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494发布日期:2019-02-19 18:56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的门窗五金市场上,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应用越来越广。内平开下悬门窗用五金系统是一种通过操作执手来实现门窗内平开、下悬、锁闭等功能的系统,该系统的各传动部件相互连接,但在现有的系统中由于设计和加工的缺陷,往往会出现窗扇的开关锁合不顺畅、开关窗扇费劲的问题,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差,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现有内平开下悬门窗用五金系统还存在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具有结构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窗扇、下合页部件、上合页部件、内倒锁部件、内倒锁座、转角器、防误器、连接器、两个锁座、拨叉执手、爬升块、支撑杆、若干铝连杆,其中所述下合页部件包括下固定座、下安装座、第一下连杆、第二下连杆、第一下滑动轴、第二下滑动轴、第一铰接轴、微调组件、铰接柱,所述下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一长形孔,所述下安装座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下安装座另一端设有轴套,所述下安装座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孔,所述第一下滑动轴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孔中,所述第一下连杆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下连杆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连通的油槽,所述第一下连杆一端与第一下滑动轴相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杆另一端与下固定座相铰接,所述第二下滑动轴滑动安装在第一长形孔中,所述第二下连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下连杆一端与第二下滑动轴相铰接,所述第二下连杆另一端与铰接柱相铰接,所述轴套套装在铰接柱上,所述第一铰接轴穿置在第一通孔后连接于第一铰接孔上,所述微调组件包括下固定块、第一调节螺钉,所述下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钉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调节螺钉螺接在第一螺纹孔中,并使第一限位凸块可转动地嵌装在下安装座的第一限位槽中;

所述上合页部件包括上固定座、支撑板、第一上连杆、第二上连杆、第一上滑动轴、第二上滑动轴、第二铰接轴、扇固定组件、偏心柳钉,所述上固定座中部开设有第二长形孔,所述支撑板由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及连接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的连接斜板构成,所述第一横板中部开设有第三长形孔,所述第一上滑动轴滑动安装在第三长形孔中,所述第一上连杆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上连杆一端与第一上滑动轴相铰接,所述第一上连杆另一端与上固定座相铰接,所述第二上滑动轴滑动安装在第二长形孔中,所述第二上连杆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上连杆一端与第二上滑动轴相铰接,所述第二上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横板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穿置在第二通孔后连接于第二铰接孔上,所述扇固定组件包括主体、第三上滑动轴、连杆、锁块、拉杆、上固定块、第二调节螺钉、连接块,所述主体一端开设有卡槽,且主体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卡槽的第二螺纹孔,所述主体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孔,所述主体底部开设有贯穿主体的导向槽,所述第三上滑动轴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孔中,所述支撑板的第二横板一端与第三上滑动轴相铰接,所述连杆一端与主体另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横板相铰接,所述上固定块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上固定块底端设有凸形部,所述上固定块活动卡装在主体的卡槽中,所述第二调节螺钉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二调节螺钉螺接在第二螺纹孔中,并使第二限位凸块可转动地嵌装在上固定块的第二限位槽中,所述拉杆上开设有第四长形孔,所述拉杆设置在主体的导向槽中,并使上固定块的凸形部滑动设置在第四长形孔中,所述连接块与拉杆一端相接,所述锁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锁块一端与拉杆另一端相接,所述偏心柳钉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中,并使偏心柳钉的偏心端与第二横板相铰接;

所述内倒锁部件包括角体、不锈钢片组、限位块、活动拉杆、偏心锁钉,所述角体由竖向杆、横向杆构成,所述竖向杆与横向杆上分别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竖向杆与横向杆的连接处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部,所述圆弧过渡部中设有连接两个第二滑槽的弧形通孔,所述不锈钢片组从竖向杆的第二滑槽穿过弧形通孔伸入至横向杆的第二滑槽中,所述限位块活动安装在竖向杆的第二滑槽中,并与不锈钢片组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动拉杆一端滑动设置在横向杆的第二滑槽中,并与不锈钢片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偏心锁钉铰接在活动拉杆的另一端上;

