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712发布日期:2019-02-10 22:5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具箱。



背景技术:

工具箱是一种收纳及存放工具的容器,可广泛使用于家庭、商场及工厂中。

工具箱根据有无箱盖可分成封闭式有盖工具箱和开放式无盖工具箱,开放式无盖工具箱方便使用者取放工具箱,但是开放式工具箱无法遮挡灰尘,使工具箱内的工具受到污染。

封闭式有盖工具箱虽然能够遮挡灰尘,但是大多数封闭式有盖工具箱的箱盖通过锁扣固定在箱体的敞口处,当使用者需要从工具箱内取出工具时,需要先手动打开箱盖。当使用者双手被占用时或者双手沾满污渍时,使用者不便从工具箱内取出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具箱,既能满足遮挡灰尘的需要,又方便使用者从工具箱内取出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具箱,包括箱盖、箱体、感应探测器、控制器及升降装置;所述箱盖一侧边缘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箱体的顶部边缘;所述感应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箱盖铰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探测器和所述升降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感应探测器检测到有人靠近所述箱体时,驱动升降装置将箱盖打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箱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箱设置有感应探测器、控制器及升降装置,感应探测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将箱盖开启或者关闭。当有人靠近箱体时且所在位置落入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内,控制器将控制升降装置将箱盖打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箱在有人靠近箱体且所在位置落入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箱盖可自动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马达、曲柄摇杆机构;所述马达的驱动轴与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第一曲柄连接,所述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与箱盖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往复摆动,可将箱盖开启或者关闭,再者摇杆与箱盖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使马达输出较小的驱动力就能将箱盖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心曲柄连杆机构及马达;所述对心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与马达的输出轴铰接的第二曲柄,与第二曲柄铰接的第二连杆,以及分别与第二连杆和箱盖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的升降杆。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升降杆上下运动带动箱盖开启或者关闭,升降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箱盖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使马达输出较小的驱动力就能将箱盖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同步带,所述第一曲柄及第二曲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同步带连接的输出轴;所述马达的驱动轴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一曲柄及第二曲柄的输出轴连接。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通过同步带将马达的驱动力平稳的输出给第一曲柄或者第二曲柄,使第一曲柄及第二曲柄与马达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箱还包括:设置在马达的驱动轴上的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的转速调节所述马达的输出功率。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利用速度传感器检测马达运转速度并结合控制器调整马达的转速,可控制箱盖开启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带有多层隔板的置物架。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多层隔板的置物架可满足不同种类工具在箱体内的收纳。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一活动竖板,所述活动竖板设置在所述置物架的外侧;所述活动竖板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的上边缘与第一竖板的下边缘铰接,所述第二竖板的下边缘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板上;所述第一竖板的上边缘与所述箱盖扣合,且所述第一竖板的上边缘、下边缘分别与置物架的上底面、下底面平齐;第一竖板的上边缘相对于其下边缘朝向远离所述置物架的方向偏离。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铰接,且第一竖板的上边缘朝向远离所述置物架的方向偏离,第一竖板在重力作用下可绕第二竖板向外侧旋转,使置物架暴露,方便使用者取放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灯及与所述照明灯连接的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之间,所述箱盖开启时,所述触点开关内的触点关闭,所述照明灯亮起。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在开启箱盖的同时,照明灯处于工作状态,可提供箱体内照明,方便使用者取出或者存放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万向轮。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可以通过万向轮移动位置,方便使用者取拿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工具箱还包括放置箱体内的灭火器以及安装箱体外的烟雾报警器,所述烟雾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烟雾报警器检测到所述箱体外的烟雾浓度大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驱动升降装置将箱盖打开。具有上述结构的工具箱,当发生火灾时,箱盖可自动打开,方便使用者取出箱体的灭火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箱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箱盖关闭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箱盖开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升降装置一开启箱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升降装置一关闭箱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升降装置二开启箱盖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具箱的升降装置二关闭箱盖示意图;

10-箱盖, 20-箱体,

30-感应探测器, 40-竖板,

41-第一竖板, 42-第二竖板,

50-升降装置, 51-马达,

52-同步带, 53-曲柄摇杆机构,

54-对心曲柄连杆机构, 60-控制器,

70-置物架, 80-速度传感器,

531-第一曲柄 532-第一连杆,

533-摇杆, 541-第一曲柄,

542-第二连杆, 543-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工具箱,包括:箱盖10、箱体20、感应探测器30、升降装置50及控制器60;箱盖10一侧边缘通过转轴铰接在箱体20的顶部边缘;感应探测器30设置在箱体10上,升降装置50设置在箱体20内且升降装置50的一端与箱盖10铰接;控制器60分别与感应探测器30和升降装置50信号连接,控制器60在感应探测器30检测到有人靠近箱体20时,驱动升降装置50将箱盖打开。

