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钉枪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591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壁虎钉枪改良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虎钉枪改良结构,尤指一种与工具有关,特别是一种使用于拉拔壁虎钉体使其扩张而固定于墙面的壁虎钉枪。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常见的壁虎钉分为两种型式,一种为推入式壁虎钉,另一种是拉拔式壁虎钉,其中,推入式壁虎钉是将钉体击入预先钻妥的孔穴内,以使钉体侧周缘扩张撑抵于孔穴内壁,而拉拔式壁虎钉则是在钉体置入孔穴后利用工具将其心轴向外拉拔,以使钉体侧周外扩撑抵于孔穴内壁,而壁虎钉枪为拉拔式壁虎钉的专用工具,可有效地将拉拔式壁虎钉容易且快速定位。

如英国发明公开专利号GB 2224230A,以及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390253,两者皆为一种壁虎钉枪结构,其将钉体置入孔穴后,利用该壁虎钉枪将其心轴向外拉拔,以使钉体侧周外扩撑抵于孔穴内壁,以完成壁虎钉快速定位的操作目的。

然而,该等公开专利前案的壁虎钉枪的心轴,由于并没有刻度显示功能,由于中空壁虎钉体隐藏于墙壁的另一端,并无法让使用者轻易地看到,致令使用者无法得知拉出的力道及程度,如果将中空壁虎钉体拉出太少,则其膨胀外扩撑抵的程度不足,将无法发挥中空壁虎钉体该有的效果,如果将中空壁虎钉体拉出太多,则中空壁虎钉体会因过度膨胀外扩撑抵而损坏,造成使用上的困扰,故其仍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本发明人有鉴于目前已知结构仍有改进的地方,所以就从事相关产品的多年产销经验,且针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深思改善的方法,在经过多次改良测试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壁虎钉枪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简单且快速地目视所需拉出的长度,确保发挥壁虎钉的固定效果与使用寿命的壁虎钉枪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依不同尺寸的壁虎钉调整,对应到不同的拉出刻度,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的壁虎钉枪改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壁虎钉枪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枪体,该枪体顶缘具有一座体,该座体一端底缘具有一固定握把,且该座体位于该固定握把的一端具有一端壁,该座体异于该端壁的一端固设一挡片,而该座体内部分别设有一前隔板及一后隔板,该座体内部位于该前隔板与该挡片之间形成一前室,该后隔板与该端壁之间形成一后室,并于该前、后室之间形成一中界室,该后室及该中界室分别穿枢定位栓,而该前室内装设一滑动座,该滑动座邻靠该挡片的一侧具有一卡槽,该卡槽为供嵌扣壁虎钉的轴心以利拉拔,该滑动座异于该卡槽的一侧具有一嵌槽;

一移动组件,该移动组件由一枢设于该座体内部设定位置的活动握把、一扳动片及一第一弹簧所组成,该扳动片顶缘延伸于该后室并抵靠于该定位栓,且该扳动片底缘抵靠于该活动握把,而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扳动片及该座体的端壁;

一挡止及释放组件,该挡止及释放组件由一挡止板及一第二弹簧所组成,该挡止板具有一穿孔,且该挡止板顶缘延伸于该中界室内,并抵靠于该定位栓,且该挡止板底缘延伸于该座体外,而该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挡止板及该后隔板;

一中杆,该中杆的一端外周缘具有一指示部,且该中杆异于该指示部的一端外周缘具有一嵌槽,而该中杆具有嵌槽的一端穿设于该端壁、该第一弹簧、该扳动片的穿孔、该后隔板、该第二弹簧、该挡止板的穿孔、该前隔板及一容置于该滑动座与该前隔板之间的复位簧,且该中杆的嵌槽系嵌扣于该滑动座的嵌槽内,使该中杆得以与该滑动座连动。

优选的,该中杆的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的,该中杆的断面为多边形。

优选的,该中杆的指示部为刻度。

优选的,该中杆的指示部为不同颜色标示。

优选的,该滑动座的卡槽为V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杆外观示意图;

图5为图2圈选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枪体 10 座体 11 端壁 111 前隔板 112

