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220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公卫服务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卫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靠机械人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工作,例如:加工车间的机器人、执行航拍任务的机器人以及模拟人体复杂动作的机器人等;

机器人作为工业制造领域的高端产品之一,对于工业智能化进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以在有毒、粉尘等恶劣环境下进行代人作业,也可以执行一些危险任务动作等。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大多数是执行常规任务动作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涉及公共服务医疗类(或是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应用的机器人,因此公共服务卫生服务类机器人的设计其仍然是技术空白。

综上所述,如何制造一款应用在公共服务领域,方便公众使用且满足人们公共卫生需求的机器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卫服务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卫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头、机身、底盘,且所述机身的顶部与所述机头铰接连接,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底盘连接;

所述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的运动系统以及车轮;所述运动系统用于直接驱动带动所述车轮转动和转向动作;

所述机身包括急救产品提供系统;且所述急救产品提供系统包括急救产品储存仓、铰链系统、外送单元和设置在机身侧面的取物口;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用于存储急救产品;所述铰链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转动,且所述外送单元用于把所述急救产品从取物口推送出去。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运动系统包括运动电机、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机身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所述运动电机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运动系统还包括自动充电系统;所述自动充电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自动充电系统包括蓄电池。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机头包括天线装置、人体追踪感应系统、摄像机、声音采集器、扬声器;其中,所述机身还包括显示装置、身份证识别系统;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天线装置、所述人体追踪感应系统、所述摄像机、所述声音采集器、所述扬声器电连接,且所述中央控制器还与显示装置、身份证识别系统和运动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机头具体为圆柱形状;且所述天线装置、人体追踪感应系统、摄像机、声音采集器、扬声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圆柱形状的机头的圆形表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机身具体为正四棱台形状;且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在机身的正面,且所述取物口以及身份证识别系统则设置在机身的侧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以及位于天线顶部的警示灯。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人体追踪感应系统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人体热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人体热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人体追踪感应系统还包括人脸面部图像识别装置和GPS定位装置;所述人脸面部图像识别装置和所述GPS定位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显示装置具体为触摸显示屏,且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尺寸具体为:长120cm,宽6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卫服务机器人,分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的主要结构可知:

上述公卫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头、机身、底盘等几大结构部分;机头、机身、底盘,且所述机身的顶部与所述机头铰接连接,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所述底盘连接;

其中,所述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上的运动系统以及车轮;所述运动系统用于直接驱动带动所述车轮转动和转向动作;所述机身包括急救产品提供系统;且所述急救产品提供系统包括急救产品储存仓、铰链系统、外送单元和设置在机身侧面的取物口;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用于存储急救产品;所述铰链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转动,且所述外送单元用于把所述急救产品从取物口推送出去。

由上述结构构造形成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兼具急救服务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服务等功能,同时其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的具体细节结构示意图。

标号:100-机头;101-天线装置;102-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3-摄像机;104-声音采集器;105-扬声器;106-警示灯;200-机身;201-显示装置;202-身份证识别系统;203-取物口;300-底盘;301-底盘本体;302-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卫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头100、机身200、底盘300,且所述机身200的顶部与所述机头100铰接连接,所述机身200的底部与所述底盘300连接;

所述底盘300包括底盘本体30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本体301上的运动系统(图中未示出)以及车轮302;所述运动系统用于直接驱动带动所述车轮302转动和转向动作;(需要说明的是,运动系统其主要作用是直接驱动带动车轮302转动以及转向动作,从而实现带动所述机身200以及所述机头100执行行进和转向动作;)

所述机身200包括急救产品提供系统(图中未示出)、显示装置201以及身份证识别系统202;且所述急救产品提供系统包括急救产品储存仓、铰链系统、外送单元和设置在机身200侧面的取物口203;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用于存储急救产品;所述铰链系统用于驱动所述急救产品储存仓转动,且所述外送单元用于把所述急救产品从取物口203推送出去。

