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纱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93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纱窗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包木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纱窗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门窗各种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纱窗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了居住建筑门窗的必备品,为了使闭合的纱窗避免被大风吹开,起到防蚊和防盗的效果,纱窗锁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但现有市场上的纱窗锁大多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使用时,需要耗费较大力气才能将纱窗固定住,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同时影响整个纱窗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便捷的新型纱窗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纱窗锁,包括锁片、锁扣、锁柱和锁盒,所述锁盒设置于铝窗框上,该锁盒内部设置有贯穿锁盒的腔体;所述腔体两端设置有开口,该腔体上方设置有一端与锁盒相铰接的锁扣;所述锁扣下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锁柱设置于铝扇框上;所述锁片可通过开口伸入腔体,该锁片上设置有第一锁孔和第二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与凸起相配合,设置于锁片端部位置,所述第二锁孔与锁柱相配合,所述第二锁孔可在锁柱上往复运动;所述锁片上远离第一锁孔一端设置有把手。

所述锁盒设置于铝窗框上靠近铝扇框一端;所述锁柱设置于铝扇框上靠近铝窗框一端。

所述腔体设置于锁盒中心位置。

所述锁片为类长方形结构。

所述铝窗框上设置有若干木窗框连接腔。

所述铝扇框一侧设置有纱窗安装腔。

所述锁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锁片通过第二锁孔套装于锁柱上,关闭时,锁片带有第一锁孔的一端通过开口伸入至腔体,此时,锁扣是打开状态,锁片伸入完成后,锁扣向下关闭,锁扣下端的凸起伸入第一锁孔中与其卡合,完成锁定;开启时,将锁扣向上打开,凸起与第一锁孔分离,通过把手拉动锁片,锁片在锁柱的导向下向外移动,直到完全伸出锁盒的腔体,此时锁片与锁盒分离,完成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锁片 2、锁扣 3、锁柱

4、锁盒 5、铝窗框 6、腔体

7、开口 8、凸起 9、铝扇框

10、第一锁孔 11、第二锁孔 12、把手

13、木窗框连接腔 14、纱窗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纱窗锁,包括锁片1、锁扣2、锁柱3和锁盒4,所述锁盒4两端通过连接件螺钉固定于铝窗框5上,该锁盒4内部设置有贯穿锁盒的腔体6;所述腔体6两端设置有开口7,该腔体6上方设置有一端与锁盒4相铰接的锁扣2;所述锁扣2下表面设置有凸起8;所述锁柱3设置于铝扇框9上;所述锁片1可通过开口7伸入腔体6,该锁片1上设置有第一锁孔10和第二锁孔11,所述第一锁孔10与凸起8相配合,设置于锁片1端部位置,所述第二锁孔11与锁柱3相配合,所述第二锁孔11可在锁柱3上往复运动;所述锁片3上远离第一锁孔10一端设置有把手12;所述锁盒4设置于铝窗框5上靠近铝扇框9一端;所述锁柱3设置于铝扇框9上靠近铝窗框5一端;所述腔体6设置于锁盒4中心位置;所述锁片1为类长方形结构;所述铝窗框5上设置有若干木窗框连接腔13;所述铝扇框9一侧设置有纱窗安装腔14;所述锁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锁片1通过第二锁孔11套装于锁柱3上,关闭时,锁片1带有第一锁孔10的一端通过开口7伸入至腔体6,此时,锁扣2是打开状态,锁片1伸入完成后,锁扣2向下关闭,锁扣2下端的凸起8伸入第一锁孔10中与其卡合,完成锁定;开启时,将锁扣2向上打开,凸起8与第一锁孔10分离,通过把手12拉动锁片1,锁片1在锁柱3的导向下向外移动,直到完全伸出锁盒4的腔体6,此时锁片1与锁盒4分离,完成开启,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使用便捷的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