所述窗扇呈竖向布置,所述上合页部件设置在窗扇顶部上,并使扇固定组件固定于窗扇上,所述下合页部件设置在窗扇底部上,并使下安装座固定于窗扇上,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窗扇底部上,并使支撑杆位于下合页部件侧旁,所述爬升块设置在窗扇底部上,并使爬升块位于支撑杆侧旁,所述内倒锁座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内倒锁座设置在窗扇底部下方,并使内倒锁座位于爬升块侧旁,所述内倒锁部件设置在窗扇底部上,并使偏心锁钉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槽中,所述防误器呈竖向布置,所述防误器活动设置在窗扇侧边上,所述拨叉执手插装在防误器上,所述连接器呈竖向布置,所述连接器设置在窗扇侧边上,所述连接器上端通过铝连杆与防误器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器下端通过铝连杆与内倒锁部件的限位块连接,所述转角器设置在窗扇侧边上,所述转角器一端通过铝连杆与防误器上端连接,所述转角器另一端通过铝连杆与上合页部件连接,所述连接器与转角器上分别设有锁头,两个锁座分别设置在两个锁头侧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下连杆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相连通的油槽,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使用者能将润滑油添加到油槽中,使第一下连杆与第二下连杆的铰接处始终保持润滑,从而使窗扇的开启锁闭更加顺畅,其能有效地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可靠性与结构稳定性,还提高了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使用寿命;由于,微调组件的设计,使窗扇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微调,从而使窗扇的开启关闭更加顺畅、平稳,其能有效地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可靠性;由于,主体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拉杆设置在导向槽中,锁块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偏心柳钉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中,并使偏心柳钉的偏心端与第二横板相铰接,通过上述合理的组装关系,使拉杆能在导向槽中实现导向,在窗扇开启时,将拉杆拉出,锁块会随着拉杆移动方向移动,并使偏心柳钉脱离锁块的第一滑槽,从而使窗扇能够打开,在窗扇关闭时,将拉杆收拢回去,锁块随着拉杆移动方向移动,并使偏心柳钉回到锁块的第一滑槽中,从而窗扇能够关闭并锁紧,其有助于提高安装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上固定块与第二调节螺钉的设计,其能对锁头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锁头与锁座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从而使开关锁合更加顺畅,其有助于提高安装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圆弧过渡部中设有弧形通孔,通过该结构的设计,可使不锈钢片组在竖向杆的第二滑槽与横向杆的第二滑槽中滑动时保持畅通,无障碍,从而使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各传动部件在传动时更加顺畅,其有助于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由于,内倒锁座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并使偏心锁钉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槽中,这样在窗扇开启时,活动拉杆收拢在横向杆的第二滑槽中,使偏心锁钉与第三滑槽脱离,从而使窗扇能够打开,在窗扇关闭时,活动拉杆拉出,使偏心锁钉回到第三滑槽中,从而使窗扇能够关闭并锁紧,其能进一步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连接器与转角器上分别设有锁头,两个锁座分别设置在两个锁头侧旁,这样在窗扇开启时,锁头与锁座脱离,使窗扇能够开启,在窗扇关闭时,锁头回到锁座中,使窗扇能够关闭并锁紧,其能进一步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合页部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合页部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倒锁部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包括窗扇1、下合页部件2、上合页部件3、内倒锁部件4、内倒锁座5、转角器6、防误器7、连接器8、两个锁座9、拨叉执手10、爬升块11、支撑杆12、若干铝连杆13,其中

