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143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手,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门把手。



背景技术:

门把手一般装在门的内外两侧,两侧的门把手通过穿设在门上的方形条杆连接,一般门把手包括固定在门上的连接座、与连接座转动配合的手柄,方形条杆与手柄联动配合实现门锁的开合。

现有技术中,先将手柄安装到连接座上,然后将连接座与方形条杆对齐固定到门上,连接座与门通过螺栓连接,由于手柄是横在连接座上的,所以手柄会妨碍螺栓的安装,且连接座在安装过程中,需将连接座上的连接孔和门上预留的螺纹孔对齐,才能使螺栓顺利拧紧,安装时,连接座会将螺纹孔盖住,所以很难将连接孔与螺纹孔对齐,这就大大延长了安装时间,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而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避免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连接座内的零件散落,使用寿命长,安装和拆卸均很方便的门把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把手,包括方形条杆、连接座和手柄,所述连接座包括固定在门上的支座和盖设在支座上的外壳,支座与外壳螺纹连接,手柄转动设置在外壳上,方形条杆穿过支座与手柄的安装端连接,手柄的安装端上设置有与方形条杆适配的方形凹槽,手柄可带动方形条杆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方形条杆用于连接门两侧的手柄,安装时,先将支座用螺栓固定在门上,然后手柄通过外壳连接在支座上,由于外壳与支座是螺纹连接,且手柄与外壳为转动配合,所以安装时,将手柄安装端的方形凹槽与方形条杆对齐并插接,然后转动外壳,使支座与外壳连接,即将手柄固定在门上,因支座与外壳为分体结构,安装时,单独将支座先固定在门上,所以就避免手柄对安装的干扰,且外壳安装时,无需用到螺栓,也就无需要用到螺丝刀,手柄也不会对安装造成阻碍,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供方形条杆穿过的通道,通道内设置有定位圈,定位圈上设置有与方形条杆适配的方孔,定位圈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通道内壁连接的凸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座是通过螺栓固定在门上,支座上的螺栓至少为两个,即门上至少要预留两个螺纹孔,安装时需将支座上的通孔与门上的螺纹孔对齐,因支座会把门上的螺纹孔覆盖住,所以较难对齐,定位圈的设置可帮助通孔与螺纹孔对齐,因定位圈上的方孔与方形条杆适配,支座套设在方形条杆上后不可转动,单手即可完成支座的安装,安装更准确快速,安装完成后将定位圈用工具拆除,这样方形条杆可在手柄的驱动下转动,凸点与通道内壁尽量为点连接,这样方便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座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复位扭簧、拨轮和盖板,底座与盖板构成可拆卸设置,复位扭簧设置在底座与拨轮之间,拨轮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复位扭簧套设的环形壁,所述拨轮的内壁上对立设置有夹持块,夹持块夹持在方形条杆的对应两侧,方形条杆可驱动拨轮转动,所述拨轮和底座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复位扭簧的两个延伸脚相互分开或合拢的拨块和限位块,拨块和限位块随着拨轮的转动而相互远离或靠拢。

