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2294发布日期:2018-06-02 04:03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道路应急救援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交通事故也是频繁发生,在一些无法得到及时救援的路段,常常需要自救或施救。社会道路车辆行驶人员、行车、乘车人以及道路交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有关条例。常见的交通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翻车及坠车事故此类事故的恶性程度较大,事故致死率提高。从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是超速行驶(包括在正常道路超过限速、雨雪及其他气象条件较差时未注意减速慢行以及在弯道、坡道等环境较差的道路未注意减速等)等违章行为和措施不当(误将油门作刹车)所致。特别是雨雪天气,驾驶员要注意减速慢行,遇急弯、陡坡、依山傍水的道路时,要加倍谨慎。低驾龄的驾驶员要注意采取预见性减速措施,防止发生突发情况时采取措施不及,还要防止因猛踩刹车引起车辆侧滑。

2.追尾事故追尾事故,即在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跟在后面的车辆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过近,与前方车辆的尾部发生接触或碰撞的事故。简单点说,就是后车与前车没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追尾事故通常发生在两车之间,但在高速路上由于行车速度比较快,一旦发生追尾事故,通常是恶性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都极为惨重。造成追尾交通事故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形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主管方面的原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带情绪驾车、驾车时注意力不集中;第二,客观方面的原因:车辆灯光安全设施不全、车辆超载、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停车。

3.失火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起火是最严重的交通事故之一。它的发生或是由于遭到撞击时油箱或油路受损汽油外溢,或是由于汽车本身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火灾发生不仅危及生命,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交通事故中车辆起火的原因,对保证行车安全和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将有重要的意义。道路交通事故中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车辆、驾驶员、乘客、气候等原因。

4.其它交通事故除了以上几种事故类别外,交通事故还有爆胎、坠车、相撞、撞固定物等事故,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身不能麻痹大意,时刻注意道路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尽量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上述几种事故中,往往都会导致车辆外壳或者车门变形、车胎爆裂,此时就需要对发生事故的汽车进行应急处理,使受困人员的尽快脱困。而钣金工具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应急救援工具。钣金,是一种加工工艺,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折、铆、成型等;现有的钣金工具多在生产车间内,携带不方便,功能单调,也不易使用。

