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及其后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06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及其后面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及其后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智能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智能锁的后面板安装于门板内侧,其内设置有主板和控制元件,控制元件与主板连接并伸出至后面板的板面外,以便使用者通过控制元件向主板发送相应控制指令。

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因不慎触碰或误操作控制元件极易造成后面板损坏的问题。有鉴于此,如何杜绝因不慎触碰或误操作控制元件造成后面板损坏问题的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的后面板及包括该后面板的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锁的后面板,包括锁壳、主板和控制元件;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主板连接并穿过所述锁壳壳壁伸出,所述后面板还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锁壳外的外滑盖,所述外滑盖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可遮挡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滑盖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极限位置,所述控制元件显露。

可选地,所述外滑板的底部具有向门板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外滑盖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所述弯曲部通过螺钉与所述锁壳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壳的外壳壁具有螺钉沉头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所述外滑盖还可遮挡所述螺钉沉头孔。

可选地,还包括内滑板和固定件,且,所述锁壳开设有沿所述外滑盖滑动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内滑板位于锁壳内,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滑道固定连接所述外滑盖和所述内滑板,所述外滑盖和所述内滑板滑动夹持所述锁壳的壳壁。

可选地,所述控制元件由所述滑道伸出。

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外滑道的两个止挡板,所述外滑道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极限位置,一所述止挡板与所述锁壳相抵以限定所述外滑盖沿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位移,所述外滑道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极限位置,另一所述止挡板与所述锁壳相抵以述外滑盖限定沿第二滑动方向滑动位移;

所述第一滑动方向是指由所述第二极限滑动位置向所述第一极限滑动位置滑动的方向,所述第二滑动方向是指由所述第一极限滑动位置向所述第二极限滑动位置滑动的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外滑盖并与所述锁壳相抵的另外两个止挡板,以限定所述外滑盖相对于所述锁壳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动方向和所述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位移。

可选地,还包括预紧连接所述外滑盖和所述锁壳的扭簧,且,所述外滑盖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和第所述二滑动极限位置的中间位置,所述扭簧的扭力最大。

可选地,所述外滑盖具体为塑料滑盖。

可选地,所述锁壳具体为金属锁壳。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与所述主板连接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所述主板。

可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射频板以及与所述射频板连接的天线,所述外滑盖具有天线容置槽,所述天线位于所述天线容置槽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其中,所述后面板具体为如上所述的后面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锁的后面板包括锁壳、主板和控制元件;其中,主板安装于锁壳内,控制元件与主板连接并穿过锁壳壳壁伸出,后面板还包括滑动安装于锁壳外的外滑盖,外滑盖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可遮挡控制元件,滑盖位于第二滑动极限位置,控制元件显露。

这种后面板的外滑盖在外载荷推动下相对于锁壳滑动以使控制元件被遮挡或显露,以杜绝因不慎触碰或误操作控制元件造成后面板损坏的问题发生,从而提高后面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后面板具体实施例的外滑盖位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后面板的外滑盖位于遮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5分别为图1的主视、侧视和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后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后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后面板拆除壳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后面板拆除壳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13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锁壳:10壳体、10a滑道、11壳盖;

20外滑盖、20a弯曲部、20b天线容置槽、21内滑板、22扭簧、23第一止挡板、24第二止挡板、25第三止挡板、26第四止挡板;

30主板、31射频板、32弹簧天线;

40控制元件;

50手柄;

6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7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后面板具体实施例的外滑盖位于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后面板的外滑盖位于遮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至5分别为图1的主视、侧视和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后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后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智能锁的后面板包括锁壳、主板30和控制元件40;其中,主板30安装于锁壳内,控制元件40与主板30连接并穿过锁壳壳壁伸出。

该后面板还包括滑动连接于锁壳的外滑盖20,外滑盖20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外滑盖20遮挡控制元件40,外滑盖20位于第二滑动极限位置,控制元件40显露。为了便于更好地连接后面板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见他8和9,其中,图8为图6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锁壳具体为拼装结构,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具体地,锁壳包括壳体10和壳盖11,而壳体10和壳盖11通过螺钉拼装形成容置腔,主板30安装于该容置腔内,控制元件40贯穿壳体10由锁壳伸出。

此外,后面板还包括内滑板21和固定件(图中未示出),且,壳体10开设有沿外滑盖20滑动方向延伸的滑道10a,内滑板21位于锁壳的容置腔内,固定件并穿过滑道10a固定连接外滑盖20和内滑板21,外滑盖20和内滑板21滑动夹持壳体10壳壁。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具体为两个螺钉,外滑盖20和内滑板21通过这两个螺钉固定连接,如此拆装方便快捷。

更为详细地,控制元件40通过滑盖由锁壳伸出。也就是说,控制元件40和固定件均通过滑道10a贯穿锁壳,即只需在锁壳加工一个孔即可,这样不仅简化了锁壳的设计和加工成本,而且还使得锁壳强度最佳。