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底座固定在门上,然后挖掉定位圈,然后将复位扭簧和拨轮套设在方形条杆上,最后盖上盖板,拨轮的夹持块位于方形条杆的两侧,并与方形条杆抵触,手柄驱动方形条杆转动时,方形条杆也会带动拨轮转动,复位扭簧的一端延伸脚与限位块抵接,另一端延伸脚与拨块抵接,且复位扭簧的两个延伸脚位于拨块和限位块之间,当拨轮转动时,拨块与限位块相互远离或靠近,即驱动复位扭簧的两个延伸脚相互远离或靠近,拨轮在转动后,在复位扭簧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即手柄复位,完成解锁到锁闭的切换,由于复位扭簧和拨轮均是安装在底座上,且通过盖板固定,所以外壳在安装时不会被干扰,且能避免零件散落或移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手柄安装端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夹持块适配的缺口,夹持块伸入到所述缺口内,所述外壳套设在手柄的安装端上,手柄的安装端上套设有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分别位于外壳的外侧和内侧,手柄的安装端上设置有防止第一垫圈滑出的限位肩阶,所述第一垫圈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外壳套设的环形挡壁,所述手柄的安装端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上套设有挡圈,挡圈与第二垫圈贴合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手柄的安装端伸入支座的通道,夹持块位于缺口内,这样可使手柄的驱动力直接作用到拨轮上,方便驱动拨轮转动,第一垫圈设置在外壳的外侧,第二垫圈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因手柄与外壳为转动配合,所以外壳套设在第一垫圈的环形挡壁上,这样可避免手柄直接与外壳接触产生摩擦造成磨损,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均有硬度较强的材料制成,环形挡壁也可设置在第二垫圈上,挡圈嵌设在环形槽内,挡圈与第二垫圈抵接设置,第一垫圈与限位肩阶抵接限位配合,帮助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限制外壳在手柄上的位置,避免外壳在轴向上滑动,结构简单稳定,方便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圈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与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底座和盖板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插接的插孔和插块,插块的外周面和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防止插块脱出的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的相对面为楔形或弧形过度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先将底座固定在门上,然后挖掉定位圈,再将复位扭簧、拨轮和盖板安装到底座上,然后外壳与底座螺纹连接,即可完成整个门把手的安装,底座与盖板通过插块和插孔形成可拆式配合,安装时,将复位扭簧和拨轮套设到方形条杆上后,盖板也套设在方形条杆上,将插块与插孔对齐,然后往底座方向按压,使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相互卡接,即可使盖板固定在底座上,拆卸时,先将外壳旋开,然后拧开螺栓,将支座整个拆下,因插孔是贯穿整个底座的,且插孔的轮廓比插块的大,所以需拆卸盖板时,可从底座的另一侧去拨动插块,使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错位,即可顺利的将插块拔出,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的相对面为楔形或弧面,可方便第一肩阶和第二肩阶移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座为分体结构,先将支座固定在门上,然后外壳与支座螺纹连接,这样可避免拧紧螺栓时,螺丝刀被手柄挡到,不方便操作,提高安装效率,定位圈的设置可帮助底座定位,使螺栓能快速固定底座,且各个零件均为可更换设置,结构简单,延长门把手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拨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7所示,一种门把手,包括方形条杆1、连接座2和手柄3,所述连接座2包括固定在门上的支座21和盖设在支座21上的外壳22,支座21与外壳22螺纹连接,手柄3转动设置在外壳22上,方形条杆1穿过支座21与手柄3的安装端31连接,手柄3的安装端31上设置有与方形条杆1适配的方形凹槽311,手柄3可带动方形条杆1转动。方形条杆1用于连接门两侧的手柄3,安装时,先将支座21用螺栓固定在门上,然后手柄3通过外壳22连接在支座21上,由于外壳22与支座21是螺纹连接,且手柄3与外壳22为转动配合,所以安装时,将手柄3安装端31的方形凹槽311与方形条杆1对齐并插接,然后转动外壳22,使支座21与外壳22连接,即将手柄3固定在门上,因支座21与外壳22为分体结构,安装时,单独将支座21先固定在门上,所以就避免手柄3对安装的干扰,且外壳22安装时,无需用到螺栓,也就无需要用到螺丝刀,手柄3也不会对安装造成阻碍,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上述支座21上设置有供方形条杆1穿过的通道211,通道211内设置有定位圈212,定位圈212上设置有与方形条杆1适配的方孔2121,定位圈21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通道211内壁连接的凸点2122。支座21是通过螺栓固定在门上,支座21上的螺栓至少为两个,即门上至少要预留两个螺纹孔,安装时需将支座21上的通孔213与门上的螺纹孔对齐,因支座21会把门上的螺纹孔覆盖住,所以较难对齐,定位圈212的设置可帮助通孔213与螺纹孔对齐,因定位圈212上的方孔2121与方形条杆1适配,支座21套设在方形条杆1上后不可转动,单手即可完成支座21的安装,安装更准确快速,安装完成后将定位圈212用工具拆除,这样方形条杆1可在手柄3的驱动下转动,凸点2122与通道211内壁尽量为点连接,这样方便拆卸。

