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754发布日期:2018-07-11 01:56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因其轻便快捷、低油耗、行驶自由、停车方便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代步工具。摩托车尾箱是摩托车上的附属装置,因其载物方便,存取便利,操作简单也受到摩托车驾驶员的广泛使用。

然而现在的摩托车后尾箱大多只是简单的单锁,容易被撬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主要解决现在的摩托车后尾箱大多只是简单的单锁,容易被撬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的后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盖的前端通过锁具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锁具包括设于所述箱盖上的用于开锁的扣板,还包括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手柄,所述箱盖上设有可转动的锁芯,所述锁芯上设有挡片,所述手柄用于收拢时遮挡所述扣板使所述扣板无法手动操作,所述挡片用于所述手柄收拢时锁定所述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其手柄收拢后通过锁芯锁定无法打开,且该手柄会遮挡扣板,使扣板无法操作更加无法被撬开,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手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摩托车后尾箱的双重锁结构,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盖的后端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箱盖的前端通过锁具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锁具包括设于所述箱盖上的用于开锁的扣板31,还包括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手柄4,所述箱盖2上设有可转动的锁芯21,所述锁芯上设有挡片211,所述手柄用于收拢时遮挡所述扣板使所述扣板无法手动操作,所述挡片用于所述手柄收拢时锁定所述手柄。首先通过锁具锁住箱体和箱盖,然后将手柄收拢通过锁芯固定使其无法打开,手柄会遮挡所述扣板使锁具无法打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箱盖上设有容纳槽22,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接,另一端用于收拢时落入所述容纳槽,所述扣板设于所述容纳槽底部。手柄收拢后会落入容纳槽内,扣板设于容纳槽底部,手柄会遮挡扣板使其不与外界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手柄一端与所述挡片对应设有限位槽41。手柄转动到容纳槽后,转动锁芯,其挡片伸入限位槽内使手柄不会掉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箱体内设有挡轴11,所述箱盖上与所述挡轴对应设有可转动的挂钩23,还包括与所述扣板联动的推杆26,所述推杆用于推动所述挂钩使其与所述挡轴分离。挂钩上端与箱盖铰接配合,下端与挡轴配合,推杆推动挂钩使其离开挡轴解锁,挂钩一侧设有挡轴,另一侧设有复位用的弹簧,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箱体1上设有面板13,所述面板13设有用于与所述手柄铰接的铰接轴131,所述铰接轴131设有弹性件132,所述弹性件的用于向外推动所述手柄。这个弹性件为扭簧,在手柄解锁后,扭簧可以将手柄弹出,便于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推杆上设有卡槽261,所述扣板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板31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与所述扣板滑动配合的滑槽221。使用平稳。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