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765发布日期:2018-07-11 01:5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器,具体涉及一种能限制房门被打开的防盗器。



背景技术:

门锁虽然能起到防盗的作用,但还是很容易被小偷打开,对于经常出没在外的人来说,旅店的房门虽然能用门锁锁住,但还是心存顾虑,不能安心睡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房门被暴力打开的防盗器。

该防盗器包括有主体、支臂、以及支座,所述主体由支脚与立柱构成,所述支脚与立柱形成L型,所述支臂由上支臂与下支臂构成,所述上支臂与下支臂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上支臂的上端铰接在立柱上,所述支座具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手轮,所述下支臂的底部开设有调节孔,所述支座的螺杆位于调节孔内。

所述下支臂上设有内支臂,所述内支臂可作用在立柱上。

当内支臂作用在立柱上时,下支臂与立柱保持平行。

所述主体的L型外侧面上设有橡胶面。

所述立柱的上端向后侧延伸有连接部,所述上支臂的上端铰接在连接部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器,能限制住房门从外面被打开,具有方便携带、防盗性强、价格便宜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防盗器包括有主体、支臂、以及支座5,主体由支脚2与立柱1构成,支脚2与立柱1形成L型;支臂由上支臂3与下支臂4构成,上支臂3与下支臂4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上支臂3的上端铰接在立柱1上(立柱1的上端向后侧延伸有连接部10,上支臂3的上端就铰接在连接部10上);支座5具有螺杆6,在螺杆6上螺纹连接有手轮7,在下支臂4的底部开设有调节孔40,支座5的螺杆6位于调节孔40内。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主体的支脚2卡在门下,让主体的立柱1贴在门上,然后转动支臂,让支臂的下支臂4垂直于地面,并同时让支座5放平,这时转动支座5上的手轮7,让手轮7慢慢上升,并顶住支臂,这样整体就被固定住。当门被推动时,门向内的力作用在立柱1上,立柱1将力传动给支臂与支座5,而支臂与支座5又将力传导到地面。因此,无论外界使多大力,都不能打开房门,起到防盗的作用。

如果发现门锁被解锁后,门无法被打开,小偷可能会通过底部的门缝发现这种防盗器的存在,因此可能会通过从底部向内侧敲击支脚2的手段来破坏防盗器的整个支撑结构。为此,本实用新型还在下支臂4上设有内支臂8,该内支臂8可作用在立柱1上。由于内支臂8的存在,当外力敲击支脚2时,内支臂8能将力传导到支座5上,从而提高防盗器的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内支臂8作用在立柱1上时,下支臂4与立柱1保持平行,这种结构不仅能提高防盗性,而且只要将内支臂8靠在立柱1上就能让下支臂4与地面保持垂直,不用再调节角度,从而更加方便使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主体与房门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在主体的L型外侧面上设有橡胶面9,橡胶面9不仅能提高摩擦力,而且还能缓冲外界的推力,因此不仅是对防盗器的保护,还是对防盗器的防盗性能,都有明显的提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