而现有的车载应急工具,其功能较为单一,且尺寸较小、强度较低,不能对严重变形的车门、车窗等进行快速的现场救援操作。

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应急工具及钣金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而提供一种新的车载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钣金工具携带不方便,功能单一,无法便捷快速的使用进行应急救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第一撬棍、上剪切块和第二撬棍,所述第一撬棍的左侧分别安装有固定块和螺丝孔,且螺丝孔位于固定块的右侧,所述上剪切块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铰链盘,且上剪切块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的右侧,所述第一铰链盘的下方分别安装有卡簧和第二铰链盘,且卡簧位于第二铰链盘的上方,所述第二撬棍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且第二撬棍位于第一撬棍的下方,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的右侧安装有下剪切块,所述第二撬棍的左侧安装有螺帽,且螺帽的左侧安装有扳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撬棍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构成可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剪切块包括压力圈和安装孔,且上剪切块的外侧固定有压力圈,而且上剪切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上剪切块与下剪切块结构相同,且压力圈的外表面为齿轮状结构,同时上剪切块外侧的压力圈与下剪切块外侧的压力圈相互咬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铰链盘与第二铰链盘关于卡簧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第一撬棍通过第一铰链盘、第二铰链盘和卡簧与第二撬棍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扳手包括安装筒、把手、螺杆、压力板和螺帽固定圈,螺帽固定圈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压力板,螺帽固定圈位于安装筒的内部,螺杆的一端与压力板焊接,其另一端与把手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携带方便,具有较多的功能,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使用,上剪切块与下剪切块结构相同,且压力圈的外表面为齿轮状结构,同时上剪切块外侧的压力圈与下剪切块外侧的压力圈相互咬合,褶皱的汽车外壳可以在上剪切块与下剪切块的相互咬合中被剪切,螺杆可以对螺帽固定圈进行固定,也可以调节螺帽固定圈的大小,使该装置可以对不同的螺帽进行拆卸,实现该装置的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传统的钣金工具使用,也可以作为破切、撬杆使用,更可以对轮胎进行拆装、更换,非常适合于汽车道路救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剪切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撬棍,2、固定块,3、螺丝孔,4、第一液压伸缩杆,5、上剪切块,501、压力圈,502、安装孔,6、第一铰链盘,7、卡簧,8、第二铰链盘,9、第二液压伸缩杆,10、下剪切块,11、第二撬棍,12、螺帽,13、扳手,1301、安装筒,1302、把手,1303、螺杆,1304、压力板,1305、螺帽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第一撬棍1、上剪切块5和第二撬棍11,第一撬棍1的左侧分别安装有固定块2和螺丝孔3,且螺丝孔3位于固定块2的右侧,上剪切块5的右侧安装有第一铰链盘6,且上剪切块5位于第一液压伸缩杆4的右侧,第一撬棍1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4构成可伸缩结构,当该装置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4进行收缩,减小该装置的体积,使该装置携带更加方便,上剪切块5包括压力圈501和安装孔502,且上剪切块5的外侧固定有压力圈501,而且上剪切块5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孔502,第一撬棍1从安装孔502的内部贯穿,第一铰链盘6的下方分别安装有卡簧7和第二铰链盘8,且卡簧7位于第二铰链盘8的上方,第一铰链盘6与第二铰链盘8关于卡簧7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第一撬棍1通过第一铰链盘6、第二铰链盘8和卡簧7与第二撬棍11构成转动结构,第一撬棍1与第二撬棍11可以转动,一方面在不使用的时候进行折叠,一方面当需要使用时当作支撑臂进行使用,第二撬棍11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液压伸缩杆9,且第二撬棍11位于第一撬棍1的下方,第二液压伸缩杆9的右侧安装有下剪切块10,上剪切块5与下剪切块10结构相同,且压力圈501的外表面为齿轮状结构,同时上剪切块5外侧的压力圈501与下剪切块10外侧的压力圈501相互咬合,褶皱的汽车外壳可以在上剪切块5与下剪切块10的相互咬合中被剪切,第二撬棍11的左侧安装有螺帽12,且螺帽12的左侧安装有扳手13,扳手13包括安装筒1301、把手1302、螺杆1303、压力板1304和螺帽固定圈1305,螺帽固定圈1305的上方两侧均安装有压力板1304,螺帽固定圈1305位于安装筒1301的内部,螺杆1303的一端与压力板1304焊接,其另一端与把手1302焊接,螺杆1303可以对螺帽固定圈1305进行固定,也可以调节螺帽固定圈1305的大小,使该装置可以对不同的螺帽进行拆卸,实现该装置的多功能性。

工作原理:由于第一撬棍1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4构成可伸缩结构,当该装置不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液压伸缩杆4进行收缩,减小该装置的体积,使该装置携带更加方便,第一撬棍1从安装孔502的内部贯穿,第一铰链盘6与第二铰链盘8关于卡簧7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且第一撬棍1通过第一铰链盘6、第二铰链盘8和卡簧7与第二撬棍11构成转动结构,第一撬棍1与第二撬棍11可以转动,一方面在不使用的时候进行折叠,一方面当需要使用时当作支撑臂进行使用,上剪切块5与下剪切块10结构相同,且压力圈501的外表面为齿轮状结构,同时上剪切块5外侧的压力圈501与下剪切块10外侧的压力圈501相互咬合,褶皱的汽车外壳可以在上剪切块5与下剪切块10的相互咬合中被剪切,螺杆1303可以对螺帽固定圈1305进行固定,也可以调节螺帽固定圈1305的大小,使该装置可以对不同的螺帽进行拆卸,实现该装置的多功能性,这就是该便携式多功能汽车应急救援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