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306发布日期:2018-12-05 18:4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门的铰接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门板与门框之间多使用天地升降合页或外挂平装升降合页支撑紧固。天地合页一般包括升降下合页组件、上升降芯、升降上合页固定座、平开下合页组件、尼龙套和平开上合页固定座,升降下合页组件和平开下合页组件均连接有合页固定片。在传统的安装有天地合页的门中,实现自动关门多采用扭簧来达到自动合页的效果。但是扭簧在长时间使用以后,会达到材料的疲劳极限断裂,致使扭簧没有回转合页的效果。且由于安装在合页上的门的重量不一,所需的扭力大小不一,若想达到比较好的自动回转合页的效果需要针对不同厚度的门安装扭力不同的扭簧,适用能力差。

且在有些场合,例如公共洗手间的隔间,需要使用能够自动合页关闭的门,避免直接看到隔间内的情形;但是如果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门也会自动完全关闭的话,会给前来使用隔间的人造成里面有人无法使用的错觉,因此,还需要将有人在使用手动关闭的门与无人使用自动合页的门这两种状态区分开来,以达到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可以自动回转为不完全关闭的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下合页包括固定座、上升降组件和下升降组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竖直座和水平座,所述水平座由竖直座底端向水平方向延伸而出;

所述下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上,所述上升降组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下升降组件上,所述下升降组件上设有沿其中轴面对称设置的下螺旋面;所述上升降组件上设有与之配合的上螺旋面,所述上螺旋面压合于所述下螺旋面上;

所述水平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点,所述下升降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二定位点与所述第一定位点配合固定,使得所述中轴面偏离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

下升降组件固定在水平座的中轴线上,可以很好的保证下合页安装有门之后门的重心处于水平座的中轴线上,方便门的正常旋转开合。设置在下升降组件上的下螺旋面与设置在上升降组件上的上螺旋面相互配合,当上螺旋面凸起的最底端旋转置于下螺旋面上时,即使没有受到横向的推力,上升降组件也受到一个来自竖直向下重力作用在下螺旋面上产生的沿螺旋面向下的分力,使得上升降组件自动的沿下螺旋面旋转,直至旋转到下螺旋面的最底端停止,从而达到自动回转的效果。

此外,一般而言,水平座中轴线的方向即为门安装的方向,也是门完全闭合时所在的方向。左旋面与右旋面交叉的中轴面所在处即为其螺旋面的最低处,也就是自动回转停止之处;通过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的配合使得这个中轴面偏离门完全闭合应该所处的位置,可以达到自动回转关门时不完全闭合的效果。这种自动回转合上的门可以与人主动完全关上的门区分开,特别是同时存在有多扇门时,可以一目了然地通过观察门有没有关严实来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点为孔状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二定位点为多个呈孔状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上升降组件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中心轴与所述上升降组件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匹配,并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定位孔与上升降组件之间的距离固定,使得第二定位孔的分布呈圆弧形,而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等保证了在旋转上升组件的时候,可以使得与第一定位孔可以与第二定位孔保持契合,且可以在多个第二定位孔之间切换。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左常开门或者右常开门需要保持的角度来设计第二定位孔左/右偏离水平座轴线的角度,或者选择将第一定位孔与偏移角度不同的第二定位孔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牢固,消除了累积误差产生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孔设有两个,并以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各偏离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10至45度。可以满足左常开门和右常开门15度的两种状态,经过市场调研,常开10至45度可以对门内情形起到较好地视线阻挡效果但是又不至于让人无法分辨,是一个较佳的关门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点为凸齿,所述凸齿的齿尖朝向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所述第二定位点为多个凹齿,所述凹齿呈环形分布,与所述凸齿卡合。环形分布的凹齿满足了旋转所述下升降组件时,所述凸齿可以卡合入不同的所述凹齿内。可以根据左常开门或者右常开门需要保持的角度来设计左/右凹齿偏离水平座轴线的角度,或者选择将凸齿与偏移角度不同的凹齿卡合。卡合的固定方式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效果,对于安装人员而言,在安装时无需使用其他部件来连接和安装,安装方法一目了然,简化操作和安装时间。