当然,在满足固定件和控制元件40两者与锁壳的装配关系基础上,锁壳亦可加工两类通孔以便固定件和控制元件40通过相互独立的通孔与锁壳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元件40可以为音量调节按钮、复位键、串口、和红外开关等目前智能锁常用控制元件40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继续结合图8和9所示,后板面还包括螺钉60以及开设于壳体10的外壳壁的螺钉沉头孔,螺钉60通过该螺钉沉头孔与壳体10连接,外滑盖20位于第二滑动极限位置还可遮盖该螺钉60沉头孔,使得后板面整体结构整齐,这样可极大地改善客户体验。

参见图10至13所示,其中,图10为图1所示后面板拆除壳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2所示后面板拆除壳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题11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外滑盖20的滑动顺畅性,后面板还包括预紧连接外滑盖20和壳体10的扭簧22,且,外滑盖20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和第二滑动极限位置的中间时扭簧22的扭力最大。

如此,外滑盖20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时,与外滑盖20和内滑板21的摩擦阻力相比,扭簧22受到的与该摩擦阻力方向的扭力相对较小,从而使外滑盖20在摩擦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推动外滑盖20向第二滑动极限位置滑动时,扭簧22的受力逐渐加大,外滑盖20继续滑动至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和第二滑动极限位置的中间位置时,扭簧22的受力最大。继续推动外滑盖20由中间位置向第二极限位置滑动过程中,扭簧22的受力逐渐减小至小于外滑盖20和内滑板21的摩擦阻力,继而使外滑盖20在摩擦力作用下再次处于静止状态。同理,外滑盖20由第二滑动极限位置向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滑动过程与前述过程相同,故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外滑盖20在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和第二滑动极限位置的静止状态通过设定扭簧22的扭力大小来实现,这种设定方式复杂且可控性差。

为此,本实施例中后面板还包括固设于外滑盖20内板面的第一止挡板23和第二止挡板24,外滑盖20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时,第一止挡板23与壳体10相抵,以限定外滑盖20沿第一滑动方向的滑动位移,外滑盖20位于第二滑动极限位置时,第二止挡板24与壳体10相抵,以限定外滑盖20沿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位移,第一滑动方向和第二滑动方向相反,第一滑动方向是指由第二极限滑动位置向第一极限滑动位置滑动的方向,第二滑动方向是指由第一极限滑动位置向第二极限滑动位置滑动的方向。

这样,只要外滑盖20在第一滑动极限位置和第二滑动极限位置中间时,扭簧22的扭力最大即可,外滑盖20位于第一滑动极限位置时,第一止挡板23与壳体10相抵来克服扭簧22的扭力,外滑盖20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二止挡板24与壳体10相抵来克服扭簧22的扭力,降低了对扭簧22扭力设定要求、简化了扭簧22的设计和组装过程,且,极大地提高了对外滑盖20滑动位移量的可控性。

更进一步,为了提高外滑盖20相对于锁壳的滑动方向一致性,也就是为了防止外滑盖20沿垂直于其目标滑动方向的晃动,本实施例中后面板还包括固设于外滑盖20的第三止挡板25和第四止挡板26,第三止挡板25和第四止挡板26分别与滑道10a的相对滑道壁相抵,以限定外滑盖20相对于锁壳沿垂直于所第一滑动方向和第二滑动方向的滑动位移。

综上,这种后面板的外滑盖20在外载荷推动下相对于锁壳滑动以使控制元件40被遮挡或显露,以杜绝因不慎触碰或误操作控制元件40造成后面板损坏的问题发生,从而提高后面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但是,为了保证可操着性,推动外滑盖20滑动的推动力不易过大,这样儿童也可能推动外滑盖20至控制元件40显露而进行误操作。

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外板面的操作安全性,外滑盖20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外滑盖20和壳体10通过螺钉60固定连接,需要操作控制元件40时只需拆除螺钉60即可,这样可在保证外滑盖20基础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外滑盖20和壳体10两者间的双重连接。

更为具体地,外滑盖20的底部具有向门板(图中未示出)方向弯曲的弯曲部20a,外滑盖通过该弯曲部与壳体10固定连接,以便将螺丝60隐蔽在外滑盖20下方。

继续参见图8和9所示,该后面板还包括射频板31和天线32,射频板31与天线32和主板30均连接,用于将使用者的控制指令传输至主板30。

外滑盖20的内板面还具有天线容置槽20b,天线32位于天线容置槽20b处。

这样,可在保证外滑盖20整体厚度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局部厚度形成天线容置槽20b,并使天线32位于天线容置槽20b处,从而降低外滑盖20对控制指令信号衰减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采用射频板31和天线32作为无线传输模块来将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主板30,当然,在满足将使用者控制指令无线传输至主板30功能基础上,无线传输模块亦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其他的电子元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同时兼顾结构强度、网络信号强度,本具体实施中锁壳具体为金属锁壳,外滑盖20具体为塑料滑盖。

且,该后面板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手柄50,以便于使用者控制门启闭。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其中,后面板具体为如上所述的后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板的具体结构及其与后面板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故而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你、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