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6560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古琴上弦,为琴人必备之技能。而琴弦打结为其基础,结之优劣,关乎上琴声音稳定及琴之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打结、保证音色并且具有美感的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固定在桌面上,所述的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垂直方向延伸有两个钢针固定座,所述两个钢针固定座之间具有空隙,每个钢针固定座上设有一个钢针,至少一个所述钢针固定座上设有刻度线;

步骤二:将琴弦的弦头朝左靠紧两钢针,所述琴弦的弦头表面包裹棉线,所述琴弦的余下部分表面包裹尼龙,将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处对准相应刻度线;

步骤三:把左边余下的弦头往外折向右;

步骤四:右边的压住弦头从中间方孔穿过,穿过一小段形成个圈;

步骤五:再从圈中把余下的琴弦全部拉出,将圈放在两钢针之间收紧。

实践中发现,琴弦外部包裹尼龙,具有较好韧性能够提高音色,但是尼龙琴弦的弦头不易打结,棉线包裹的琴弦易于打结,但是不具有较好的音色和手感,采用两端的琴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既能保证琴弦弦头易于打结,又不影响弦身整体音感,但在实践中发现棉线和尼龙结合部分会有交界处,不同的人打结习惯不同打结时间不同都会影响对交界处的处理,当琴弦的交界处在打结完成后裸露在弦身上,则会对音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打结过程中很早将交界处打入蜻蜓结,则影响蜻蜓结本身的结构,经试验发现,需要将尼龙和琴弦的交界处控制在打好蜻蜓结后结与弦身的交界为佳,因此本发明采用刻度线的方式,在打结前利用刻度线定位尼龙与棉线的交界点,从而保证打出的结将尼龙和棉线交界处控制在蜻蜓结和弦身的交界处。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六: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取出蜻蜓结,将琴弦的弦尾挂在墙上的开口羊眼圈,把绳圈扣住蝇头收紧。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优选的,固定座为直角固定座,固定座的水平表面上设有螺纹孔。

直角固定座具有找准平面的功能,适合于将装置固定在桌角,并通过螺丝或螺栓穿过螺纹孔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好,不易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钢针底座为直角座,底座的垂直板与固定座的水平表面联接。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稳定性。

优选的,两个钢针底座的水平表面相对处形成v形缺口。

v形口结构方便从后方绕线打结。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每个钢针固定在支撑板表面,支撑板固定在钢针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表面具有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钢针固定在支撑板水平表面上,支撑板垂直表面与钢针底座的垂直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钢针底座的垂直面上设有水平向滑道,所述的支撑板上具有滑块,支撑板可沿滑道水平移动,并通过固定件夹紧。

优选的,所述的刻度线为多段标记线。

优选的,包括一弦标记线、三弦标记线和七弦标记线,所述的一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40.5mm,三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2.5mm,所述的七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24.5mm。

优选的,还包括二弦标记线、四弦标记线、五弦标记线、六弦标记线,二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7mm,四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0.5mm,五弦标记线距离刚针28.5mm,六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26.5mm。

没有刻度线的打结可能会发生弦头有一个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位置,这个位置在打完结后必须埋藏在这个结的内部。这种棉线的外露会影响琴弦的振动效果,影响音质,音色。这是不允许的。只要各种不同的弦在打结开始时对准打结器上不同的标示位置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发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打结效率,也提高了打结的标准化。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弦工具的一种实施例;

图2~图5为本发明的打结方法示意图。

1-固定座11-螺纹孔2-钢针底座

21-刻度线3-支撑板4-钢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包括直角固定座1,直角固定座包括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水平和垂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平行于地平面和垂直于地平面的方向。固定座1的水平表面上设有螺纹孔11,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把固定座1固定在桌面上。直角固定座具有找准平面的功能,适合于将装置固定在桌角,并通过螺丝或螺栓穿过螺纹孔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好,不易滑动。固定座水平表面上垂直方向延伸有两个钢针底座2,钢针底座2也为直角座,包括垂直板与水平板,垂直板与固定座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或者是通过连接件组合起来。两个钢针底座2之间具有空隙钢针底座2的水平板的上表面具有刻度线21,刻度线21上针对粗细不同的弦指定弦头上尼龙与棉线的缠绕交接处。包括一弦标记线、二弦标记线、三弦标记线、四弦标记线、无限标记线、六弦标记线和七弦标记线,所述的一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40.5mm,二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7mm,三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2.5mm,四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30.5mm,五弦标记线距离刚针28.5mm,六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26.5mm,七弦标记线距离右侧钢针24.5mm。两个钢针本身间距2mm。没有刻度线的打结可能会发生弦头有一个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位置,这个位置在打完结后必须埋藏在这个结的内部。这种棉线的外露会影响琴弦的振动效果,影响音质,音色。这是不允许的。只要各种不同的弦在打结开始时对准打结器上不同的标示位置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发生。两个钢针底座2的水平表面相对处形成v形缺口。v形口结构方便从后方绕线打结。还包括支撑板3,支撑板3表面具有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钢针4固定在支撑板3水平表面上,支撑板3垂直表面与钢针底座2的垂直面连接。支撑板3与钢针底座2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钢针底座的垂直面上设有水平向滑道,所述的支撑板上具有滑块,支撑板可沿滑道水平移动,并通过固定件夹紧。水平移动可以调整蜻蜓结的结口大小。