上述支座21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214、复位扭簧215、拨轮216和盖板217,底座214与盖板217构成可拆卸设置,复位扭簧215设置在底座214与拨轮216之间,拨轮216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复位扭簧215套设的环形壁2161,所述拨轮216的内壁上对立设置有夹持块2162,夹持块2162夹持在方形条杆1的对应两侧,方形条杆1可驱动拨轮216转动,所述拨轮216和底座21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复位扭簧215的两个延伸脚2151相互分开或合拢的拨块2163和限位块2141,拨块2163和限位块2141随着拨轮216的转动而相互远离或靠拢。先将底座214固定在门上,然后挖掉定位圈212,然后将复位扭簧215和拨轮216套设在方形条杆1上,最后盖上盖板217,拨轮216的夹持块2162位于方形条杆1的两侧,并与方形条杆1抵触,手柄3驱动方形条杆1转动时,方形条杆1也会带动拨轮216转动,复位扭簧215的一端延伸脚2151与限位块2141抵接,另一端延伸脚2151与拨块2163抵接,且复位扭簧215的两个延伸脚2151位于拨块2163和限位块2141之间,当拨轮216转动时,拨块2163与限位块2141相互远离或靠近,即驱动复位扭簧215的两个延伸脚2151相互远离或靠近,拨轮216在转动后,在复位扭簧215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即手柄3复位,完成解锁到锁闭的切换,由于复位扭簧215和拨轮216均是安装在底座214上,且通过盖板217固定,所以外壳22在安装时不会被干扰,且能避免零件散落或移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方便更换。

上述手柄3安装端31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夹持块2162适配的缺口312,夹持块2162伸入到所述缺口312内,所述外壳22套设在手柄3的安装端31上,手柄3的安装端31上套设有第一垫圈313和第二垫圈314,第一垫圈313和第二垫圈314分别位于外壳22的外侧和内侧,手柄3的安装端31上设置有防止第一垫圈313滑出的限位肩阶315,所述第一垫圈313的侧面上设置有供外壳22套设的环形挡壁3131,所述手柄3的安装端31上设置有环形槽316,环形槽316上套设有挡圈317,挡圈317与第二垫圈314贴合设置。手柄3的安装端31伸入支座21的通道211,夹持块2162位于缺口312内,这样可使手柄3的驱动力直接作用到拨轮216上,方便驱动拨轮216转动,第一垫圈313设置在外壳22的外侧,第二垫圈314设置在外壳22的内侧,因手柄3与外壳22为转动配合,所以外壳22套设在第一垫圈313的环形挡壁3131上,这样可避免手柄3直接与外壳22接触产生摩擦造成磨损,第一垫圈313和第二垫圈314均有硬度较强的材料制成,环形挡壁3131也可设置在第二垫圈313上,挡圈317嵌设在环形槽316内,挡圈317与第二垫圈314抵接设置,第一垫圈313与限位肩阶315抵接限位配合,帮助第一垫圈313和第二垫圈314限制外壳22在手柄3上的位置,避免外壳22在轴向上滑动,结构简单稳定,方便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上述定位圈212设置在底座214上,底座214与外壳2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214和盖板217的相对面上设置有相互插接的插孔2142和插块2171,插块2171的外周面和插孔2142的内壁上设置有相互配合防止插块2171脱出的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的相对面为楔形或弧形过度连接。可先将底座214固定在门上,然后挖掉定位圈212,再将复位扭簧215、拨轮216和盖板217安装到底座214上,然后外壳22与底座214螺纹连接,即可完成整个门把手的安装,底座214与盖板217通过插块2171和插孔2142形成可拆式配合,安装时,将复位扭簧215和拨轮216套设到方形条杆1上后,盖板217也套设在方形条杆1上,将插块2171与插孔2142对齐,然后往底座214方向按压,使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相互卡接,即可使盖板217固定在底座214上,拆卸时,先将外壳22旋开,然后拧开螺栓,将支座21整个拆下,因插孔2143是贯穿整个底座214的,且插孔2143的轮廓比插块2171的大,所以需拆卸盖板217时,可从底座214的另一侧去拨动插块2171,使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错位,即可顺利的将插块2171拔出,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的相对面为楔形或弧面,可方便第一肩阶2172和第二肩阶2143移动,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更换,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