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663发布日期:2018-11-07 21:10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动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锁具从原来传统的纯机械锁发展出了许多不同功能的新型锁具,如适合于高层住宅楼门禁使用的电控锁,以及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办公楼、酒店公寓等使用的各类智能锁,比如指纹锁、IC卡门锁等。这类门锁中都会设置有电动开锁机构,此类带有电动开锁机构多用于开关门频率高的公众场合,在电机在长期的高强度作业下容易发生故障或电机损坏的情况,导致该锁具将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无法开门或锁门,只有对门锁进行拆卸或破坏才能维修跟换,可靠性较低,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灵活性高和耐用性好的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包括壳体、壳盖,所述的壳体上安装有动力轴,所述的动力轴底部垂直设置在壳体底座的安装部上,所述的动力轴顶部穿过设有圆孔的壳盖,所述的动力轴上设有一主齿轮,所述的主齿轮上安装有轮齿啮合的自锁齿轮,所述的自锁齿轮垂直安装在壳体的齿柱上,所述的自锁齿轮通过蜗杆连接有同步齿轮组,所述的同步齿轮组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的同步齿轮组由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并排轮齿依次啮合,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三从动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三从动齿轮上的轴心固定在壳体底座上,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的安装孔与蜗杆的后端连接固定,所述的蜗杆的前端安装在壳体底座的轴壁上。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同步齿轮组两侧对称的侧板,所述的侧板上设有插孔,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插孔与壳体内部的同步齿轮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自锁齿轮上设有上下一体的动力齿轮与蜗轮,所述的动力齿轮与主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蜗轮与蜗杆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米”型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与壳盖的边角上分别设有螺丝孔与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同步齿轮组与双电机,当开锁器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出现任意一台电机故障造成的无法开门,另一台电机可以继续保持开门的动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由于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主体设置在壳体外便于维修跟换,其结构简单、灵活性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锁齿轮与同步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盖打开状态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状态下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侧板11,轴壁12,螺丝孔13,壳盖2,连接板23,动力轴3,主齿轮4,自锁齿轮5,齿柱51,蜗轮52,动力齿轮53,蜗杆6,同步齿轮组7,第一从动齿轮71,第二从动齿轮72,第三从动齿轮73,第一电机81,第二电机8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智能锁的电动开锁器,包括壳体1、壳盖2,所述的壳体1上安装有动力轴3,所述的动力轴3底部垂直设置在壳体1底座的安装部上,所述的动力轴3在壳体1的底座上做旋转运动,所述的动力轴3顶部穿过设有圆孔的壳盖2,所述的动力轴3顶部设有连接槽,连接槽与锁块连接,所述的动力轴3上设有一主齿轮4,所述的主齿轮4上安装有轮齿啮合的自锁齿轮5,所述的自锁齿轮5垂直安装在在壳体1的齿柱51上,所述的自锁齿轮5上设有上下一体的动力齿轮53与蜗轮52,所述的动力齿轮53与主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的蜗轮52与蜗杆6配合连接传动,所述的自锁齿轮通5过蜗杆6连接有同步齿轮组7,所述的同步齿轮组7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81和第二电机83,在工作时,可同时启用第一电机81和第二电机83或者单独启动其中之一,电机动作经同步齿轮组7将带动蜗杆6,蜗杆6横向连接自锁齿轮5上的蜗轮52传动,由于自锁齿轮5上端的动力齿轮53连接动力轴3上的主齿轮4,从而实现电动开锁,其结构简单、灵活性高。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同步齿轮组由第一从动齿轮71、第二从动齿轮72、第三从动齿轮73并排轮齿依次啮合,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71、第二从动齿轮72、第三从动齿轮73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71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三从动齿轮73与第二电机83的输出端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71与第三从动齿轮73上的轴心固定在壳体1底座上,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72的安装孔与蜗杆6的后端连接固定,所述的蜗杆6的前端安装在壳体1底座的轴壁12上,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同步齿轮组7两侧对称的侧板11,所述的侧板11上设有插孔,所述的第一电机81和第二电机83通过插孔与壳体1内部的同步齿轮组7连接,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同步齿轮组7与第一电机81与第二电机82,当开锁器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出现任意一台电机故障造成的无法开门,另一台电机可以继续保持开门的动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现主备电机同时保证开锁的动作的进行,由于第一电机81与第二电机82的主体设置在壳体1外便于维修跟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底部设有“米”型加强筋,可以强化壳体1的硬度,提高了电动开锁器在门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与壳盖2的边角上分别设有螺丝孔13与连接板23,用于壳体1与壳盖2的连接固定,同时能够提高开锁器与锁体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