所述下合页部件2包括下固定座21、下安装座22、第一下连杆23、第二下连杆24、第一下滑动轴25、第二下滑动轴26、第一铰接轴27、微调组件28、铰接柱29,所述下固定座21中部开设有第一长形孔211,所述下安装座22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1,所述下安装座22另一端设有轴套222,所述下安装座22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孔223,所述第一下滑动轴25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孔223中,所述第一下连杆23上设有第一铰接孔231,所述第一下连杆23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231相连通的油槽232,所述第一下连杆23一端与第一下滑动轴25相铰接,所述第一下连杆23另一端与下固定座21相铰接,所述第二下滑动轴26滑动安装在第一长形孔211中,所述第二下连杆2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41,所述第二下连杆24一端与第二下滑动轴26相铰接,所述第二下连杆24另一端与铰接柱29相铰接,所述轴套222套装在铰接柱29上,所述第一铰接轴27穿置在第一通孔241后连接于第一铰接孔231上,所述微调组件28包括下固定块281、第一调节螺钉282,所述下固定块28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83,所述第一调节螺钉282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284,所述第一调节螺钉282螺接在第一螺纹孔283中,并使第一限位凸块284可转动地嵌装在下安装座22的第一限位槽221中。

所述上合页部件3包括上固定座31、支撑板32、第一上连杆33、第二上连杆34、第一上滑动轴35、第二上滑动轴36、第二铰接轴37、扇固定组件38、偏心柳钉39,所述上固定座31中部开设有第二长形孔311,所述支撑板32由第一横板321、第二横板322及连接第一横板321与第二横板322的连接斜板323构成,所述第一横板321中部开设有第三长形孔324,所述第一上滑动轴35滑动安装在第三长形孔324中,所述第一上连杆33上设有第二铰接孔331,所述第一上连杆33一端与第一上滑动轴35相铰接,所述第一上连杆33另一端与上固定座31相铰接,所述第二上滑动轴36滑动安装在第二长形孔311中,所述第二上连杆3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41,所述第二上连杆34一端与第二上滑动轴36相铰接,所述第二上连杆34另一端与第一横板321相铰接,所述第二铰接轴37穿置在第二通孔341后连接于第二铰接孔331上,所述扇固定组件38包括主体381、第三上滑动轴382、连杆383、锁块384、拉杆385、上固定块386、第二调节螺钉387、连接块388,所述主体381一端开设有卡槽3811,且主体381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卡槽3811的第二螺纹孔3812,所述主体381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孔3813,所述主体381底部开设有贯穿主体381的导向槽3814,所述第三上滑动轴382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孔3813中,所述支撑板32的第二横板322一端与第三上滑动轴382相铰接,所述连杆383一端与主体381另一端相铰接,所述连杆383另一端与第二横板322相铰接,所述上固定块386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861,所述上固定块386底端设有凸形部3862,所述上固定块386活动卡装在主体381的卡槽3811中,所述第二调节螺钉387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3871,所述第二调节螺钉387螺接在第二螺纹孔3812中,并使第二限位凸块3871可转动地嵌装在上固定块386的第二限位槽3861中,所述拉杆385上开设有第四长形孔3851,所述拉杆385设置在主体381的导向槽3814中,并使上固定块386的凸形部3862滑动设置在第四长形孔3851中,所述连接块388与拉杆385一端相接,所述锁块384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841,所述锁块384一端与拉杆385另一端相接,所述偏心柳钉39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3841中,并使偏心柳钉39的偏心端与第二横板322相铰接。

所述内倒锁部件4包括角体41、不锈钢片组42、限位块43、活动拉杆44、偏心锁钉45,所述角体41由竖向杆411、横向杆412构成,所述竖向杆411与横向杆412上分别设有第二滑槽46,所述竖向杆411与横向杆412的连接处之间设有圆弧过渡部47,所述圆弧过渡部47中设有连接两个第二滑槽46的弧形通孔48,所述不锈钢片组42从竖向杆411的第二滑槽46穿过弧形通孔48伸入至横向杆412的第二滑槽46中,所述限位块43活动安装在竖向杆411的第二滑槽46中,并与不锈钢片组42一端相连接,所述活动拉杆44一端滑动设置在横向杆412的第二滑槽46中,并与不锈钢片组42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偏心锁钉45铰接在活动拉杆44的另一端上。