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公卫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头100、机身200、底盘300等几大结构部分;机头100、机身200、底盘300,且所述机身200的顶部与所述机头100铰接连接,所述机身200的底部与所述底盘300连接;由上述结构构造形成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兼具急救服务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功能,同时其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主要的技术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公卫服务机器人的电控部分与机械部分。其中的,机械部分则包括机头100、机身200、底盘300三大主体结构,以及位于上述主体结构上的运动系统以及急救产品提供系统等等。其中的,电控部分包括位于在机头100上的天线装置101、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摄像机103、声音采集器104、扬声器105。还包括位于在机身200上的显示装置201、中央控制器等。该核心控制部件是中央控制器。

其中,中央控制器是实现感应控制,声音、图像以及播放等功能处理的核心电气部分,同时也是控制运动系统、急救产品提供系统等结构的电气部分,其中运动系统是主要的驱动装置,其主要作用是驱动机器人实施前进和后腿以及转向等;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及公卫服务机器人操作方法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系统包括运动电机、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机身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机控制模块与运动电机连接。所述运动系统还包括自动充电系统;所述自动充电系统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自动充电系统包括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运动系统为底盘的车轮提供动能。在机头结构中,运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运转动作;运动电机采用无刷电机,静音,体积小。自动充电系统自动检查机器人自身的电能消耗情况,当电量低于总电量5%时,机器人自动回到初始时位置进行充电;但当急救设备被取用后,机器人会语音低电量提醒,不会返回充电;运动电机通过电机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器连接,自动充电系统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头100包括天线装置101、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摄像机103、声音采集器104、扬声器105;其中,所述机身200还包括显示装置201、身份证识别系统202;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天线装置101、所述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所述摄像机103、所述声音采集器104、所述扬声器105电连接,且所述中央控制器还与显示装置201、身份证识别系统202和运动系统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机械部分则包括机头、机身、底盘三大主体结构,以及位于上述主体结构上的运动系统以及急救产品提供系统等等。其中的,电控部分包括位于在机头上的天线装置、人体追踪感应系统、摄像机、声音采集器、扬声器。还包括位于在机身上的显示屏、中央控制器等。该核心控制部件是中央控制器。

其中,中央控制器是实现感应控制,声音、图像以及播放等功能处理的核心电气部分;

天线装置101其主要作用是:接收信号,可实现通讯信号的传输;在天线的顶部设计有警示灯,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在实施急救时告知群众避让。

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人体位置的感应;例如:通过安装有红外线识别传感器和人体热量传感器,实现红外识别、人体热能、人脸面部图像、GPS定位、相对位置传感器等方式实现人体追踪感应,并最终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协同处理和控制;

摄像机103其主要作用是:采集视频图像信息,并最终传送给中央控制器整合处理;例如上述摄像机可以为两部微型摄像机,实时拍摄记录现场情况,为后期的取证提供依据。

声音采集器104其主要作用是:采集音频信息,并最终传送给中央控制器整合处理;例如,在机头上内置有声音采集器,与扬声器一起组成人机对话单元实现声音的输入功能。

扬声器105其主要作用是:中央控制器整合处理实现音频的播放;扬声器,与声音采集器一起组成人机对话单元,实现声音的输出功能。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和人体热传感器、人脸面部图像识别装置和GPS定位装置。

很显然,人体追踪感应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原理实时测定人体的位置等,同时与人进行人机互动,进而为公卫服务机器人判断是否需要提供救助(或是是否提供其他应用服务)等提供技术保障;与此同时其将传感信号发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则根据传感信号或是其他指令,控制执行装置选择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头100具体为圆柱形状;且所述天线装置101、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02、摄像机103、声音采集器104、扬声器10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圆柱形状的机头100的圆形表面上。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身200具体为正四棱台形状;且所述显示装置201设置在机身200的正面,且所述取物口203以及身份证识别系统202则设置在机身200的侧面上。

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天线装置101包括天线以及位于天线顶部的警示灯106。所述显示装置201具体为触摸显示屏,且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尺寸具体为:长120cm,宽60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头、机身、底盘三部分;

