应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锁盖上设置了抗震弹簧,所述抗震弹簧一端固定在锁盖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电池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报警器,固定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并且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振动感应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钢缆锁的锁头体中设置了报警机构和减震机构,一方面可以在锁头体受撬或者大幅度抖动时触发报警机构进行报警,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减震机构可以防止由于一些小震动触发报警机构误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钢缆报警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锁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中新型钢缆报警锁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钢缆报警锁,包括有钢缆线1,上述的钢缆线由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弯曲卷折,在钢缆线的一端设置有锁头体2,在所述钢缆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扣件3,在所述锁头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插孔21,使用者可以拉动钢缆线设置了扣件的一端,使其向着设置了锁头体的一端靠近,并且利用其弹性将扣件插接在插孔中。

在锁头体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插孔相连通,扣件可以插孔进入到安装腔3中。在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有振动感应器4,所述振动感应器固定在感应片5上,所述感应片插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在所述感应片两侧设置了减震弹簧6;上述的减震弹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和缓冲外部压力对感应片造成的冲击,由此可以避免外界微小的冲击力造成误报警,而当外部冲击力较大时,即使减震弹簧缓冲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感应片依旧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并将其转换成信号传递至报警器7报警,该报警器7固定在安装腔的内壁上,并且通过信号线与振动感应器4相连。如果感应片为实心的片体,会造成信号的反复震荡折射,从而形成相互干扰,并且在穿设线缆时也很不方便,针对于此,在所述感应片5上开设有信号槽51,所有感应片上的信号槽均相互正对并形成了一信号通道,在所述安装腔中还设置了安装板12,用于支承所述的感应片。

所述锁头体具有锁盖8,在所述锁盖上设置有钥匙孔81,所述钥匙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钥匙由所述钥匙孔插接至所述安装腔中,在所述锁盖上设置了电池9,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的振动感应器供电,所述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着开关10和所述振动感应器,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钥匙孔中,在所述开关上形成有旋钮101,所述旋钮上形成了与所述钥匙头部尺寸适配的凹槽。

此外,为了避免外部冲击造成电池移位,在所述锁盖上设置了抗震弹簧11,所述抗震弹簧一端固定在锁盖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电池上。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