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4057发布日期:2018-11-02 21: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薄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性能,比如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穿着舒适,保暖性好,是最理想的童装面料,选择面料时要确认面料的透气性,保温性,吸湿性,静电性等性能特征,再针对面料的挺括性,重量感,而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3757925b)公开了一种用于面料的新型保暖透气薄膜,所述的新型保暖透气薄膜由含有下述质量比例的组份配制成:聚氨酯树脂:10~30份;铝粉:3~6份;增稠剂:1~3份;ph调节剂:0.1~0.5份;溶剂:0.1~0.3份;防霉剂:0.05~0.2份;催化剂:0.01~0.2份,该面料具有透气效果,但透气易导致细菌滋生,因此需设计一款阻隔、保暖面料用薄膜。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010185a)公开了一种用于服装面料的高强度双组份薄膜,包括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微孔型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之间通过胶粘层粘合;微孔型聚氨酯薄膜由预制聚氨酯浆料刮涂于硅油离型纸上并依次在80~150度温度梯度的烘箱烘烤,当达到150度并保温后再降温至常温获得;预制聚氨酯浆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氨酯树脂100份、二甲基甲酰胺20~25份、甲苯32~35份、丁酮12~15份、热膨胀微球8~9份、1,4一丁二醇1.5~2.5份、聚丙烯酰胺1.2~1.8份、丙烯酸酯0.3~0.5份、有机硅氧烷乳液0.2~0.3份,该面料用薄膜虽具有强度性能,但阻隔性能较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该薄膜具有高阻隔、保暖性性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4-38份、聚氨酯树脂12-16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8-14份、对苯二胺4-8份、高回弹硅油2-5份、环氧亚麻子油2-4份、硅烷偶联剂kh1711-3份、二茂铁1-2份。优选地,所述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5-38份、聚氨酯树脂14-16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10-14份、对苯二胺6-8份、高回弹硅油3-5份、环氧亚麻子油3-4份、硅烷偶联剂kh1712-3份、二茂铁1.5-2份。优选地,所述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6份、聚氨酯树脂14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11份、对苯二胺6份、高回弹硅油3.5份、环氧亚麻子油3份、硅烷偶联剂kh1712份、二茂铁1.5份。优选地,所述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硅烷偶联剂kh172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85-95℃,保温5-1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搅拌转速为135-145r/min,搅拌时间为35-45min,随后再加入硅酮母粒、硬脂酸铅、过氧化二异丙苯,继续搅拌25-35min,随后送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即得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优选地,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物质的质量比为(7-11):(5-9):2。优选地,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物质的质量比为9:7:2。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为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微硅粉按照重量比(4-10):1组成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为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微硅粉按照重量比6:1组成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膨胀绿泥石粉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并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75-85℃,加热25-3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树脂、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对苯二胺、高回弹硅油、环氧亚麻子油、硅烷偶联剂、二茂铁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至原料充分混合,搅拌速度150-250r/min,搅拌时间35-4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a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205-215℃,随后送入铸片机中进行冷却形成片材,冷却温度为28-34℃,然后将冷却的片材进行预热,再进行横纵向拉伸,即得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以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树脂作为基体原料,聚氨酯树脂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隔性能强,二者协同不仅改善了材料的阻隔性能,同时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原料之间相互协配,进一步的可提高材料的阻隔性能。(2)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加工性和阻隔性较好,偏聚二氯乙烯阻隔性、韧性好,因此本发明通过过氧化物交联方法将其交联,再添加辅料,提高其阻隔性,辅料中壳聚糖可提高材料的稳定性,使材料结构更稳固。(3)添加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中膨胀绿泥石粉比表面积大,硅微粉粒径小,与预处理膨胀绿泥石掺混后,可进一步提高薄膜的阻隔性。(4)从实施例3及对比例1-3得出,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3,薄膜透氧率降低了0.98cc/m2,薄膜透湿率降低了0.84cc/m2,可知本发明薄膜透氧率、薄膜透湿率具有显著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4份、聚氨酯树脂12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8份、对苯二胺4份、高回弹硅油2份、环氧亚麻子油2份、硅烷偶联剂kh1711份、二茂铁1份。本实施例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硅烷偶联剂kh172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85℃,保温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搅拌转速为135r/min,搅拌时间为35min,随后再加入硅酮母粒、硬脂酸铅、过氧化二异丙苯,继续搅拌25min,随后送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即得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本实施例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物质的质量比为7:5:2。