优选地,所述凹齿设有两个,并以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凹齿各偏离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10至45度。可以满足左常开门和右常开门15度的两种状态,经过市场调研,常开10至45度可以对门内情形起到较好地视线阻挡效果但是又不至于让人无法分辨,是一个较佳的关门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螺旋面包括以所述中轴面对称设置的左旋面和右旋面,所述左旋面与右旋面的相交顶端形成尖顶,所述左旋面与右旋面的相交底端设有卡槽;所述上螺旋面与下螺旋面相配合设有对位的尖顶和卡槽,且上螺旋面与下螺旋面通过尖顶与卡槽的嵌接配合实现定位。实现左开门回转和右开门回转的两个螺旋面对称,可以在选用两种不同模式安装时,可以达到的效果保持一致,没有偏向。左旋的左旋面可以实现自动向右旋转(也就是向关门位置旋转),从而实现左开门自动回转的目的;右旋的右旋面可以实现自动向左旋转(也就是向关门位置旋转),从而实现右开门自动回转的目的。当上升降组件的上螺旋面底端的尖顶从上滑动至下螺旋面上的卡槽中时,卡槽与尖顶匹配卡合住,上升降组件停止旋转下降的运动,起到制动和临时定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下升降组件还包括连接轴、连接套和连接台,所述连接轴外套设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有所述下螺旋面;所述连接轴与连接套位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连接台上靠近所述竖直座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定位点。采用连接轴和连接套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供旋转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方便设置下螺旋面。在加工时,由于连接套上螺旋面的型面较为复杂,分开加工好连接轴和连接套之后再将二者焊接在一起可以减少加工难度。连接台连接了连接套、连接轴和水平座,同时,台状的形状有更大的设置空间,可以更好的设置弧形分布的第二定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上升降组件还包括连接孔和内套,所述内套设置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内套上设有所述上螺旋面;所述内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所述上螺旋面可与所述下螺旋面契合。连接孔与连接轴套设,可以以连接轴为中心旋转,上螺旋面与下螺旋面契合,上升降组件才可以正常的自动螺旋转动而下。

优选地,所述竖直座和水平座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接近90度的零件连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大结构强度,延缓老化失效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合页与下合页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门在上合页与下合页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包括上合页和下合页,所述下合页包括固定座、上升降组件和下升降组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竖直座和水平座,所述水平座由竖直座底端向水平方向延伸而出;所述下升降组件固定在所述水平座的中轴线上,所述上升降组件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下升降组件上,所述下升降组件上设有沿一条对称轴对称的两处下螺旋面,所述上升降组件上设有与之配合的上螺旋面,所述上螺旋面压合于所述下螺旋面上;所述水平座上设有第一定位点,所述下升降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二定位点与所述第一定位点配合固定,所述下螺旋面的对称轴偏离所述水平座的伸出方向。这种结构的天地合页可以自动回转为不完全关闭的状态,满足特殊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升降组件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包含实施例1的下升降组件与内套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包含实施例2的下合页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包含实施例2的下升降组件与凸齿卡合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升降组件的仰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由图可知:

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包括上合页1和下合页2,所述下合页2包括固定座、上升降组件3和下升降组件4,所述固定座包括竖直座5和水平座6,所述水平座6由竖直座5底端向水平方向延伸而出;

所述下升降组件4固定在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上,所述上升降组件3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下升降组件4上,所述下升降组件4上设有下螺旋面41,所述下螺旋面41包括左旋面411和右旋的右旋面412,所述左旋面411与右旋面412相交衔接于所述下升降组件的中轴面8上;,所述上升降组件3上设有与之配合的上螺旋面31,所述上螺旋面31压合于所述下螺旋面41上;

所述水平座6上设有第一定位点,所述下升降组件4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二定位点与所述第一定位点配合固定,使得所述中轴面8偏离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

下升降组件4固定在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上,可以很好的保证下合页2安装有门之后门的重心处于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上,方便门的正常旋转开合。设置在下升降组件4上的下螺旋面41与设置在上升降组件3上的上螺旋面31相互配合,当上螺旋面31凸起的最底端旋转置于下螺旋面41上时,即使没有受到横向的推力,上升降组件3也受到一个来自竖直向下重力作用在下螺旋面41上产生的沿螺旋面向下的分力,使得上升降组件3自动的沿下螺旋面41旋转,直至旋转到下螺旋面41的最底端停止,从而达到自动回转的效果。左旋的左旋面411可以实现自动向右旋转(也就是向关门位置旋转),从而实现左开门自动回转的目的;右旋的右旋面412可以实现自动向左旋转(也就是向关门位置旋转),从而实现右开门自动回转的目的。

此外,一般而言,水平座6中轴线的方向即为门安装的方向,也是门完全闭合时所在的方向。左旋面411与右旋面412与之交叉的中轴面8所在处即为其螺旋面的最低处,也就是自动回转停止之处;通过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的配合使得中轴面8偏离了门完全闭合应该所处的位置,可以达到自动回转关门时不完全闭合的效果。这种自动回转合上的门可以与人主动完全关上的门区分开,特别是同时存在有多扇门时,可以一目了然地通过观察门有没有关严实来识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2所述:

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所述第一定位点为孔状的第一定位孔71,所述第一定位孔71设置于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上,所述第二定位点为多个呈孔状的第二定位孔62;所述第一定位孔71圆心与所述上升降组件3旋转轴3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62的中心轴与所述上升降组件3旋转轴3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等于所述第二间距;所述第一定位孔71与所述第二定位孔62匹配,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孔62设有两个,并以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定位孔62偏离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十五度。第二定位孔62与上升降组件3之间的距离固定,使得第二定位孔62的分布呈圆弧形,而第一间距与第二间距相等保证了在旋转上升组件的时候,可以使得与第一定位孔71可以与第二定位孔62保持契合,且可以在多个第二定位孔62之间切换。而对于凹齿63与凸齿72配合的定位方式来说,需要分别加工出能相互契合的形状特殊的凹齿63和凸齿72,由于实际生产中加工误差的存在,凹齿63与凸齿72在加工成型后二者的形状很可能并不能完全契合,这就使得在投入使用后出现难以装配和受力后易滑脱的现象。因此直接使用定位孔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定位可以达到较佳的装配效果。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左常开门或者右常开门需要保持的角度来设计第二定位孔62左/右偏离水平座6轴线的角度,或者选择将第一定位孔71与偏移角度不同的第二定位孔62连接。螺栓连接的方式牢固,消除了累积误差产生的间隙。可以满足左常开门和右常开门十五度的两种状态,经过市场调研,常开十五度可以对门内情形起到较好地视线阻挡效果但是又不至于让人无法分辨,是一个较佳的关门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如图3-4所述:

一种自动回转的天地合页,所述第一定位点为凸齿72,所述凸齿72的齿尖朝向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所述第二定位点为多个凹齿63,所述凹齿63呈环形分布,与所述凸齿72卡合。所述凹齿63设有两个,并以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凹齿63偏离所述水平座6的中轴线61十五度。环形分布的凹齿63满足了旋转所述下升降组件4时,所述凸齿72可以卡合入不同的所述凹齿63内。可以根据左常开门或者右常开门需要保持的角度来设计左/右凹齿63偏离水平座6轴线的角度,或者选择将凸齿72与偏移角度不同的凹齿63卡合。卡合的固定方式既满足了消费者的使用效果,对于安装人员而言,在安装时无需使用其他部件来连接和安装,安装方法一目了然,简化操作和安装时间。可以满足左常开门和右常开门十五度的两种状态,经过市场调研,常开十五度可以对门内情形起到较好地视线阻挡效果但是又不至于让人无法分辨,是一个较佳的关门程度。

所述左旋面411和所述右旋面412沿所述中轴面8对称,所述左旋面与右旋面的相交顶端形成尖顶81,所述左旋面与右旋面的相交底端设有卡槽82;所述上螺旋面31与下螺旋面41相配合设有对位的尖顶81和卡槽82,且上螺旋面31与下螺旋面41通过尖顶81与卡槽82的嵌接配合实现定位。实现左开门回转和右开门回转的两个螺旋面对称,可以在选用两种不同模式安装时,可以达到的效果保持一致,没有偏向。当上升降组件3的上螺旋面31底端的尖顶81从上滑动至下螺旋面41的卡槽82中时,卡槽82与尖顶81匹配卡合住,上升降组件3停止旋转下降的运动,起到制动和临时定位的作用。

所述下升降组件4还包括连接轴42、连接套43和连接台44,所述连接轴42外套设所述连接套43,所述连接套43上设有所述下螺旋面;所述连接轴42与连接套43位于所述连接台44上;所述连接台44上靠近所述竖直座5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定位点。采用连接轴42和连接套43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供旋转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方便设置下螺旋面41。在加工时,由于连接套43上螺旋面31的型面较为复杂,分开加工好连接轴42和连接套43之后再将二者焊接在一起可以减少加工难度。连接台44连接了连接套43、连接轴42和水平座6,同时,台状的形状有更大的设置空间,可以更好的设置弧形分布的第二定位点。

所述上升降组件3还包括连接孔33和内套34,所述内套34设置于所述连接孔33内,所述内套34上设有所述上螺旋面31;所述内套34套设于所述连接轴42上,所述上螺旋面31可与所述下螺旋面41契合。连接孔33与连接轴42套设,可以以连接轴42为中心旋转,上螺旋面31与下螺旋面41契合,上升降组件3才可以正常的自动螺旋转动而下。

作为较优地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竖直座5和水平座6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9。接近90度的零件连接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设置加强筋9可以增大结构强度,延缓老化失效的时间。

所述上合页1与下合页2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固定门在上合页1与下合页2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