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卡在桌面边沿,并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的固定座的水平面与桌面平面贴合,通过螺纹固定在桌面;

步骤二:弦头朝左靠紧两钢针,将弦头的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处对准相应刻度线,如图2所示。

步骤三:把左边余下的弦头往外折向右,如图3所示。

步骤四:右边的压住弦头从中间方孔穿过,穿过一小段形成个圈,如图4所示。

步骤五:再从圈中把余下的琴弦全部拉出,将圈放在二钢针之间收紧,如图5所示。

步骤六:然后取出,将琴弦的弦尾挂在墙上的开口羊眼圈,把绳圈扣住蝇头收紧。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实践中发现,琴弦外部包裹尼龙,具有较好韧性能够提高音色,但是尼龙琴弦的弦头不易打结,棉线包裹的琴弦易于打结,但是不具有较好的音色和手感,采用两端的琴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既能保证琴弦弦头易于打结,又不影响弦身整体音感,但在实践中发现棉线和尼龙结合部分会有交界处,不同的人打结习惯不同打结时间不同都会影响对交界处的处理,当琴弦的交界处在打结完成后裸露在弦身上,则会对音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打结过程中很早将交界处打入蜻蜓结,则影响蜻蜓结本身的结构,经试验发现,需要将尼龙和琴弦的交界处控制在打好蜻蜓结后结与弦身的交界为佳,因此本发明采用刻度线的方式,在打结前利用刻度线定位尼龙与棉线的交界点,从而保证打出的结将尼龙和棉线交界处控制在蜻蜓结和弦身的交界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琴弦的完整处理工艺包括:

1.准备古琴蚕丝琴弦预防弹性形变专用装置、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以及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

该古琴蚕丝琴弦预防弹性形变专用装置包括:固定面板和至少一个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垂直并相互啮合在一起的蜗轮蜗杆结构,蜗轮一端设置用于卷绕蚕丝琴弦的卷绕杆,蜗杆一端设置用于拧旋的拧旋手柄。蜗轮蜗杆结构固定在固定面板一端的下表面上。卷绕杆穿过固定面板,并垂直凸伸出固定面板的上表面。拧旋手柄凸伸出固定面板的侧面。

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包括直角固定座,直角固定座包括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固定座水平表面上垂直方向延伸有两个钢针底座,钢针底座也为直角座,包括垂直板与水平板,垂直板与固定座连接。两个钢针底座之间具有空隙钢针底座的水平板的上表面具有刻度线,包括七根弦标记线。两个钢针底座的水平表面相对处形成v形缺口。v形口结构方便从后方绕线打结。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表面具有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钢针固定在支撑板水平表面上,支撑板垂直表面与钢针底座的垂直面连接。

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其主体为柱状结构,主体由用于缠绕琴弦的绕线段和位于绕线段两侧的手持段,主体的端面上设有挑线钩。绕线段直径小于所述手持段直径。

2.采用古琴蚕丝琴弦预防弹性形变专用装置的蜗轮蜗杆结构来调节蚕丝琴弦的松紧,蚕丝琴弦的一端固定在固定面板的非调节端,另一端固定在卷绕杆上,在旋转蜗杆进行调节时,蜗杆旋转一周,带动蜗轮旋转一个齿,蜗轮可以得到精确的很小的转动,从而能够精确调整蚕丝琴弦的松紧和长度。

3.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卡在桌面边沿,并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的固定座的水平面与桌面平面贴合,通过螺纹固定在桌面;弦头朝左靠紧两钢针,将弦头的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处对准相应刻度线。把左边余下的弦头往外折向右。右边的压住弦头从中间方孔穿过,穿过一小段形成个圈。再从圈中把余下的琴弦全部拉出,将圈放在二钢针之间收紧。然后取出,将琴弦的弦尾挂在墙上的开口羊眼圈,把绳圈扣住蝇头收紧。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4.琴弦另一端有环扣,将所述的绒扣穿绕过琴头的琴轸孔,由琴头的上面岳山外侧拉出,将琴弦穿过所述的绒扣的龙眼,将琴弦的蝇头卡在绒扣处,琴弦通过岳山并绕过琴尾;将琴弦有环扣的一端缠绕在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的绕线段,手持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的手持段将力向下拉直至琴弦紧绷;绕转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将琴弦拴在雁足中,并在绕转过程中将绕线段上的琴弦不断放出直至琴弦全部拴在雁足上;用古琴琴弦安装辅助工具的挑线钩将琴弦的环扣从绕在雁足上的琴弦中拉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