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427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外出的机会逐渐增多,行李箱包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为了保证行李箱包的私密性和安全,很多行李箱包安装有密码锁。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01447.9,名称为平框箱包密码锁,该平框箱包密码锁包括固定底板、挂扣、中链、铁支架、固定制钉、锁定板、开关按钮、锁芯、第一密码轮、第二密码轮、第三密码轮和主壳体,固定底板固定在箱体的一侧,挂扣固定在箱体的另一侧,固定底板末端的挂钩与锁舌板配合实现箱体的锁紧。采用上述结构的密码锁因为更换密码和打开锁均需要按动开关按钮,因此更换密码程序容易误操作,导致使用者无法得知更换的密码,从而无法打开行李箱包,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换密码程序独立的箱包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型箱包锁,包括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固定部件设置于箱包外壳上,活动部件设置在固定部件上,两者配合开启或锁定箱包锁,所述活动部件包括调码组件和按钮,所述调码组件包括芯轴、套设在芯轴外的锁套和套设在锁套外的密码轮,锁套的一端与调码杆连接,所述密码轮和所述锁套能够锁定所述芯轴使得所述芯轴不能左右移动解锁,所述按钮与所述芯轴远离所述调码杆一端的端面始终抵靠;所述按钮在所述芯轴的解锁状态下带动所述芯轴向所述调码杆方向移动解锁,所述调码杆能够带动所述锁套相对于所述密码轮向远离所述调码杆方向移动。采用此种结构的箱包锁能够使更换密码程序和打开箱包锁程序分离,避免误操作换码程序。

为了使调码杆和锁套之间配合方便,所述调码杆与所述锁套匹配的侧壁上设有凹洞,所述凹洞的内径从所述凹洞封闭端向所述凹洞开口端沿轴向逐渐扩大,所述凹洞与所述锁套配合移动。

为了使密码轮、锁套和调码杆相互配合,所述锁套包括多个依次抵靠的短套,所述短套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每个所述短套的大头端端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圈凸环,每个所述凸环的内表面设有沿其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一卡块,每个所述凸环和所述短套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嵌入至所述密码轮内表面上相匹配的卡槽中,最末端所述短套上的小头端面沿轴向向外形成封闭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调码杆相匹配。

为了便于锁套移动,所述芯轴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第一滑道,所述芯轴外表面还设有等距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滑道,所述第二滑道的中心轴与所述芯轴的中心轴重合。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密码轮、所述短套和所述第二滑道的数量相同。

为了便于箱包锁固定于行李箱上,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挂扣和三脚板,所述挂扣和所述三脚板分别设置在行李箱的上盖和下盖上,并且相邻并列设置;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三脚板连接并且能够相互卡合形成第一卡扣,所述挂扣与所述活动部件相互卡合形成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全部扣合或分离时,所述箱包锁锁定或开启。

为了使箱包锁耐用,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面板、锁芯、锁舌板、支架和中链,所述支架与所述面板形成容纳所述锁舌板、所述锁芯和所述调码组件的容置空间,所述支架和所述三脚板之间设有中链;所述锁芯和所述调码组件穿过所述锁舌板和所述面板上的通孔露出于所述面板表面;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按钮在解锁时带动所述锁舌板和所述芯轴共同向所述挂扣方向水平移动。

为了使支架能够转动,所述中链包括中板和设置在中板两端并与中板垂直延伸的链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平行设于所述中板两侧并且两端穿过所述链架上的孔,使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能够在所述链架内自由转动;所述第一支杆设置在靠近所述挂扣的所述三脚板一端,并且所述第一支杆两端端部穿过所述三脚板上的孔,使所述中链能够以所述第一支杆为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绕所述第一支杆转动。

为了配合箱包锁锁定,所述锁舌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穿过支架的第一上卡扣,所述三脚板上表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下卡扣,所述第一上卡扣和所述第一下卡扣配合扣合;与所述挂扣相对的所述面板的表面上设有沿朝所述挂扣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上卡扣,所述挂扣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二下卡扣,所述第二上卡扣和所述第二下卡扣相匹配。

