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426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如手机、IPAD、笔记本等;在店铺中智能设备经常放置在柜台用于客户体验,然而为了防止盗窃,经常放置一些模型,导致体验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该机械锁可有效防止智能设备被盗。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其包括:

壳体,

USB接口公插模型头,用于与智能设备上的USB接口母插连接,设置于壳体的一端且伸出壳体,USB接口公插模型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外壳的一侧板的内表面抵接有基板,该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前端悬空的弹片,弹片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USB接口母插侧面缺口的凸起,且所述前端向内弯曲或倾斜;所述基板设有与前端对应容置槽,所述前端插入容置槽;

壳体内设有:

活动块,与基板连接,可相对壳体移动;

锁组件,其设有用于控制活动块移动范围的控制件;

还包括,与壳体连接的绳索。

进一步地,锁组件包括机械密码锁,其包括壳体、若干个密码轮单元和活动杆,活动杆为所述控制件,壳体设有与密码轮单元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密码轮单元伸出壳体,活动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的密码轮单元且与活动块连接,当密码轮单元均位于密码正确位置时,活动杆可相对密码轮单元移动;当密码轮单元之一位于密码错误位置,活动杆被限位。

进一步地,活动杆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块,密码轮单元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凸块相配合的带有缺口的圆环;当密码轮单元密码正确时,限位凸块与缺口相对应。

再进一步地,所述密码轮单元包括位于外侧的密码轮以及套于内侧的调节轮,所述圆环位于调节轮的内侧面;密码轮的内侧面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向内延伸出多个凸起,凸起之间形成缝隙;所述调节轮靠近活动块的一端设有限位环且限位环向外延伸出于缝隙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壳体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设有可相对壳体移动的调节块,调节块设有伸出壳体的调节部;壳体靠近活动块的一端设有用于辅助调码轮复位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驱动块,驱动块的一端伸出壳体,驱动块的另一端与活动块连接,或者驱动块设有斜块,所述活动块设有与斜块相配合的斜面;当驱动块向壳体内移动时,驱动块推动活动块向锁组件方向移动。

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设有导向部,所述壳体设有与导向部相配合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块控制USB接口公插模型头与智能设备上的USB接口母插的配合状态,从而防止有效防止智能设备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打开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USB接口公插模型头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2——密码轮单元;21——密码轮;211——凸起;22——调码轮;221——圆环;222——卡块;223——限位环;224——缺口;3——活动块;31——斜面;4——驱动块;41——导向部;5——活动杆;51——限位凸块;6——弹簧;7——调节块;10——USB接口公插模型头;20——绳索;101——外壳;102——弹片;103——凸起;104——容置槽;105——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

实施例: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机械锁,其包括:

壳体1,

USB接口公插模型头10,用于与智能设备上的USB接口母插连接,设置于壳体1的一端且伸出壳体1,USB接口公插模型头10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壳101,外壳101的一侧板的内表面抵接有基板105,该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前端悬空的弹片102,弹片102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USB接口母插侧面缺口的凸起103,且所述前端向内弯曲或倾斜;所述基板105设有与前端对应容置槽104,所述前端插入容置槽104;

壳体1内设有:

活动块3,与基板105连接,可相对壳体1移动;

锁组件,其设有用于控制活动块3移动范围的控制件;

还包括,与壳体1连接的绳索20。

使用时,USB接口公插模型头10插入智能设备的USB接口母插内;当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控制件位于上锁位置,控制件被限位,且控制件阻止活动块向使用位置移动,弹片102被基板容置槽105的后端面向外顶出,凸起103插入智能设备的USB接口母插侧面缺口内,USB接口公插模型头10与USB接口母插不可分离,此时将绳索20固定于支撑台上,则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加锁,防止被盗。需要解开时,将锁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活动块3可移动至使用位置,在拔出机械锁时,弹片102的凸起103被向内压,弹片102抵压基板105的容置槽104使得基板105以及活动块3移动,从而使得凸起103离开缺口。优选地,容置槽104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锁组件包括机械密码锁,其包括壳体1、若干个密码轮单元2和活动杆5,活动杆5为所述控制件,壳体1设有与密码轮单元2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密码轮单元伸出壳体1,活动杆5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的密码轮单元2且与活动块3连接,当密码轮单元2均位于密码正确位置时,活动杆5可相对密码轮单元2移动;当密码轮单元2之一位于密码错误位置,活动杆5被限位。

密码轮单元2与活动杆5的结合,可以为机械密码锁的现有技术;通过密码轮单元2的密码调节来控制活动杆5的工作状态,这里的若干个密码轮单元2包括一个及以上密码轮单元2。当然,锁组件也可以包括钥匙锁,钥匙锁包括锁芯,锁芯连接所述控制件,当钥匙开锁时,控制件离开上锁位置(即位于活动块3的移动轨迹之外地方),活动块3可以带着USB接口10移动;在具体设计时,壳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活动杆5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块51,密码轮单元的内侧面设有与限位凸块51相配合的带有缺口224的圆环221;当密码轮单元密码正确时,限位凸块51与缺口224相对应。

这里的密码轮单元可以一个整体,密码原先设置不再调节。

再进一步地,所述密码轮单元包括位于外侧的密码轮21以及套于内侧的调节轮,所述圆环221位于调节轮的内侧面;密码轮21的内侧面远离活动块3的一端向内延伸出多个凸起211,凸起211之间形成缝隙;所述调节轮靠近活动块3的一端设有限位环223且限位环223向外延伸出于缝隙相配合的卡块222,所述壳体1远离活动块3的一端设有可相对壳体1移动的调节块7,调节块7设有伸出壳体1的调节部;壳体1靠近活动块3的一端设有用于辅助调码轮22复位的弹性件。

将密码轮单元设置成密码轮21和调码轮22分体结构,可以调整密码轮21。具体为:当密码均正确时,通过调节部推动调节块7移动,使得条码轮的卡块222与缝隙分离,此时弹性件发生形变;然后选择密码轮21调整密码;当密码调整后,松开调节部,调码轮22在弹性件的推动下复位。弹性件可以为弹簧6,且一端与调码轮22抵接,另一端与活动块3或壳体1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驱动块4,驱动块4的一端伸出壳体1,驱动块4的另一端与活动块3连接,或者驱动块4的另一端设有斜块,所述活动块3设有与斜块相配合的斜面31;当驱动块4向壳体1内移动时,驱动块4推动活动块3向锁组件方向移动。

通过设置驱动块4可以从侧面对活动块3进行控制。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1、直接通过驱动块4拨动活动块3前后移动;2、通过驱动块4按压活动块3,使得活动块3前后移动。

参见图2、图3、图4,基板105的端部设有卡接孔,所述活动块3设有与卡接孔相配合的卡块,通过卡块卡入卡接孔与基板105连接;当驱动块4采用拨动方式时,驱动块4与活动块3连接,并带动活动块3沿着长度方向移动,带动基板移动。当驱动块4采用按压式时,活动块3设有插槽,插槽的后端面即为所述的斜面31,驱动块4的端部为斜块状,插入插槽且端部的斜面与插槽的后端面相抵;当密码锁组件开锁后,通过按压驱动块4,使得驱动块4通过其端部的斜面抵压插槽的后端面,使得活动块3向后退,活动块3带着基板105向内移动,基板105的容置槽104的后端面与弹片102的前端相抵,并将其向下压,使得凸起103离开USB接口母插侧面缺口;USB接口公插模型头可与USB接口母插分离。

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块4设有导向部41,所述壳体1设有与导向部41相配合的导向槽。

设置导向部41和导向槽,使得驱动块4可以做定向移动。避免在壳体1内晃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