一、关于机头部分:机头为圆柱形状,由天线装置、(摄像机)内置在形状类似于人体的眼睛的结构内、(扬声器)内置于形状类似于人体的嘴的结构内、(声音采集器)内置于形状类似于人体的鼻子的结构内;同时在机头顶部中心的位置设计人体追踪感应系统。1、带警示灯的天线装置可实现在紧急情况下,通讯信号的传输;在天线装置的顶部设计有警示灯,作用是在实施急救时告知群众避让。2、摄像机为两部微型摄像机,实时拍摄记录现场情况,为后期的取证提供依据。3、扬声器,与声音采集器一起组成人机对话单元,实现声音的输出功能。4、(声音采集器)内置于形状类似于人体的鼻子的结构内,所谓的“鼻子”被设计成一个圆形凸起,内置有声音采集器,与嘴一起组成人机对话单元实现声音的输入功能。5、人体追踪感应系统,打造出红外识别、人体热能、人脸面部图像、GPS定位、相对位置传感器等方法为一体的人体追踪感应系统;

二、机身为公卫服务机器人的主体部分;

1、机身,上小下大,上面与机头连接,下面与底盘连接;2、机身的正面为展示用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屏幕大小:长120cm*宽60cm;显示装置的屏幕为触摸屏幕;功能:播放应急救护方法视频,作为急救知识普及的媒体平台;可实现人机对话的视频媒介,当需求者想了解某种急救知识时,可以在屏幕上进行选择,随后屏幕会显示选定的急救知识、操作方法等;3、显示装置幕的控制有两种方式控制,一是直接触摸屏幕本身触摸选择;另外一种是通过声音采集器、中央控制器进行选择控制;4、在机器人机身的左侧设计有身份证识别窗口,作为大众操作机器人的条件;身份证识别系统记录下被服务人的信息,为后期取证需求提供依据;5、在机器人机身的左侧设计有应急救护设备取物使用的取物口,该取物口平常为关闭,当被服务的人需要使用应急救护设备时,通过语音或显示装置幕选择后,取物口的仓板上移,所需应急救护设备通过内部机构从内部滑送出来;当被服务者取走时,内置的感应器检索到的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通过机头的天线装置把信息传输给公卫服务机器人服务平台;同时显示装置幕切换被调用应急救护设备的操作方法视频,指导操作;中央控制器全面启动人体追踪系统,实时跟踪被服务者,对被服务者进行全程录像录音;急救产品提供系统由急救产品储存仓、铰链系统、外送单元;急救产品储存仓为急救产品提供储存的位置空间;铰链系统与中央控制器连接,通过语音和显示装置幕上的输入,中央控制器处理,铰链系统带动急救产品储存仓转动,外送单元把选定的急救产品从取物口推送出去;当急救产品需要收纳时,相应的急救产品储存仓会转动取物口等待急救产品归还;

三、有关底盘部分:1、底盘为机器人配重和运动功能;2、配重的功能从机器人整体的结构出发;3、运动系统功能采用车轮的方式,结合人体追踪系统实现人机尾随、跟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主要由机头、机身、底盘等结构部分构成,其每个装置部分都具有特殊的结构设计,且具体结构装置之间连接、布局等都具有巧妙的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设计更为合理,系统架构更加新颖、功能更加完善。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可视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公共卫生知识以及了解公共急救知识,兼具急救服务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服务等功能,因此其功能更加完善。

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可以实现人机互动,提升服务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在医疗领域,也可以协助人们进行急救出来,同时帮助突发病人快速得到救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相对普通机器人,机器人具有更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能力。

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能够提供视频播放、视音频录制处理和存储等功能(即保留证据);同时,运动系统功能采用车轮的方式,结合人体追踪系统实现人机尾随、跟踪;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功能更加全面,性能更加突出,应用该机器人可以显著提升使用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其还具有结构寿命长、结构可靠性强、安全性高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卫服务机器人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