所述窗扇1呈竖向布置,所述上合页部件3设置在窗扇1顶部上,并使扇固定组件38固定于窗扇1上,所述下合页部件2设置在窗扇1底部上,并使下安装座22固定于窗扇1上,所述支撑杆12设置在窗扇1底部上,并使支撑杆12位于下合页部件2侧旁,所述爬升块11设置在窗扇1底部上,并使爬升块11位于支撑杆12侧旁,所述内倒锁座5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51,所述内倒锁座5设置在窗扇1底部下方,并使内倒锁座5位于爬升块11侧旁,所述内倒锁部件4设置在窗扇1底部上,并使偏心锁钉45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槽51中,所述防误器7呈竖向布置,所述防误器7活动设置在窗扇1侧边上,所述拨叉执手10插装在防误器7上,所述连接器8呈竖向布置,所述连接器8设置在窗扇1侧边上,所述连接器8上端通过铝连杆13与防误器7下端连接,所述连接器8下端通过铝连杆13与内倒锁部件4的限位块43连接,所述转角器6设置在窗扇1侧边上,所述转角器6一端通过铝连杆13与防误器7上端连接,所述转角器6另一端通过铝连杆13与上合页部件3连接,所述连接器8与转角器6上分别设有锁头61,两个锁座9分别设置在两个锁头61侧旁。由于,第一下连杆23上设有与第一铰接孔231相连通的油槽232,通过该结构的设计,使用者能将润滑油添加到油槽232中,使第一下连杆23与第二下连杆24的铰接处始终保持润滑,从而使窗扇1的开启锁闭更加顺畅,其能有效地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可靠性与结构稳定性,还提高了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使用寿命;由于,微调组件28的设计,使窗扇1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微调,从而使窗扇1的开启关闭更加顺畅、平稳,其能有效地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可靠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转动第一调节螺钉282,就可使下固定块281在下安装座22上实现移动,并使窗扇1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微调,从而使窗扇1的开启关闭更加顺畅、平稳;由于,主体381底部开设有导向槽3814,拉杆385设置在导向槽3814中,锁块384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841,所述偏心柳钉39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滑槽3841中,并使偏心柳钉39的偏心端与第二横板322相铰接,通过上述合理的组装关系,使拉杆385能在导向槽3814中实现导向,在窗扇1开启时,将拉杆385拉出,锁块384会随着拉杆385移动方向移动,并使偏心柳钉39脱离锁块384的第一滑槽3841,从而使窗扇1能够打开,在窗扇1关闭时,将拉杆385收拢回去,锁块384随着拉杆385移动方向移动,并使偏心柳钉39回到锁块384的第一滑槽3841中,从而窗扇1能够关闭并锁紧,其有助于提高安装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上固定块386与第二调节螺钉387的设计,其能对锁头61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锁头61与锁座9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从而使开关锁合更加顺畅,其有助于提高安装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转动第二调节螺钉387,就可使上固定块386在主体381的卡槽3811中移动,从而对锁头61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锁头61与锁座9的安装位置更加精准,从而使开关锁合更加顺畅;由于,圆弧过渡部47中设有弧形通孔48,通过该结构的设计,可使不锈钢片组42在竖向杆411的第二滑槽46与横向杆412的第二滑槽46中滑动时保持畅通,无障碍,从而使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各传动部件在传动时更加顺畅,其有助于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由于,内倒锁座5一端开设有第三滑槽51,并使偏心锁钉45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槽51中,这样在窗扇1开启时,活动拉杆44收拢在横向杆412的第二滑槽46中,使偏心锁钉45与第三滑槽51脱离,从而使窗扇1能够打开,在窗扇1关闭时,活动拉杆44拉出,使偏心锁钉45回到第三滑槽51中,从而使窗扇1能够关闭并锁紧,其能进一步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连接器8与转角器6上分别设有锁头61,两个锁座9分别设置在两个锁头61侧旁,这样在窗扇1开启时,锁头61与锁座9脱离,使窗扇1能够开启,在窗扇1关闭时,锁头61回到锁座9中,使窗扇1能够关闭并锁紧,其能进一步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滑槽孔3813上还设有弹簧,使弹簧夹持着第三上滑动轴382,从而使第三上滑动轴382在第二滑槽孔3813上的移动更加平稳,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进一步提高该隐形合页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