具体实施时,箱体20由多个面板及框架组成,箱体20的顶部设置有敞口,其余各面被面板封闭。箱盖10一侧边缘通过转轴铰接在敞口的边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选择销轴作为箱盖10与箱体20铰接的转轴,箱体20的敞口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供销轴插入的安装孔,箱盖10的销轴插入安装孔后,箱盖10可绕箱体20转动。

感应探测器30安装在箱体20上,且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感应探测器30安装位置与箱盖10的铰接端相对,且设置在箱体20的框架上;当使用者需要取放工具时,使用者靠近箱体20,感应探测器30检测到箱体20附近的人所在的位置,并把检测数据传送给控制器60。

控制器60分别与感应探测器30、升降装置50信号连接,控制器60内预设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当感应探测器30检测到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落入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时,控制器60则驱动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打开。

升降装置50包括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箱盖10铰接。当控制器60控制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打开时,驱动装置开始工作,传动装置将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给箱盖10,将箱盖10开启。

当使用者靠近工具箱时,感应探测器30检测有人靠近箱体20时,且并将此信息传输给控制器60,控制器60将感应探测器30的实时检测的箱体20附近的人所在的位置与控制器60预设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比较,若箱体20附近的人所在位置落入感应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内,控制器60将启动升降装置50的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将驱动装置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箱盖10,并将箱盖10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箱的箱盖能够遮挡灰尘,还能将箱盖自动打开,方便使用者从工具箱内取出工具。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马达51、曲柄摇杆机构53;马达51的驱动轴与曲柄摇杆机构53的第一曲柄531铰接,曲柄摇杆机构53的摇杆533与箱盖10远离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具体实施时,升降装置50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铰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箱盖10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马达51作为驱动装置,选择曲柄摇杆机构53作为传动装置;曲柄摇杆机构53包括:第一曲柄531、第一连杆532及533摇杆;其中,第一曲柄531的一端与马达51连接,第一曲柄531另一端与第一连杆532远离摇杆53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532的另一端与摇杆533远离箱盖10的一端铰接,摇杆533的另一端与箱盖10铰接。第一曲柄531作为主动件且能够转动,摇杆533作为从动件能够往复摆动。可以理解的是:马达51的驱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曲柄531设置有与驱动轴的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马达51产生的驱动力经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传递给第一曲柄531,带动第一曲柄531旋转,第一曲柄531通过第一连杆532带动摇杆533左右摆动进而将箱盖打开或者关闭。

按照图3及图4所示方向,当控制器60控制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开启时,马达51的驱动轴带动第一曲柄531转动,第一曲柄531与第一连杆532在A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不重叠,第二曲柄531与第一连杆532在B点重叠。当第一曲柄531和第一连杆532处于A点或者B点时对应摇杆533摆动的极限位置。

当第一曲柄531由B点向A点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曲柄531经第一连杆532带动摇杆533向右侧摆动,在此过程中逐渐将箱盖10开启。当第一曲柄531由A点向B点逆时针转动时,第一曲柄531经第一连杆532带动摇杆533向左侧摆动,在此过程中逐渐将箱盖10关闭。

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对升降装置50做了进一步改进;升降装置50包括:对心曲柄连杆机构54及马达51;对心曲柄连杆机构54包括:与马达51的输出轴铰接的第二曲柄541,与第二曲柄541铰接的第二连杆542,以及分别与第二连杆542和箱盖10远离转轴的一侧边缘铰接的升降杆543。具体实施时,升降装置50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箱盖铰接。在本实施例中,选择马达51作为驱动装置,选择对心曲柄连杆机构54作为传动装置;对心曲柄连杆机构实质为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用升降杆543代替,使升降杆543能够上下运动;除了升降杆543外,对心曲柄连杆机构54还包括:第二曲柄541、第二连杆542;第二曲柄541一端与马达51的驱动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4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42的另一端与升降杆543远离箱盖10的一端铰接,升降杆543的另一端与箱盖10铰接。其中,第二曲柄541作为主动件能够作周向转动,升降杆543为从动件,在第二曲柄541的带动下升降杆543实现上下运动,进而将箱盖10开启或者关闭。

按照图5及图6所示方向,当控制器60控制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开启时,马达51的驱动轴带动第二曲柄541转动,第二曲柄541与第二连杆542在C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不重叠,第二曲柄541与第一连杆542在D点重叠。当第二曲柄541和第一连杆542处于C点或者D点时对应升降杆543移动的极限位置。当第一曲柄541由D点向C点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曲柄541经第二连杆542带动升降杆543向上移动,在此过程中逐渐将箱盖10开启。当第二曲柄541由C点向D点逆时针转动时,第二曲柄541经第二连杆542带动升降杆543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逐渐将箱盖10关闭。