为了能够通过钥匙打开箱包锁,所述锁芯上设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孔,所述锁芯的端面上设有向着所述锁舌板突出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侧壁和所述锁舌板的侧壁接触,并且随着所述锁芯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锁舌板水平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调码杆和按钮使更换密码程序和打开程序分离,安全方便;同时密码轮和面板垂直设置,方便转动密码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箱包锁的立体图(去掉面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箱包锁的分解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箱包锁的调码组件的分解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箱包锁的中链的分解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型箱包锁的面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进型箱包锁包括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活动部件设于固定部件上。固定部件包括挂扣7和三脚板6,挂扣7和三脚板6分别设置在行李箱的上盖和下盖上,并且相邻并列设置。活动部件与三脚板6连接,活动部件与挂扣7和三脚板6分别卡合固定时箱包锁锁定,使得行李箱上盖和下盖锁合固定,活动部件与挂扣7分开时,使箱包锁在行李箱的开启时分为两部分。

活动部件包括面板1、锁芯2、调码组件3、锁舌板4、支架5、按钮9和中链8,面板1设在锁舌板4上方,与支架5形成容置空间,锁芯2、调码组件3和锁舌板4设于该容置空间内,支架5设置在挂扣7和三脚板6上,并与三脚板6间隔设置,支架5和三脚板6之间设有中链8。

如图4所示,中链8包括中板81、设置在中板81两端向下延伸并与中板81垂直的链架82,第一支杆83和第二支杆84平行设于中板81两侧并且两端穿过位于中板81两侧的链架82上的孔,使第一支杆83和第二支杆84能够在链架82内自由转动。中板81和支架5连接,第一支杆83穿过中板81两侧的链架82后,其端部穿过三脚板6上的孔并设置于三脚板6与挂扣7相对的一端,使中链8能够以第一支杆83为轴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支架5绕第一支杆83转动。为了使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更快分离,达到快速开锁的目的,三脚板6和中链8之间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支架5下方还设有与第二支杆84同一侧且远离挂扣7的第三支杆51,第三支杆51平行于第二支杆84,同时第三支杆51长度大于支架5宽度,从而使第三支杆51和中链8配合能够抬起支架5。

锁舌板4设置在支架5上,其中在与挂扣7同一侧的锁舌板4上设有用于定位锁芯2的定位孔42,在与三脚架同一侧的锁舌板4上设有用于定位调码组件3的定位槽43,锁芯2和调码组件3分别通过锁舌板4上的定位孔42和定位槽43定位安装在支架5上,并且穿过面板1上的通孔露出于面板1表面。锁舌板4在定位孔42和定位槽43之间设有向面板1方向垂直延伸的第一竖板44。锁舌板4的下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穿过支架5的第一上卡扣41,三脚板6上表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下卡扣61。第一上卡扣41与第一下卡扣61相对垂直端面为相互匹配的倾斜面,有利于第一上卡扣41滑入第一下卡扣61,形成第一卡扣。

按钮9设置在远离挂扣7一端的支架5上,并且与锁舌板4的端面抵靠,露出于面板1和支架5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外。面板1的侧壁与第二支杆84的端部,同时面板1还设有供支架5上第三支杆51穿过的孔,使支架5和面板1紧密连接,从而使面板1能够随着支架5绕第一支杆83转动。如图1和图5所示,与挂扣7相对的面板1的表面上设有朝挂扣7方向水平延伸的第二上卡扣12,同时挂扣7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块71,形成第二下卡扣71,第二上卡扣12和第二下卡扣71相匹配形成第二卡扣,该第二卡扣位于箱包锁远离第一卡扣的一端。当箱包锁锁定时,第二卡扣配合扣合,然后下按活动部件使得第一卡扣扣合锁定箱包;当箱包锁打开时,第一卡扣相互分离,使得第二卡扣彼此分离,从而使挂扣7与箱包锁其他组件分离。面板1内表面上设有与面板1垂直向锁舌板4方向延伸的第二竖板13,锁舌板4上的第一竖板44和第二竖板13之间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以便于锁舌板4能够具有始终回到原位的趋势。

