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07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垫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地垫是一种能有效地在入口处刮除泥尘和水份,保持室内地面整洁的产品,弹性柔软,脚感舒适,独特的抗紫外线添加剂,防止褪色及脆化现象,能承受日晒雨淋的室外环境。塑料地垫是地垫的其中一种,现有的塑料地垫在加工时,需要先加工塑料地垫原料,然后再进行冲压切割,现有的塑料地垫加工设备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对塑料地垫进行稳定输送,工作效率低;(2)冲压切割产生的碎屑散落在整个工作台,影响工作环境;(3)冲压切割后的塑料地垫不容易从切刀掉出,较为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包括机台、侧架、顶架、弹性支撑组件、电动伸缩杆、上模板、切刀、下模板、切刀座、驱动组件和卸料组件,所述顶架设于机台的上方,机台和顶架之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架,所述顶架的下侧中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设有上模板,上模板的下侧设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内侧设有多个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第二弹性伸缩杆和压板,第二弹性伸缩杆固定于上模板上,压板设于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下端,所述上模板的正下方于机台上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切刀座,切刀座上开设有与切刀相匹配的切刀容置槽,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右两侧于顶架下侧均设有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套筒、锁紧旋钮、第一弹性伸缩杆和压辊,所述套筒固定于顶架上,套筒内滑动设有第一弹性伸缩杆,套筒上还设有用于对第一弹性伸缩杆进行调节锁定的锁紧旋钮,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下端还设有压辊,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正下方于机台上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带和托辊,所述驱动电机和托辊设于机台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与托辊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切刀为正方形框架结构,切刀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形成有凹槽,切刀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形成有凸起,凹槽和凸起均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卸料组件共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切刀的四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为圆盘状结构,且压板的下侧外圈倒圆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切刀的下端面齐平或突出于切刀的下端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辊与压辊竖直对应,托辊的上端面和切刀座的上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模板为空心结构,切刀容置槽贯穿切刀座设置,且切刀容置槽与下模板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待冲压塑料地垫原料置于切刀和切刀座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和压辊配合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弹性挤压,且通过锁紧旋钮便于调节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位置,进而调节压辊对塑料地垫原料的压力,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托辊转动,即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稳定传送,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动作,通过切刀即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切割,且切刀上设置的凹槽和凸起可使得切割下来的塑料地垫互相匹配,通过切刀座上设置的切刀容置槽利于对切刀进行容置,通过下模板可对从切刀容置槽掉落的碎屑进行盛接,避免影响切割工序的进行,此外,切刀的内侧设有卸料组件,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和压板配合利于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切割前的弹性固定和切割后从切刀掉出,稳定可靠。综上所述,该装置可对塑料地垫进行连续冲压加工,工作效率高,冲压效果好,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刀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侧架,3-顶架,4-弹性支撑组件,41-套筒,42-锁紧旋钮,43-第一弹性伸缩杆,44-压辊,5-电动伸缩杆,6-上模板,7-切刀,71-凹槽,72-凸起,8-下模板,9-切刀座,91-切刀容置槽,10-驱动组件,101-驱动电机,102-传动带,103-托辊,11-卸料组件,111-第二弹性伸缩杆,11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塑料地垫加工设备,包括机台1、侧架2、顶架3、弹性支撑组件4、电动伸缩杆5、上模板6、切刀7、下模板8、切刀座9、驱动组件10和卸料组件11,所述顶架3设于机台1的上方,机台1和顶架3之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侧架2,所述顶架3的下侧中部设有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下端设有上模板6,上模板6的下侧设有切刀7,所述切刀7为正方形框架结构,切刀7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形成有凹槽71,切刀7的左右两侧中部均形成有凸起72,所述凹槽71和凸起72均为尺寸相同的半圆形结构,通过设置凹槽71和凸起72可使得切割下来的塑料地垫互相匹配,所述切刀7的内侧设有多个卸料组件11,所述卸料组件11共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切刀7的四角处,所述卸料组件11包括第二弹性伸缩杆111和压板112,第二弹性伸缩杆111固定于上模板6上,压板112设于第二弹性伸缩杆111的下端,所述压板112为圆盘状结构,且压板112的下侧外圈倒圆角,所述压板112的下表面与切刀7的下端面齐平或突出于切刀7的下端面设置,通过设置卸料组件11利于切割后的塑料地垫从切刀7脱离,所述上模板6的正下方于机台1上设有下模板8,所述下模板8上设有切刀座9,切刀座9上开设有与切刀7相匹配的切刀容置槽91,通过切刀容置槽91便于对切刀7进行容置。

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左右两侧于顶架3下侧均设有弹性支撑组件4,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包括套筒41、锁紧旋钮42、第一弹性伸缩杆43和压辊44,所述套筒41固定于顶架3上,套筒41内滑动设有第一弹性伸缩杆43,套筒41上还设有用于对第一弹性伸缩杆43进行调节锁定的锁紧旋钮42,所述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下端还设有压辊44,通过压辊44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弹性固定。

所述弹性支撑组件4的正下方于机台1上设有驱动组件10,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电机101、传动带102和托辊103,所述驱动电机101和托辊103设于机台1上,且托辊103与压辊44竖直对应,所述驱动电机101通过传动带102与托辊103连接,以通过驱动电机101驱动托辊103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板8为空心结构,切刀容置槽91贯穿切刀座9设置,且切刀容置槽91与下模板8连通,通过下模板8便于对切割产生的碎料进行盛放。

作为优选,所述托辊103的上端面和切刀座9的上表面齐平,以利于对塑料地垫进行传送。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驱动电机101和电动伸缩杆5工作的控制器,控制器只要能控制电动伸缩杆5和驱动电机101交替工作即可,即通过电动伸缩杆5伸长动作,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冲压后,通过驱动电机101带动塑料地垫原料移动至下一冲压工位,不再进行赘述。

生产时,将待冲压塑料地垫原料置于切刀7和切刀座9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43和压辊44配合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弹性挤压,且通过锁紧旋钮42便于调节第一弹性伸缩杆43的位置,进而调节压辊44对塑料地垫原料的压力,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1带动托辊103转动,即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稳定传送,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5伸长动作,通过切刀7即可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切割,且切刀7上设置的凹槽71和凸起72可使得切割下来的塑料地垫互相匹配,通过切刀座9上设置的切刀容置槽91利于对切刀7进行容置,通过下模板8可对从切刀容置槽91掉落的碎屑进行盛接,避免影响切割工序的进行,此外,切刀7的内侧设有卸料组件11,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111和压板112配合利于对塑料地垫原料进行切割前的弹性固定和切割后从切刀7掉出,稳定可靠。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