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504发布日期:2018-10-19 20:4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电气联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工作台是指类似于桌子,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在上面放置各种专业的工具,方便使用者工作的台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现有的工作台在生产时都是按照统一的高度制定,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布线杂乱,且没有保护措施,安全性较低,容易发生漏电的情况,在工作台上进行打磨时,无法为精细加工提供光源,使得工作台的加工精度低,同时,打磨的灰尘也会自由弥散,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市面上销售的工作台的台面未经过特殊处理,容易被锋利的工具损坏,使得操工作台的使用寿命较短,在安装时需要先在板材上打孔,再用螺丝连接,安装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以解决上述无法调节、安全性低、加工精度低和加工灰尘大以及使用寿命短跟安装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隔板和操作台,所述工作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工作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抽屉,所述抽屉与操作台嵌套连接,所述抽屉的前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抽屉紧密贴合,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机箱嵌套连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储物柜,所述储物柜与操作台紧密贴合,所述工作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工作台主体嵌套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工作台主体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的内壁中间设置有控制区,所述控制区与隔板紧密贴合,所述隔板的内壁偏控制区的一侧设置有插座,所述插座与隔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中间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与支撑柱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操作台嵌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与电机箱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吸尘孔,所述吸尘孔与隔板嵌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与隔板紧密贴合,所述灯座的中间设置有灯管,所述灯管与灯座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台面,所述台面与操作台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设置有调节环,可以通过调节环调节工作台主体高度,在进行高度调节时,两个人用手握住对角的调节环逆时针旋转,使调节环在表面带有螺纹的支撑柱上螺旋向上顶升,从而带动工作台主体向上顶升,在到达预定顶调节高度后,停止旋转,再将剩余的调节环旋转至最初的两个调节环的高度,为工作台主体提供支撑力,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的高度调节,满足工作台主体不同的使用需求,设置有连接孔,在组装工作台主体时,将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件对准连接孔的卡口方向插入并压紧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的组装,工作台主体的所有板材之间均采用连接件插入连接孔进行组装连接,使得工作台主体的组装更加方便简单,设置有断路器,断路器可以承载工作台主体电路的开合,可以在工作台主体中的电路发生漏电、短路和过载的情况时,迅速断开工作台主体与电源的连接,避免了工作台主体发生漏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台主体的使用安全性,设置有吸尘孔,在使用工作台主体时,可以打开电机,使电机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通过吸尘孔将打磨竹木制品产生的灰尘吸走,减少了工作台主体上的灰尘堆积和灰尘在空气中自由弥散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的危害,设置有灯管,在使用工作台主体对竹木制品进行一些比较精细的加工时,灯管13可以发出光源,提高操作台2上的亮度,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加工状态,提高加工精度,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台面,台面采用硬质工程塑料制成,具有超高的硬度,覆盖在操作台上,可以保护工作台主体不会被比较锋利的加工工具损坏延长了工作台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机箱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操作台仰视图。

图中:1、工作台主体,2、操作台,201、连接孔,3、把手,4、抽屉,5、支撑柱,6、调节环,7、底座,8、电机箱,801、断路器,802、电机,9、储物柜,10、台面,11、隔板,12、灯座,13、灯管,14、控制区,15、插座,16、吸尘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1、隔板11和操作台2,工作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2,操作台2与工作台主体1固定连接,操作台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抽屉4,抽屉4与操作台2嵌套连接,抽屉4的前面设置有把手3,把手3与抽屉4紧密贴合,操作台2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电机箱8,电机箱8与操作台2固定连接,电机箱8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电机802,电机802与电机箱8嵌套连接,操作台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储物柜9,储物柜9与操作台2紧密贴合,工作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与工作台主体1嵌套连接,支撑柱5的底部设置有底座7,底座7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工作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隔板11,隔板11与工作台主体1紧密贴合,隔板11的内壁中间设置有控制区14,控制区14与隔板11紧密贴合,隔板11的内壁偏控制区11的一侧设置有插座15,插座15与隔板11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支撑柱5的中间设置有调节环6,调节环6与支撑柱5嵌套连接,可以通过调节环6调节工作台主体高度,在进行高度调节时,两个人用手握住对角的调节环6逆时针旋转,使调节环6在表面带有螺纹的支撑柱5上螺旋向上顶升,从而带动工作台主体1向上顶升,在到达预定顶调节高度后,停止旋转,再将剩余的调节环6旋转至最初的两个调节环6的高度,为工作台主体1提供支撑力,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1的高度调节,满足工作台主体1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操作台2的中间设置有连接孔201,连接孔201与操作台2嵌入连接,在组装工作台主体1时,将与连接孔201相对应的连接件对准连接孔的卡口方向插入并压紧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1的组装,工作台主体1的所有板材之间均采用连接件插入连接孔201进行组装连接,使得工作台主体1的组装更加方便简单。

进一步的,电机箱8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断路器801,断路器801与电机箱8嵌套连接,断路器801可以承载工作台主体1电路的开合,可以在工作台主体1中的电路发生漏电、短路和过载的情况时,迅速断开工作台主体1与电源的连接,避免了工作台主体1发生漏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台主体1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隔板11的内壁下方设置有吸尘孔16,吸尘孔16与隔板11嵌入连接,在使用工作台主体1时,可以打开电机802,使电机802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通过吸尘孔802将打磨竹木制品产生的灰尘吸走,减少了工作台主体1上的灰尘堆积和灰尘在空气中自由弥散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进一步的,隔板11的顶部设置有灯座12,灯座12与隔板11紧密贴合,灯座12的中间设置有灯管13,灯管13与灯座12嵌套连接,在使用工作台主体1对竹木制品进行一些比较精细的加工时,灯管13可以发出光源,提高操作台2上的亮度,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加工状态,提高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操作台2的顶部设置有台面10,台面10与操作台2紧密贴合,台面10采用硬质工程塑料制成,具有超高的硬度,覆盖在操作台2上,可以保护工作台主体1不会被比较锋利的加工工具损坏延长了工作台主体1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首先,安装使用工作台主体1,然后,设置有调节环6,可以通过调节环6调节工作台主体高度,在进行高度调节时,两个人用手握住对角的调节环6逆时针旋转,使调节环6在表面带有螺纹的支撑柱5上螺旋向上顶升,从而带动工作台主体1向上顶升,在到达预定顶调节高度后,停止旋转,再将剩余的调节环6旋转至最初的两个调节环6的高度,为工作台主体1提供支撑力,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1的高度调节,满足工作台主体1不同的使用需求,随后,设置有连接孔201,在组装工作台主体1时,将与连接孔201相对应的连接件对准连接孔的卡口方向插入并压紧即可完成工作台主体1的组装,工作台主体1的所有板材之间均采用连接件插入连接孔201进行组装连接,使得工作台主体1的组装更加方便简单,接着,设置有断路器801,断路器801可以承载工作台主体1电路的开合,可以在工作台主体1中的电路发生漏电、短路和过载的情况时,迅速断开工作台主体1与电源的连接,避免了工作台主体1发生漏电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提高了工作台主体1的使用安全性,紧接着,设置有吸尘孔16,在使用工作台主体1时,可以打开电机802,使电机802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通过吸尘孔802将打磨竹木制品产生的灰尘吸走,减少了工作台主体1上的灰尘堆积和灰尘在空气中自由弥散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最后,设置有灯管13,在使用工作台主体1对竹木制品进行一些比较精细的加工时,灯管13可以发出光源,提高操作台2上的亮度,方便操作人员观看加工状态,提高加工精度,这就是该种竹木制品加工的工作台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