锁芯2上设有供钥匙插入的钥匙孔22,与锁舌板4相对的锁芯2端面上设有突出的推动杆21,该推动杆21穿过锁舌板4上的定位孔42,推动杆21的侧壁和定位孔42的侧壁接触。当钥匙插入钥匙孔22顺时针开锁时,钥匙带动锁芯2顺时针转动,推动杆21跟着锁芯2顺时针转动,因为推动杆21抵靠着锁舌板4,从而锁舌板4随着推动杆21沿挂扣7方向移动,带动活动部件整体向挂扣7方向移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分离,箱包锁打开。

如图3所示,调码组件3包括芯轴33、套设在芯轴33外的锁套32和套设在锁套32外的多个密码轮31,密码轮31和锁套32能够在箱包锁锁定时锁定芯轴33使得芯轴33左右无法移动。锁套32的一端与调码杆34连接,调码杆34能够带动锁套32向远离调码杆34方向移动。调码杆34穿过面板1露出,调码杆34与锁套32匹配的侧壁上设有凹洞341,该凹洞341为从凹洞341封闭端向凹洞341开口端端沿轴向内径逐渐扩大的孔洞。多个密码轮31并列设置在支架5上,并且多个密码轮31的中心轴为同一轴线且与面板1平行。为了防止密码轮31移位,面板1在每个密码轮31之间的位置设有隔板11。

锁套32包括多个短套,短套的两端分别为大头端和小头端,短套的小头端和另一个短套的大头端依次抵靠从而形成锁套32。每个短套的大头端端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圈凸环321,每个凸环321内表面设有延期径向向内突出的第一卡块3211。每个凸环321和短套侧壁之间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卡块322,这些第二卡块322嵌入至密码轮31内表面上相匹配的卡槽311中,使得锁套32和密码轮31紧密结合。最末端短套上的小头端面沿轴向向外形成封闭的凸台323,该凸台323与调码杆34侧壁内陷的凹洞341相匹配。

芯轴33为柱形,便于调码组件3各部件转动。芯轴33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与第一卡块3211相匹配的第一滑道331,当第一卡块3211位于第一滑道331内时,使短套可以沿芯轴33的轴向作往复运动。芯轴33外表面还设有间隔周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滑道332,其中芯轴33一端的顶端为第二滑道332。第二滑道332与第一卡块3211的内径相匹配,使得锁套32上的具有第一卡块3211的凸环321能够位于该第二滑道332的位置,从而短套即可在第二滑道332内绕芯轴33转动。当箱包锁锁定时,第一卡块3211位于第二滑道332内,从而密码锁31能够随意旋转,当密码正确时,第一卡块3211即旋转至与第一滑道331的位置上。芯轴33的另一端的顶端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挡板333,该挡板333始终与按钮9抵靠,在挡板333和密码轮31之间设有弹簧(图中未示出),该弹簧套设于芯轴33上密码轮31、短套和第二滑道332的数量相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箱包锁的操作原理为:

当修改密码时,向下按动调码杆34使调码杆34向下运动,调码杆34的凹洞341倾斜侧壁推动锁套32沿第一滑道331向右运动压缩弹簧,直至锁套32移动至凹洞341外的垂直侧壁上,密码轮31因隔板11固定而不能移动,从而与锁套32分离,转动密码轮31时锁套32不动。选择合适的密码后,按动按钮9,使压缩的弹簧释放,锁套32沿第一滑道331向左移动滑入凹洞341,使调码杆34向上运动,回到原位。

当选择正确的密码打开箱包锁时,按动按钮9,推动锁舌板4向左运动,第一卡扣分离,继而支架5向上向左转动,使第二卡扣分离,打开箱包锁。

当密码不正确时,按动按钮9,带动芯轴33向左运动,凸环321内侧的第一卡块3211无法进入第一滑道331,使得芯轴33无法继续前进,从而无法使按钮9推动锁舌板4。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