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749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开锁专家研制出的各种锁具和开锁工具,盗取人们的财产,给人们造成财产严重损失,扰乱社会秩序和破坏社会安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不断加强,人们更加重视锁具的选择和安装,市面上很多锁具由于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防盗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性能高的锁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具,包括锁体和用于开锁的钥匙,所述锁体包括设有锁孔的锁座和安装于锁座上的锁圈,锁座上部设有锁耳,锁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锁座下部设有第二安装孔,锁圈呈u型状,锁圈横向穿插于安装孔内;

锁圈底部呈伞状,锁圈底部两侧为可向中间收拢的弹性块,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扩孔,弹性块在第二安装孔内舒展开后卡于扩孔内,锁孔延伸至扩孔;

在第二安装孔内里端设有弹性件。

优先的,钥匙呈叉状。

优先的,锁座底面设有垂直盲孔。

本发明锁具结构设计新颖、巧妙、合理,通过按压锁圈可实现自动上锁,通过使用叉状的钥匙开锁,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防盗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上锁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上锁状态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锁圈底部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锁座第二安装孔内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锁圈底部在锁座第二安装孔中锁住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钥匙开锁状态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开锁后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锁体11锁座111锁孔112锁耳113第一安装孔114第二安装孔1141扩孔115垂直盲孔12锁圈121弹性块2钥匙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7所示,一种锁具,包括锁体1和用于开锁的钥匙2,锁体1包括锁座11和锁圈12,锁座11右侧面设有锁孔111,锁座上部设有锁耳112,锁耳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3,锁座11下部设有第二安装孔114;锁圈12呈u型状,锁圈12横向穿插于安装孔内,锁圈12底部呈伞状,锁圈12底部两侧为可向中间收拢的弹性块121;在第二安装孔114内设有扩孔1141,在第二安装孔114内里端设有弹性件3;钥匙2呈叉状,锁孔111延伸至扩孔1141处。

本发明锁具上锁时,锁圈12横向穿插于安装孔内,锁圈12底部插入第二安装孔114内,两侧弹性块121受压向中间收拢,当锁圈12底部里端接触弹性件3时,向内挤压弹性件3,直至弹性块121移动至扩孔1141处时,两侧弹性块121释放并卡于扩孔1141处,实现上锁。开锁时,将叉状钥匙2从锁座11右侧面的锁孔111中插入,钥匙2沿锁孔111插入,同时挤压锁圈12的两弹性块121,两侧弹性块121受压向中间收拢,当弹性块121脱离扩孔1141卡接位置时,在弹性件3自身回复弹力的作用下,将锁圈12从第二安装孔114中弹出,实现开锁。

为了提高锁具的防盗性,在锁座11底面设有垂直盲孔115,该垂直盲孔115容易混淆不法分子。

本发明锁具结构设计新颖、巧妙、合理,通过按压锁圈可实现自动上锁,通过使用叉状的钥匙开锁,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防盗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包括锁体和用于开锁的钥匙,所述锁体包括设有锁孔的锁座和安装于锁座上的锁圈,锁座上部设有锁耳,锁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锁座下部设有第二安装孔,锁圈呈U型状,锁圈横向穿插于安装孔内;锁圈底部呈伞状,锁圈底部两侧为可向中间收拢的弹性块,第二安装孔内设有扩孔,弹性块在第二安装孔内舒展开后卡于扩孔内,锁孔延伸至扩孔;在第二安装孔内里端设有弹性件。本发明锁具结构设计新颖、巧妙、合理,通过按压锁圈可实现自动上锁,通过使用叉状的钥匙开锁,不但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防盗性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贺伟文;杨朝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朝德
技术研发日:2017.10.23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