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516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



背景技术:

工兵铲的诞生可以说是生存的需要,战士们发现普通的铁铲木柄太长,不易携带,又容易暴露目标,于是将木柄锯短。后来这种方法逐渐流传开,当时的后勤部又根据很多老兵的建议和实地观察很多已使用多年的铁铲,在现在铁铲上增加了一些小改动,首先是在木柄远离铁铲的最上端与铲面平行开了一个贯通的小孔,其次根据一些经常使用老铲的磨损情况,将木柄改为粗-细-粗流线形状,还在铲面两侧也分别加了小孔。四个小孔是为了使用绳子拴住铁铲在行军包上,在武装泅渡、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行军中不易掉落,流线型木柄更适合手握,也使用了传统军绿漆。

工兵铲是工兵的常规配备装备,原为军事功能之用,但后来工兵铲也常用于平时的登山、野营等活动或园艺、救灾等工作之中。目前,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工兵铲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而现有的工兵铲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化,外形普通,造型不够新颖独特,功能比较单一,携带不够方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由于工兵铲的铲刀无法实现多角度的工作状态,不利于铲刀的作业,给人们带来了不变。户外活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登山活动,登山镐用于登山时用的辅助器械,传统的登山镐结构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其设计科学、携带方便、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包括铲头和铲柄,所述的铲头一端为镐件、另一端为铲件且整个铲头一体冲压成型,铲头的中部设置有左右两片连接片,铲头通过连接片铰接在铲柄的前端件上可绕轴旋转,所述的前端件上设置有带有限位槽的垫片,所述的连接片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限位凸点,限位凸点随着铲头的旋转会卡入限位槽内,所述的镐件的中部设置有狭长型的槽口,且槽口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且平滑过渡,所述的镐件的两侧面弯折且边沿处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的铲头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覆盖在铲头表面的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片为矩形片状结构,所述的连接片的三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凸点,三个限位凸点分别卡入限位槽后,铲头与铲柄之间的夹角分别为2°、90°、178°。本实用新型设置三种角度的限位,更加符合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更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柄为铝材料制成且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端件、前套筒件、中套筒件、尾套筒件与尾端件,所述的前端件与连接片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的连接片的外周抵在位于前端件中部的环形结构的垫片上,所述的中套筒件、尾套筒件、尾端件上分别安装有刀件、螺丝刀、打火棒,刀件、螺丝刀、打火棒外则分别由前套筒件、中套筒件、尾套筒件套设。本实用新型中将铲柄设置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在铲柄内设置有刀件、螺丝刀、打火棒等多种户外所需的工具,使得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功能化齐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件的前端部为类V型结构且尖锐,所述的铲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平刃,且平刃的后端设置有起瓶槽。铲件的前端部采用类V型结构且尖锐,便于深入土地、岩石缝隙,可以用于野外生存、攀岩的活动。铲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平刃,可以用于切削。气瓶槽则可用于开启瓶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设置有锯齿刃,所述的锯齿刃为双层齿结构,所述的锯齿刃的内侧标注有尺寸刻度,所述的锯齿刃的后端设置有割绳槽。锯齿刃的设置可以切削一些强度较大的物件,比如可以锯树、刮鱼鳞。锯齿刃的内侧标注有尺寸刻度,使用者可以在户外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件的后端面设置有供踩脚的折边。本实用新型在作为铲来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脚踩折边来更好的施力,进行破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件的表面规则排列有多个尺寸不一的六角螺孔。通过设置多个尺寸不一的六角螺孔,可以通过六脚螺孔来拧开螺栓上的螺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铲柄后端部设置有用于悬挂的圆孔,所述的铲柄的后端面设置有锥形金属件。在紧急时刻,可以利用铲柄的后端面破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铲头,使得整个铲头的结构强度好,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铲头一端为镐件、另一端为铲件,可以作为镐与铲使用。且铲头的中部与铲柄前端件铰接,使得铲头可旋转,并设置限位槽与限位凸点,使铲头在旋转过程中有所限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及使用习惯。镐件的中部设置有狭长型的槽口,且槽口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且平滑过渡,该槽口可以作为起钉器来使用。铲头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覆盖在铲头表面的加强板,有效加强了铲头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科学设计、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多功能工兵铲,包括铲头1和铲柄2,铲头1一端为镐件3、另一端为铲件4且整个铲头1一体冲压成型,铲头1的中部设置有左右两片连接片5,铲头1通过连接片5铰接在铲柄2的前端件21上可绕轴旋转,前端件21上设置有带有限位槽7的垫片6,连接片5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限位凸点8,限位凸点8随着铲头1的旋转会卡入限位槽7内,镐件3的中部设置有狭长型的槽口9,且槽口9一端的口径小于另一端的口径且平滑过渡,镐件3的两侧面弯折且边沿处设置有齿形结构,铲头1的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覆盖在铲头1表面的加强板37。

连接片5为矩形片状结构,连接片5的三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凸点8,三个限位凸点8分别卡入限位槽7后,铲头1与铲柄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2°、90°、178°。

铲柄2为铝材料制成且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端件21、前套筒件22、中套筒件23、尾套筒件24与尾端件25,前端件21与连接片5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连接片5的外周抵在位于前端件21中部的环形结构的垫片6上,中套筒件23、尾套筒件24、尾端件25上分别安装有刀件26、螺丝刀27、打火棒28,刀件26、螺丝刀27、打火棒28外则分别由前套筒件22、中套筒件23、尾套筒件24套设。

铲件4的前端部为类V型结构且尖锐,铲件4的一侧面设置有平刃29,且平刃29的后端设置有起瓶槽30。

铲件4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设置有锯齿刃31,锯齿刃31为双层齿结构,锯齿刃31的内侧标注有尺寸刻度,锯齿刃31的后端设置有割绳槽32。

铲件4的后端面设置有供踩脚的折边33。铲件4的表面规则排列有多个尺寸不一的六角螺孔34。

铲柄2后端部设置有用于悬挂的圆孔35,铲柄2的后端面设置有锥形金属件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