如图3至图6所示:为提升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之间的传递平稳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升降装置50包括同步带52,第一曲柄531及第二曲斌541设置有与同步带52连接的输出轴,马达51的驱动轴通过同步带52与第一曲柄531及第二曲柄541的输出轴连接。具体实施时,马达51的驱动轴、第一曲柄531、第二曲柄541的输出轴分别设置有同步带轮,当马达51的驱动轴与第一曲柄531连接时,或者马达51的驱动轴与第二曲柄532连接时,两个同步带轮之前通过同步带连接在一起。马达51的驱动轴带动第一曲柄531及第二曲柄541转动,使第一曲柄531及第二曲柄541周向转动,进而带动摇杆533摆动或者带动升降杆543上下运动。

参阅图1及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工具箱还包括设置在马达51的驱动轴上的速度传感器80,速度传感器80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控制器60根据速度传感器80检测的转速调节马达51的输出功率。具体实施时,速度传感器80采集马达51的驱动轴转速并上传给控制器60,控制器60根据此速度下马达51的运行时间,调整下一时间段马达51的转速,使箱盖10开启到某一位置时,箱盖10的开启速度逐渐减缓,使箱盖10抵达最大开启位置时,此时刻箱盖10的开启速度为零。可以理解的是,箱盖10开启过程中,可分为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在箱盖10开启时,马达51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转动,将动力传递给升降装置50将箱盖逐步开启,当箱盖10到达某一位置,箱盖开启的过程由加速阶段转为减速阶段,当箱盖10开启处于减速阶段时,马达51转速逐步减小,当箱盖抵达最大开启位置时,箱盖10的速度为零。反之,当箱盖10需要关闭时,控制过程同样分为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20内设置有带有多层隔板的置物架70。具体实施时,隔板在置物架70的上下安装位置可调,以适应不同种类工具的存放空间需要。可以理解的是:置物架70沿垂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安装孔,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入销,隔板通过插入销活动安装在置物架70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箱体20包括一活动竖板40,活动竖板40设置在置物架70的外侧,活动竖板40包括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2,第二竖板42的上边缘与第一竖板41的下边缘铰接,第二竖板42的下边缘固定在箱体20的底板上;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与箱盖10扣合,且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下边缘分别与置物架70的上底面、下底面平齐;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相对于其下边缘朝向远离置物架70的方向偏离。具体实施时,箱体20选择位于箱盖10的开口端下方的一面板制作成一活动竖板40,活动竖板40包括第一竖板41和第二竖板42,第二竖板42的下边缘固定在箱体20的底板上,第二竖板42的上边缘与第一竖板41的下边缘铰接,第一竖板41可绕第二竖板42的上边缘转动。

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与箱盖10卡合,卡合安装后的第一竖板41由其下缘至上缘向远离置物架70的方向倾斜,置物架70的最高位置处的隔板和最低位置处的隔板分别与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平齐;可以理解的是:置物架70的最高位置处的隔板和最低位置处的隔板也可以位于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之间。箱盖10开启后,第一竖板41的上边缘与箱盖10脱离卡合状态,第一竖板41在重力的作用下,其上边缘向远离置物架70的一侧翻转,使置物架70放置的工具处于暴露状态,方便使用者取拿或者存放工具。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箱体20内设置有照明灯及与照明灯连接的触点开关,触点开关设置在箱盖10与箱体20之间,箱盖10开启时,触点开关内的触点关闭,照明灯亮起。具体实施时,触点开关设置在箱盖10与箱体20铰接处,箱盖10开启,触点开关内的触点关闭使照明灯所处的电路接通,照明灯亮起。箱盖10关闭后,触点开关内的触点分离使照明灯所处的电路断开,照明灯熄灭。箱体内设置照明灯及触点开关,为使用者在取拿或者存放工具时,提供照明。

本本实施例中,箱体20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具体实施时,箱体20底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一个万向轮,可将工具箱移动到作业现场方便作业者进行作业,或者方便移动工具箱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工具箱还包括放置箱体20内的灭火器以及安装箱体20外的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烟雾报警器检测到箱体外的烟雾浓度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60驱动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打开。具体实施时,工具箱的箱体20内存放有灭火器,箱体20外设置有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烟雾报警器用于检测箱体20外烟雾的浓度并将此数据发送给控制器60。控制器60内设置有烟雾浓度的预设值,当烟雾报警器检测的箱体20外烟雾浓度超过控制器60内设置的烟雾浓度的预设值时,控制器60将驱动升降装置50将箱盖10打开。本实施例中,当发生火灾时,箱盖10可自动打开,能够使灭火人员快速从箱体20内取出灭火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