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7407发布日期:2018-10-30 23:0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中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

目前我国使用推车送餐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够进行远程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沿着固定道路前行,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部移动滚轮、全金属壳体、伺服变频电机、推车手臂、智能控制箱,所述底部移动滚轮上方设置有所述全金属壳体,所述全金属壳体内部设置有电机减速箱,所述电机减速箱一侧设置有所述伺服变频电机,所述伺服变频电机上方安装有连杆固定板,所述连杆固定板上方安装有所述启动开关,所述全金属壳体外侧安装有所述推车手臂,所述推车手臂上方安装有所述智能控制箱,所述智能控制箱上方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推车手臂一侧安装有手推连接板,所述手推连接板一侧安装有送餐车,所述送餐车内部安装有测距感应器,所述连杆固定板上方安装有同步传动杆。

进一步的,所述推车手臂包含手臂固定头、第一传动连杆、万向旋转头、第二传动连杆、机械传动手臂,所述手臂固定头下方安装有所述第一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下方安装有所述万向旋转头,所述万向旋转头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二传动连杆,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一侧安装有所述机械传动手臂。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箱包含无线信号收发器、信号放大器、语音转换器、微型控制器、显示器控制模块、连杆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下方安装有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下方安装有所述语音转换器,所述语音转换器下方安装有所述微型控制器,所述微型控制器下方安装有所述显示器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器控制模块一侧安装有所述连杆控制模块,所述微型控制器一侧安装有所述电机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移动滚轮与所述全金属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减速箱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伺服变频电机工作的额定电压为220V。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固定板与所述同步传动杆嵌套连接,所述启动开关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车手臂与所述手推连接板卡合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显示屏通过导线固定在所述智能控制箱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测距感应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送餐车内壁,所述测距感应器与所述智能控制箱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车手臂共有两条,对称设置在所述全金属壳体两侧,所述全金属壳体与所述智能控制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全金属壳体表面喷涂有防锈漆,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减速箱工作频率共有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并且设置有测距感应器,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主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连杆固定板外观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推车手臂主视结构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箱主视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部移动滚轮;2、全金属壳体;3、电机减速箱;4、伺服变频电机;5、连杆固定板;6、启动开关;7、推车手臂;701、手臂固定头;702、第一传动连杆;703、万向旋转头;704、第二传动连杆;705、机械传动手臂;8、智能控制箱;801、无线信号收发器;802、信号放大器;803、语音转换器;804、微型控制器;805、显示器控制模块;806、连杆控制模块;807、电机控制模块;9、液晶显示屏;10、手推连接板;11、测距感应器;12、送餐车;13、同步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智能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部移动滚轮1、全金属壳体2、伺服变频电机4、推车手臂7、智能控制箱8,所述底部移动滚轮1上方设置有所述全金属壳体2,所述全金属壳体2内部设置有电机减速箱3,所述电机减速箱3一侧设置有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上方安装有连杆固定板5,所述连杆固定板5上方安装有所述启动开关6,所述全金属壳体2外侧安装有所述推车手臂7,所述推车手臂7上方安装有所述智能控制箱8,所述智能控制箱8上方安装有液晶显示屏9,所述推车手臂7一侧安装有手推连接板10,所述手推连接板10一侧安装有送餐车12,所述送餐车12内部安装有测距感应器11,所述连杆固定板5上方安装有同步传动杆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车手臂7包含手臂固定头701、第一传动连杆702、万向旋转头703、第二传动连杆704、机械传动手臂705,所述手臂固定头701下方安装有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02,所述第一传动连杆702下方安装有所述万向旋转头703,所述万向旋转头703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04,所述第二传动连杆704一侧安装有所述机械传动手臂705。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控制箱8包含无线信号收发器801、信号放大器802、语音转换器803、微型控制器804、显示器控制模块805、连杆控制模块806、电机控制模块807,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801下方安装有所述信号放大器802,所述信号放大器802下方安装有所述语音转换器803,所述语音转换器803下方安装有所述微型控制器804,所述微型控制器804下方安装有所述显示器控制模块805,所述显示器控制模块805一侧安装有所述连杆控制模块806,所述微型控制器804一侧安装有所述电机控制模块807。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移动滚轮1与所述全金属壳体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减速箱3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工作的额定电压为220V。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固定板5与所述同步传动杆13嵌套连接,所述启动开关6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车手臂7与所述手推连接板10卡合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箱8与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9通过导线固定在所述智能控制箱8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距感应器1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送餐车12内壁,所述测距感应器11与所述智能控制箱8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车手臂7共有两条,对称设置在所述全金属壳体2两侧,所述全金属壳体2与所述智能控制箱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全金属壳体2表面喷涂有防锈漆,厚度为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减速箱3工作频率共有6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按下所述启动开关6,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为机器人工作提供动力,带动所述底部移动滚轮1进行移动,所述推车手臂7与所述手推连接板10连接,所述底部移动滚轮1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送餐车12进行移动,所述液晶显示屏9显示送餐车中盛放饭菜的信息,所述送餐车12内部安装有所述测距感应器11,所述测距感应器11对所述送餐车12与障碍物之间距离进行感应,同时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智能控制箱8中,防止所述送餐车12碰撞障碍物,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801对无线信号进行接收与发送,便于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所述信号放大器802对无线信号进行放大,防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杂波干扰,所述语音转换器803将电信号转化为语音信号,并进行播放,所述微型控制器804对机器人内部电信号进行处理,所述显示器控制模块805与所述液晶显示屏9连接,对所述液晶显示屏9进行控制,所述连杆控制模块806与所述推车手臂7连接,对所述推车手臂7进行控制,所述电机控制模块807对所述伺服变频电机4进行控制,所述电机减速箱3对机器人行走速度进行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