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式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819阅读:881来源:国知局
马达式电子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新型为提供一种马达式电子锁,尤指一种可免除马达行程的多余体积、简缩整体结构体积,同时提升锁具作动速度的马达式电子锁。



背景技术:

按,锁具安装于门板上可对于门板加以锁定,而为室内安全防护所必备的装置。常见的锁具形态,系包含外锁具、内锁具及锁栓的组合设置等手动方式操作者,其于光线昏暗处常无法正确插设锁合,而有因时因地所不宜之处。

而自动控制的马达式电子锁,因为锁舌的行程动作皆由电子控制,且为固定轨迹,而无上述手动锁具的问题。马达式电子锁用于门柜锁片时,通常系埋设于门板当中,并于对应锁孔处开设一供锁舌伸出的开口,以进行锁舌与锁孔的结合卡固。

然上述马达式电子锁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锁舌进行伸缩动作的动力来源,一般为马达所带动之螺杆,当马达转动时螺杆便渐渐延展凸伸,以慢慢推抵锁舌向外伸出。而此推抵动作,需要提供螺杆伸展行程所需的空间,故造成锁具体积可缩小的空间有限,但该空间平时并无其他作用,非常浪费空间。

二、锁具的马达只要能推动锁舌即可,故一般为低功率马达,换言之其转速较慢,而小体积的锁具对应使用的马达螺杆的螺距也小,致使马达需转动至少数秒后才能完全推出锁舌,使得开锁解锁动作都非常缓慢。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故,本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免除马达行程的多余体积、简缩整体结构体积,同时提升锁具作动速度的马达式电子锁的新型专利者。

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马达施力方向,大幅缩小电子锁所需的空间体积。

本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传动齿轮与弹性组件之特殊结构,将马达的扭力转变为锁舌本体的动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新型的结构包括:一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上枢设有一蜗杆部,且该蜗杆部啮合有一传动齿轮组,该传动齿轮组背离该蜗杆部一侧则啮合有一连动齿轮,该连动齿轮系包含一定位轴孔、一形成于该定位轴孔一侧的扇形啮齿部、一形成于该定位轴孔背离该扇形啮齿部一侧的连结部、及至少一形成于该连结部上的抵持部,并于该定位轴孔的轴杆上套设至少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系包含一套环部、一形成于该套环部一侧的推杆部、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套环部背离该推杆部一端的受力部,系选择性受该抵持部推抵,再于该连动齿轮一侧活动设置一锁舌本体,系藉该推杆部的摆动选择性闭锁;俾当用户将本新型运用于门柜电子锁时,同样利用驱动马达带动锁舌本体凸伸卡合,但过程中改由蜗杆部带动传动齿轮组旋转,进而带动扇形啮齿部旋转,使连动齿轮以定位轴孔为轴心转动,并连动抵持部推抵弹性组件的受力部,且弹性组件同样藉由套环部枢设于轴杆上,而得以令推杆部同步摆动进而推动锁舌本体。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马达式电子锁所存在的结构体积过大且有多余空间、及锁舌动作缓慢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新型连动齿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5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6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7是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系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分解图及连动齿轮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包括:

一驱动马达1;

一枢设于该驱动马达1上的蜗杆部11;

一啮合于该蜗杆部11的传动齿轮组2;

一啮合于该传动齿轮组2背离该蜗杆部11一侧的连动齿轮3,该连动齿轮3系包含一定位轴孔31、一形成于该定位轴孔31一侧的扇形啮齿部32、一形成于该定位轴孔31背离该扇形啮齿部32一侧的连结部33、及至少一形成于该连结部33上的抵持部34,其中该扇形啮齿部32系以定位轴孔31为圆心,并界定形成有一圆心角θ,该圆心角θ之角度大小为45度至135度;

至少一套设于该定位轴孔31的轴杆63上的弹性组件4,该弹性组件4系包含一套环部41、一形成于该套环部41一侧的推杆部42、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套环部41背离该推杆部42一端的受力部43,系选择性受该抵持部34推抵,并于该弹性组件4数量为二时,各该受力部43间界定有一容置空间44,以供置放该抵持部34;

一活动设置于该连动齿轮3一侧的锁舌本体5,系藉该推杆部42的摆动选择性闭锁,该锁舌本体5一侧具有一供该推杆部42滑动设置的槽口部51;及

一供收容该驱动马达1、该传动齿轮组2、该连动齿轮3、该弹性组件4及该锁舌本体5的外壳体6,该外壳体6内设有一电路基板61,系供控制该驱动马达1的转动方向,且该外壳体6一侧具有一电性连结该电路基板61的电源端口62,系供连结外部电源,并于该外壳体6内侧具有至少一设于该轴杆63一侧的第二轴杆64,系供套设该传动齿轮组2,其中该轴杆63一侧具有至少一限位部65,系对该受力部43进行移动限位。

藉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达到可免除马达行程的多余体积、简缩整体结构体积,同时提升锁具作动速度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7所示,系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透视图、分解图、连动齿轮的立体图、动作示意图(一)、动作示意图(二)、动作示意图(三)及使用状态图,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本新型之主要动作结构系由驱动马达1、传动齿轮组2、连动齿轮3、弹性组件4及锁舌本体5所构成,并皆收容于一小体积的外壳体6中,故可简单嵌设于门柜中,且可简单透过一电源端口62提供外部电源,而免于电力耗尽的困扰,也因为体积较小,隐蔽性较高、不易被破坏。

实际使用时,当用户欲驱动锁舌本体5上锁时,系透过电路基板61控制驱动马达1旋转,使蜗杆部11带动传动齿轮组2以第二轴杆64为轴心旋转,且因传动齿轮组2啮合于扇形啮齿部32,而扇形啮齿部32系藉定位轴孔31共同枢设于轴杆63上,故可同步带动连动齿轮3以定位轴孔31为轴心转动,进而连动抵持部34摆动。抵持部34位移时系由弧形之限位部65进行移动限位(抵持部34抵触该限位部65之一侧亦为弧形),以确实将推抵的动力施加于弹性组件4的受力部43,且弹性组件4同样藉由套环部41枢设于轴杆63上,而得以令推杆部42在槽口部51中同步摆动,进而推动锁舌本体5凸伸卡合。

反之,当用户利用电路基板61控制驱动马达1反向旋转进行解锁动作时,则藉由上述连动关系,使抵持部34反向位移而抵持另一受力部43。本实施例中,弹性组件4数量为二,而当两弹性组件4反向重迭时,该二受力部43间系藉定有一容置空间44,以供置放该抵持部34,故当抵持部34反向位移时,即可连动另一受力部43,而使弹性组件4反向摆动,而完成锁舌本体5的解锁动作。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8所示,系为本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除了将锁具设置对象变更为抽屉外,更于外壳体6a内之电路基板61a上设有一讯号接收模块611a,系供接收解锁讯号,以令驱动马达1a作动,而对锁舌本体5a进行解锁,该解锁讯号之种类可为红外线讯号、网络讯号(如WiFi)或近距离无线通信讯号(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藉此提供较简便之操作方式,且不使锁具外露,而有效使本新型之隐蔽性更佳、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高。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新型的马达式电子锁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新型,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新型,以保障申请人的辛苦发明,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创作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