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推拉门锁执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4058发布日期:2018-11-02 21:4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推拉门锁的执手结构。



背景技术:

推拉门锁,是在锁体的方舌已收缩的状态下,在室外只需轻推或按动拉手,即可开门;在室内只需拉动拉手就可收缩方舌与斜舌,从而把门打开。现在的推拉门的推拉执手的传动凸头是与推拉执手一体成型的,这样在传动凸头损坏的情况下需要更换整个推拉执手,有可能整个锁需更换,成本浪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拉门锁执手结构,推拉执手和传动凸头分体式设计,常年累月地使用导致传动凸头损坏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换个传动凸头即可,避免过度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推拉门锁执手结构,其特征是,执手结构本体包括执手本体底壳、面壳、合金板芯和传动凸头,所述执手本体底壳内为安装凹槽,合金板芯镶嵌于安装凹槽底部,执手本体底壳的下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两个螺丝孔,所述传动凸头由凸头基座、凸头本体组成,凸头本体的下端设有通孔,凸头基座和凸头本体一体成型,凸头基座的底部设有螺丝连接端;所述连接座上的两个螺丝孔安装两个螺丝杆,螺丝杆穿过螺丝孔与凸头基座底部的螺丝连接端相连接,实现传动凸头和执手本体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执手本体底壳的中部设有相向凸出的卡端,执手本体底壳的下端设有插接端,所述合金板芯置于卡端和插接端之下,并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所述执手本体底壳的安装凹槽的上端内壁设有凸起卡接端,执手本体底壳下端的插接端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端和卡接口用于安装面壳,实现面壳与执手本体底壳相卡接。

进一步所述凸头本体的下端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一轴销,轴销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执手结构本体安装于推拉门锁的锁体上,推拉门锁体面壳设有连接柱,所述轴销两端的螺纹孔安装螺丝杆,螺丝杆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实现凸头本体与推拉门锁面壳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柱之外设有一盖体,盖住凸头基座和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方案设计的推拉门锁执手结构,推拉执手和传动凸头分体式设计,常年累月地使用导致传动凸头损坏的情况下,只需要更换个传动凸头即可,避免过度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执手本体底壳和面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执手本体底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动凸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执手本体与推拉门锁体面壳连接示意图。

图6为执手结构与推拉门锁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附图1-4,一种智能推拉门锁执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执手结构本体包括执手本体底壳1、面壳2、合金板芯3和传动凸头,所述执手本体底壳1内为安装凹槽,合金板芯3镶嵌于安装凹槽底部,执手本体底壳1的下端设有连接座4,连接座4上设有两个螺丝孔,所述传动凸头由凸头基座5、凸头本体52组成,凸头本体52的下端设有通孔53,凸头基座5和凸头本体52一体成型,凸头基座5的底部设有螺丝连接端51;所述连接座4上的两个螺丝孔安装两个螺丝杆41,螺丝杆41穿过螺丝孔与凸头基座5底部的螺丝连接端51相连接,实现传动凸头和执手本体相连接。

较优地,所述执手本体底壳1的中部设有相向凸出的卡端11,执手本体底壳1的下端设有插接端12,所述合金板芯3置于卡端11和插接端12之下,并通过螺钉固定。

较优地,所述执手本体底壳1的安装凹槽的上端内壁设有凸起卡接端13,执手本体底壳1下端的插接端12设有卡接口14,所述卡接端13和卡接口14用于安装面壳2,实现面壳2与执手本体底壳1相卡接。

参照图5,较优地,所述凸头本体52的下端设有通孔53,通孔53内插接一轴销6,轴销6的两端设有螺纹孔,所述执手结构本体安装于推拉门锁的锁体上,推拉门锁体面壳7设有连接柱71,所述轴销6两端的螺纹孔安装螺丝杆41,螺丝杆41与连接柱71螺纹连接,实现凸头本体52与推拉门锁面壳7连接。

参照图6,较优地,所述连接柱71之外设有一盖体8,盖住凸头基座5和连接柱71。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