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为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微硅粉按照重量比4:1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膨胀绿泥石粉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并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75℃,加热2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备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树脂、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对苯二胺、高回弹硅油、环氧亚麻子油、硅烷偶联剂、二茂铁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至原料充分混合,搅拌速度150r/min,搅拌时间3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a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205℃,随后送入铸片机中进行冷却形成片材,冷却温度为28℃,然后将冷却的片材进行预热,再进行横纵向拉伸,即得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8份、聚氨酯树脂16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14份、对苯二胺8份、高回弹硅油5份、环氧亚麻子油4份、硅烷偶联剂kh1713份、二茂铁2份。本实施例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硅烷偶联剂kh172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95℃,保温15min,随后向其中加入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搅拌转速为145r/min,搅拌时间为45min,随后再加入硅酮母粒、硬脂酸铅、过氧化二异丙苯,继续搅拌35min,随后送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即得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本实施例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物质的质量比为11:9:2。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为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微硅粉按照重量比10:1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膨胀绿泥石粉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并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85℃,加热35min,随后冷却至室温。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备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树脂、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对苯二胺、高回弹硅油、环氧亚麻子油、硅烷偶联剂、二茂铁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至原料充分混合,搅拌速度250r/min,搅拌时间4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a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215℃,随后送入铸片机中进行冷却形成片材,冷却温度为34℃,然后将冷却的片材进行预热,再进行横纵向拉伸,即得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6份、聚氨酯树脂14份、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11份、对苯二胺6份、高回弹硅油3.5份、环氧亚麻子油3份、硅烷偶联剂kh1712份、二茂铁1.5份。本实施例的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硅烷偶联剂kh172加入到反应釜中,反应温度为90℃,保温10min,随后向其中加入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搅拌转速为140r/min,搅拌时间为40min,随后再加入硅酮母粒、硬脂酸铅、过氧化二异丙苯,继续搅拌30min,随后送入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即得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本实施例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偏聚二氯乙烯、壳聚糖物质的质量比为9:7:2。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为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微硅粉按照重量比6:1组成的混合物。本实施例的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的制备方法为将膨胀绿泥石粉加入到水中超声分散,并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80℃,加热30min,随后冷却至室温。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备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称量各组分原料;步骤二,将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氨酯树脂、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对苯二胺、高回弹硅油、环氧亚麻子油、硅烷偶联剂、二茂铁依次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至原料充分混合,搅拌速度200r/min,搅拌时间40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混合物a送入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挤出温度为210℃,随后送入铸片机中进行冷却形成片材,冷却温度为31℃,然后将冷却的片材进行预热,再进行横纵向拉伸,即得用于面料的保暖阻隔薄膜。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添加改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材料及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添加预处理膨胀绿泥石粉掺杂微硅粉。对比例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3757925b)公开了一种用于面料的新型保暖透气薄膜中实施例1的原料及方法。实施例3及对比例1-3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薄膜透氧率(cc/m2)薄膜透湿率(g/m2)实施例31.121.08对比例11.681.65对比例21.321.43对比例32.101.92从实施例3及对比例1-3得出,本发明实施例3相对于对比例3,薄膜透氧率降低了0.98cc/m2,薄膜透湿率降低了0.84cc/m2,可知本发明薄膜透氧率、薄膜透湿率具有显著改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