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227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梯合一式舱门在打开状态下均有辅助支撑的机构,在门体结构上安装有一个支撑腿,能够随着舱门的开启关闭进行收放,完全打开到位后支撑腿触地并对门体结构进行支撑,承受人员货物的重量。由于支撑腿与舱门有随动关系,因而需要一套单独的机构来实现这一功能,实现形式较为复杂,带来了较多的维护工作。且支撑腿主要受压,受力形式不如受拉。

又如飞机登机门打开到位后使用伸缩拉杆对门体结构进行支撑。舱门关闭时拉杆收缩,所占空间小;舱门开启到位后,拉杆受拉,承力形式好。但在其上实现锁定装置较难,目前已有产品能够实现2-3节拉杆的锁定,但对于飞机舱门来讲,由于机构交点或运动协调关系的原因,可能需要使用的伸缩拉杆会由5-6节小拉杆组成,节数越多,供安装锁定装置的空间就越狭小,难度也逐级增加。

又如在某些小型公务机上为求简便,直接使用钢索来对打开后的门体结构提供支撑。这种形式重量最轻,但不能实现舱门在打开位的锁定,在突风情况下门体结构会晃动。加之钢索有弹性,人员站在上面也会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满足机构紧凑所占空间小,带有锁定功能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包括拉杆组件一、拉杆组件二、锁定机构,其中,

所述拉杆组件一包括拉杆一及连接于所述拉杆一一端的杆端关节轴承一;

所述拉杆组件二包括杆端关节轴承二、拉杆二、锁环座、锁环,所述拉杆二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杆端关节轴承二,另一端沿所述拉杆二轴线方向连接有双耳片结构的所述锁环座,所述锁环座双耳片之间沿所述拉杆二径向方向贯穿安装有所述锁环;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支架、锁舌、压簧、解锁拨杆,所述锁舌由锁舌杆和与锁环相对应的锁窝构成,所述锁舌杆沿所述拉杆一轴线方向连接于所述拉杆一远离所述杆端关节轴承一一端的顶部,所述压簧套装在所述锁舌杆上,所述锁支架穿过所述锁舌安装在所述拉杆一上,所述解锁拨杆贯穿连接所述锁支架和所述锁舌杆,所述锁支架与所述锁环座铰接,带动所述拉杆一和所述拉杆二的转动。

优选地是,所述锁环贯穿所述锁环座双耳,伸出双耳的部分安装有弹簧挡圈。

优选地是,所述锁支架由U形结构及所述U形结构双耳片之间的横向支撑肋构成,所述横向支撑肋上有一个锁支架锁槽。

优选地是,所述U形结构双耳片上各开有一个长圆孔。

优选地是,开口销沿所述解锁拨杆径向方向,固定在所述解锁拨杆贯穿所述锁支架与所述锁舌杆伸出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舱门关闭时,机构中的两根拉杆折叠,占用空间小,舱门开启后,拉杆随之运动,舱门打开到位后,锁定装置自动上锁,拉杆保持在直线状态,避免舱门在阵风作用下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中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上锁状态时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上锁状态时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中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中解锁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中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舱门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9为舱门打开状态时本实用新型的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拉杆组件一、2-拉杆组件二、3-锁定机构、11-杆端关节轴承一、12-拉杆一、21-杆端关节轴承二、22-拉杆二、23-锁环座、24-锁环、25-弹簧挡圈、31-锁支架、32-锁舌、33-压簧、34-解锁拨杆、311-U形结构、312-横向支撑肋、313-锁支架锁槽、314-长圆孔、321-锁舌杆、322-锁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门梯合一式舱门的支撑机构,包括拉杆组件一1、拉杆组件二2、锁定机构3。

拉杆组件一1包括拉杆一12及连接于拉杆一12一端的杆端关节轴承一11,其中,杆端关节轴承一11用于连接机身拉杆接头,如图1所示。

拉杆组件二2包括杆端关节轴承二21、拉杆二22、锁环座23、锁环24,拉杆二22的一端连接有杆端关节轴承二21,杆端关节轴承二21用于连接舱门体拉杆接头,另一端沿拉杆二22轴线方向连接有双耳片结构的锁环座23,锁环座23的两个耳片相互平行,并且沿拉杆二22的轴线相互对称,双耳片远离杆端关节轴承二21一端之间沿拉杆二22径向方向贯穿安装有锁环24,锁环24伸出双耳的部分安装有弹簧挡圈25,弹簧挡圈25用于限制锁环24的径向移动,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锁定机构3包括锁支架31、锁舌32、压簧33、解锁拨杆34,解锁拨杆34见图6所示,锁支架31选用由U形结构311及U形结构311双耳片之间的横向支撑肋312构成,横向支撑肋312上有一个锁支架锁槽313,U形结构311双耳片上各开有一个长圆孔314,其中,U形结构311两个耳片相互平行,两耳片之间的平直连接板与两耳片垂直连接,锁支架锁槽313为长方形孔,长方形孔的中心位于两耳片对称中心线上,两耳片上的长圆孔314尺寸相同,并且相对两耳片的对称中心线对称,两个长圆孔314位于横向支撑肋312和平直连接板之间靠近横向支撑肋312一侧,如图7所示。

锁支架31中的平直连接板连接于拉杆一12远离杆端关节轴承一11一端的顶部,使得锁支架31中的双耳片相对于拉杆一12轴线对称,及锁支架锁槽313的中心穿过拉杆一12的轴线,锁舌32由锁舌杆321和与锁环24相对应的锁窝322构成,如图5所示,锁舌杆321穿过锁支架31上的锁支架锁槽313,沿着拉杆一12轴线方向,连接于拉杆一12远离杆端关节轴承一11一端的顶部,其中,锁舌杆321位于横向支撑肋312与平直连接板之间,锁窝322位于横向支撑肋312的另一侧,横向支撑肋312上的锁支架锁槽313用于限制锁舌32的晃动,见图4所示,压簧33套装在锁舌杆321上,解锁拨杆34穿过锁支架31上的长圆孔314贯穿连接锁支架31和锁舌杆321,开口销沿着解锁拨杆34径向方向,固定在解锁拨杆34贯穿锁支架31与锁舌杆321伸出的部分,起到稳定固定解锁拨杆34的作用,选用长圆孔314是为了便于安装拆卸解锁拨杆34,锁支架31再与锁环座23铰接起来,使得拉杆一12与拉杆二22能相互转动。

拉杆一12与机身结构相连,拉杆二22与门体结构相连。见图9所示,舱门开启时,锁环24与锁舌32接触并将其顶起,锁环24转动进入锁舌32上的锁窝322后,压簧33将锁舌32顶起,将锁环24约束在锁舌32的锁窝322中,进而锁定拉杆一12和拉杆二22的相对位置,拉杆一12与拉杆二22保持在直线状态,避免舱门在阵风作用下的晃动。见图8所示,舱门关闭时,拉起解锁拨杆34使锁环24退出锁舌32的锁窝322,支撑机构解除锁定,拉杆一12和拉杆二22即可相互转动,拉杆一12和拉杆二22位置折叠以减少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