后隔板 113 前室 114 后室 115 中界室 116

固定握把 12 挡片 13 定位栓 14 滑动座 15

卡槽 151 嵌槽 152 移动组件 20 活动握把 21

扳动片 22 穿孔 221 第一弹簧 23 挡止及释放组件 30

挡止板 31 穿孔 311 第二弹簧 32 中杆 40

指示部 41 嵌槽 42 复位簧 50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形状及特点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壁虎钉枪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枪体10,该枪体10顶缘具有一座体11,该座体11一端底缘具有一固定握把12,且该座体11位于该固定握把12的一端具有一端壁111,该座体11异于该端壁111的一端固设一挡片13,而该座体11内部分别设有一前隔板112及一后隔板113,该座体11内部位于该前隔板112与该挡片13之间形成一前室114,该后隔板11 3与该端壁111之间形成一后室115,并于该前、后室114、115之间形成一中界室116,该后室115及该中界室116分别穿枢若干定位栓14,而该前室114内装设一滑动座15,该滑动座15邻靠该挡片13的一侧具有一概呈V形的卡槽151,该卡槽151为供嵌扣壁虎钉的轴心(图中未示)以利拉拔,该滑动座15异于该卡槽151的一侧具有一嵌槽152;

一移动组件20,该移动组件20由一枢设于该座体11内部设定位置的活动握把21、一具穿孔221的扳动片22及一第一弹簧23所组成,该扳动片22顶缘延伸于该后室115并抵靠于该定位栓14,且该扳动片22底缘抵靠于该活动握把21,而该第一弹簧23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扳动片22及该座体11的端壁111;

一挡止及释放组件30,该挡止及释放组件30由一挡止板31及一第二弹簧32所组成,该挡止板31具有一穿孔311,且该挡止板31顶缘延伸于该中界室116内,并抵靠于该定位栓14,且该挡止板31底缘延伸于该座体11外,而该第二弹簧32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挡止板31及该后隔板113;

一中杆40,该中杆40的一端外周缘具有一指示部41,且该中杆40异于该指示部41的一端外周缘具有一嵌槽42,而该中杆40具有嵌槽42的一端穿设于该端壁111、该第一弹簧23、该扳动片22的穿孔221、该后隔板113、该第二弹簧32、该挡止板31的穿孔311、该前隔板112及一容置于该滑动座15与该前隔板112之间的复位簧50,且该中杆40的嵌槽42系嵌扣于该滑动座15的嵌槽152内,使该中杆40得以与该滑动座15连动。

其中,该中杆40的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其中,该中杆40的断面为多边形。

其中,该中杆40的指示部41为刻度。

其中,该中杆40的指示部41为不同颜色标示。

而藉由以上的组合构成,请续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拉拔壁虎钉(图中未示)时,挡止板31受第二弹簧32及定位栓14的限止,而略呈倾斜状,使穿孔311的顶、底缘边靠抵于中杆40的顶、底缘边,藉以夹持定位中杆40,此时,藉由扳动活动握把21,使扳动片22被拨旋,则穿孔221的顶、底缘边靠抵于中杆40的顶、底缘边,进而挟制中杆40使其向端壁111方向位移,并在放开扳动片22时,穿孔221边壁与中杆40缘边分离,即藉由挡止板31限止中杆40,使中杆40得以停滞定位,而不致受复位簧50作用而复位,而可再次扳动活动握把21,藉此,反复多次扳动活动握把21,即可逐步渐进式连动滑动座15位移,以拉拔壁虎钉;

而待壁虎钉侧周渐进式扩张而稳固定位于所埋入的孔穴后,将壁虎钉轴心自滑动座15卸除,并扳动挡止板31,穿孔311即随之旋转,以促使穿孔311顶、底缘边的边壁与中杆40顶、底缘边分离,由于中杆40不受到挡止板31的定位限止,即可藉由复位簧50的弹性反向位移,以连动该滑动座15回复至初始位置,整体的操作方式简单方便,深具实用性。

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杆40一端外周缘具有一可为刻度或不同颜色标示的指示部41,当中杆40尚未被拉出时,中杆40的指示部不会显露出,而隐藏于座体11内,当使用者向外拉动时,则中杆40的指示部41会慢慢地显示出指示部41(如图2及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该指示部41为刻度,而使用者即可简单地目视刻度进行微调,依其所需拉出所需要的刻度,且亦可依不同尺寸的壁虎钉调整,对应到不同的拉出刻度,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避免拉出壁虎钉过与不及所造成的问题,以确保发挥壁虎钉的固定效果与使用寿命,深具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壁虎钉枪改良结构,有效地改善现有的结构所存在的种种缺点,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未见于任何相关的刊物中,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恳请专利局赐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