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关闭防盗智能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14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户,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关闭防盗智能窗户,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窗户只能通过手动来实现打开和关闭,在两扇窗之间加上一个卡扣。有些时候,人们离开时经常会忘记关窗户,如果下雨的话,室内将会被雨水淋湿,甚至造成电线短路和一些重要文件的损失。在较长一段时间没人的话,可能会有人入室盗窃,财产安全不能够很好的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结构和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自动关闭防盗智能窗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关闭防盗智能窗户,包括窗框架、第一窗扇、太阳能遮阳板、压力感应器、第二窗扇、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蓄电池、传动装置、第一拉伸杆、第二拉伸杆、连接杆和环境检测装置,所述窗框架一侧安装所述环境检测装置,所述窗框架另一侧安装所述信号处理器、蓄电池与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窗扇和所述第二窗扇关闭连接处安装所述压力感应器,所述窗框架顶部安装所述太阳能遮阳板,所述太阳能遮阳板和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分别和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处理器一侧设置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杆,所述第一拉伸杆和所述第二拉伸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拉伸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窗扇连接,所述第二拉伸杆通过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窗扇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境检测装置和所述信号处理器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和所述信号处理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窗采用太阳能遮阳板,需要的电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清洁高效。在人们离开忘记关窗户时,如果天气开始下雨或者空气中颗粒物较多,窗户会自动关闭,不会造成损失。如果有人在用外力强行打开窗户时,压力感应器会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将信号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可以防盗,保护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框架;2、第一窗扇;3、太阳能遮阳板;4、压力感应器;5、第二窗扇;6、信号处理器;7、信号接收器;8、信号发射器;9、蓄电池;10、传动装置;11、第一拉伸杆;12、第二拉伸杆;13、连接杆;14、环境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可自动关闭防盗智能窗户,包括窗框架1、第一窗扇2、太阳能遮阳板3、压力感应器4、第二窗扇5、信号处理器6、信号接收器7、信号发射器8、蓄电池9、传动装置10、第一拉伸杆11、第二拉伸杆12、连接杆13和环境检测装置14,其窗框架1一侧安装环境检测装置14,窗框架1另一侧安装信号处理器6、蓄电池9与传动装置10,第一窗扇2和第二窗扇5关闭连接处安装压力感应器4,窗框架1顶部安装太阳能遮阳板3,太阳能遮阳板3和蓄电池9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器6、传动装置10与环境检测装置14分别和蓄电池9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器6一侧设置信号接收器7与信号发射器8。

进一步的,传动装置10一侧活动连接第一拉伸杆11,第一拉伸杆11和第二拉伸杆12活动连接,第一拉伸杆11通过连接杆13和第二窗扇5连接,第二拉伸杆12通过连接杆13和第一窗扇2连接。

进一步的,环境检测装置14和信号处理器6通过无线连接,压力感应器4和信号处理器6无线连接。

具体原理:在下雨或者空气中颗粒物较多的情况下,环境检测装置14会将数据通过无线发送到信号处理器6,信号处理器6向传动装置10发出关闭窗户的指令。第一拉伸杆11将第二拉伸杆12推出实现窗户的闭合。太阳能遮阳板3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9中,供窗户的正常工作。压力感应器4在承受一定的压力是会向信号处理器6发出报警,通过信号发射器8将信息传递到手机上,可以及时的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财产损失。

该智能窗采用太阳能遮阳板,需要的电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清洁高效。在人们离开忘记关窗户时,如果天气开始下雨或者空气中颗粒物较多,窗户会自动关闭,不会造成损失。如果有人在用外力强行打开窗户时,压力感应器会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将信号发送到用户的手机,可以防盗,保护财产的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