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锁,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门锁。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汽车门锁一般只有两种开锁方式,一是通过钥匙进行机械开锁,二是通过电子钥匙控制汽车门锁的开关,然后通过拉动把手开门;上述两种开门方式均需要使用到钥匙,如果出现忘记携带钥匙,或者钥匙被锁在车内,则可能无法正常的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门锁。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门锁,包括把手和车门锁,所述把手和所述车门锁连接,且所述车门锁与汽车中控台电连接,所述汽车中控台与汽车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汽车门锁还包括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中控台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车门锁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倾斜凹槽,所述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所述倾斜凹槽内,所述倾斜凹槽位于所述把手的外侧,且靠近所述把手与汽车车门的转轴连接处,以靠近转轴的一端为内端,所述倾斜凹槽的内端的深度大于所述倾斜凹槽的外端的深度。
进一步,所述汽车门锁还包括按压开关,所述按压开关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倾斜凹槽的底面之间,所述按压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汽车门锁还包括蓝牙适配模块,所述蓝牙适配模块设置在把手内,所述蓝牙适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汽车门锁还包括挡板,所述倾斜凹槽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把手中轴线的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倾斜凹槽的开口处,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以沿所述滑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通过指纹、蓝牙和传统的解锁方式对汽车车门进行开锁,从而避免了单一的开锁模式,使得使用者即使在忘记携带钥匙或者将钥匙锁在车内也能够正常的对汽车进行开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门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门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门锁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包括把手1、车门锁、按压开关4、蓝牙适配模块、挡板5和指纹识别器3,把手1和车门锁连接,且车门锁与汽车中控台电连接,汽车中控台与汽车蓄电池电连接,指纹识别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中控台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车门锁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按压开关4的信号输出端与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蓝牙适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中控台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把手1上设置有倾斜凹槽2,指纹识别器3设置在倾斜凹槽2内,倾斜凹槽2位于把手1的外侧,且靠近把手1与汽车车门的转轴连接处,以靠近转轴的一端为内端,倾斜凹槽2的内端的深度大于倾斜凹槽2的外端的深度,按压开关4设置在指纹识别器3与倾斜凹槽2的底面之间,蓝牙适配模块设置在把手1内,倾斜凹槽2的外端侧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把手1中轴线的滑槽,滑槽位于倾斜凹槽2的开口处,挡板5设置在滑槽内并可以沿滑槽滑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需要使用指纹进行打开车门锁时,先通过滑动挡板5,使挡板5将倾斜凹槽2内的指纹识别器3露出,然后按压指纹识别器3,使按压开关4激活打开,按压开关4将激活信号传递至中控台内,中控台控制指纹识别器3工作,然后使用者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器3上,达到验证指纹的目的,验证通过后,中控台将车门锁打开。
同时使用者可以提前将位于把手1内的蓝牙适配模块与使用者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进行配对,当无法使用指纹识别器3打开车锁时,可通过与蓝牙适配模块适配的智能手机进行操作打开模块。
另外的,在其中设置按压开关4的目的,是在不需要使用指纹识别或蓝牙识别的时候,将其进行断电关闭,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汽车蓄电池的耗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