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盒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873发布日期:2018-10-19 22:19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锁具,特别涉及一种车厢盒锁。



背景技术:

现今在货运车辆上的车厢盒锁,均没有防止自锁的功能,当出现人员反锁被困车厢内时,车厢内人员就无法打开车门,容易造成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自锁的一种车厢盒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厢盒锁,包括:锁盒(1)、拉手(2)、锁座(3)、锁舌(4),所述拉手(2)一侧与转轴(5)固定套接,转轴(5)穿过锁盒(1)的侧壁,转轴(5)的两端固定设置弧形锁舌(4),锁舌(4)与设置于车体上的锁座(3)弧形相配合,其中,所述拉手(2)中部设有锁头(6),锁头(6)后端设置挡块(61),所述锁盒(1)内设置锁体结构(7),所述挡块(61)与锁体结构(7)相配合,所述锁体结构(7)与拉手(2)相扣合,锁体结构(7)的底部固定设置带内螺纹的外轴套(8),外轴套(8)嵌于锁盒(1)的底部,锁紧旋钮(9)与外轴套(8)锁紧配合。

所述锁体结构(7)包括内底座(71)、双扭簧(72)、锁扣(73),锁轴(74)穿过内底座(71)、双扭簧(72)、锁扣(73),所述锁扣(73)以锁轴(74)为支点杠杆摆动,锁扣(73)一端与拉手(2)相扣合,另一端与挡块(61)相配合。

所述外轴套(8)为外六角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锁体机构通过外轴套嵌入锁盒的底部,且外轴套与锁盒有一定的空隙,当锁盒嵌入车厢门体后,正常使用时,锁紧旋钮扭紧外轴套,锁体机构将固定在锁盒的底部,当人员被反锁车厢内时,被反锁人员可以在车厢内扭开锁紧旋钮,锁体机构在锁盒内掉落,被困人员只要用力推开车厢门,锁舌带动转轴和拉手同时转动,车厢门就容易打开,起到了自救的功能,达到防止自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图1 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体机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厢盒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4所示,一种车厢盒锁,包括:锁盒1、拉手2、锁座3、锁舌4,所述拉手2一侧与转轴5固定套接,在拉动拉手2的同时,将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穿过锁盒1的侧壁,由于锁盒1嵌于车厢门内,故此,转轴5也会嵌于车厢门内,转轴5的两端固定设置弧形锁舌4,锁舌4与设置于车体上的锁座3弧形相配合,一般情况下,锁座3设置于车体上,锁舌4与锁座3相扣合,由于锁舌4与锁座3扣合面均为弧形配合,在转动拉手2时,同时转动转轴5,带动锁舌4脱离锁座3,就可以打开车厢门了,其中,所述拉手2中部设有锁头6,锁头6后端设有挡块61,所述锁盒1内设置锁体机构7,挡块61与锁体机构7相配合,所述锁体机构7与拉手2相扣合,由于锁体机构7是杠杆摆动,当挡块61在锁头6的扭动下脱离与锁体机构7的配合时,锁体结构7与拉手2可以扣合或打开,但当锁体机构7与拉手2相扣合后,扭动锁头6将挡块61带动到锁体机构7杠杆摆动的另一端时,锁体机构7将被锁死,不能被打开,所述锁体机构7的底部固定设置带内螺纹的外轴套8,外轴套8嵌于锁盒1的底部,锁紧旋钮9与外轴套8锁紧配合,一般情况下,锁盒1嵌于车厢门内,锁盒1底部置于车厢门内侧,锁紧旋钮9在车厢门内侧旋紧外轴套8时,锁紧机构7也就固定于锁盒1的内部了,但当人员被反锁车厢内时,只要被困人员在车厢门内侧,松开锁紧旋钮9,由于外轴套8与锁盒1的底部有一定的虚位,此时,整体锁体机构7就会掉落锁盒1内,锁体机构7与拉手的扣合就会脱离,此时,被困人员只要用力推车厢门,由于锁舌4脱离锁座3并转动,同时带动转轴5和拉手2转动,车厢门就能打开,从而使被困人员能够自救,起到防止自锁的作用。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锁体机构7包括内底座71、双扭簧72、锁扣73,锁轴74穿过内底座71、双扭簧72、锁扣73,所述锁扣73以锁轴74为支点,杠杆摆动,锁扣73一端与拉手2相扣合,另一端与挡块61相配合,当锁头6将挡块61旋到锁扣73的另一端时,由于挡块61的阻挡,锁扣73将被锁死,不能以锁轴74为支点进行杠杆摆动,从而实现车厢门的锁紧,当锁头6旋开挡块6时,锁扣73将根据杠杆摆动实现对拉手2的扣合或打开。

特别地,所述外轴套8为外六角螺母,由于外轴套8是嵌于锁盒1的底部,为避免在锁紧旋钮9锁紧时,外轴套8转动,当外轴套8为外六角螺母时,外六角的形状限制了外轴套8的转动,从而避免锁体机构7的转动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