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5110发布日期:2019-01-22 22:0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于管材输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材加工过程中,需要人手单块拿取,这样非常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解决了人手搬运,减少劳动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挡板、无杆气缸、推板、滚珠、螺杆、螺套、升降输送装置、接板;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长方形框架,并且框架为空腔状;所述框架前后两侧为长方形穿槽,并且上端设有开口;所述框架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接板与滑槽相配合;所述螺杆设于框架左右两侧;所述螺套设于接板左右两侧,并且与左右两侧螺杆相配合;所述升降输送装置设于接板下端,并且与螺杆相配合;所述支撑架上平面设有半圆凹槽,并且纵向、横向排列;所述滚珠设于支撑架上平面半圆凹槽内;所述挡板设于支撑架上端一边侧;所述支撑架上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推板与滑槽相配合;所述无杆气缸与推板相配合,并且设于支撑架边侧。

优选的,所述升降输送装置包括从齿轮、主齿轮、电机、轴杆、主锥齿、从锥齿;

所述电机与主齿轮相配合,并且主齿轮与从齿轮配合;

所述轴杆与从齿轮相配合,并且从锥齿设于轴杆两端;

所述主锥齿设于螺杆下端,并且与从齿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端下平面设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设于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接板左右两边侧设有限位侧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支撑架一侧设有长方形框架;框架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接板与滑槽相配合;螺杆设于框架左右两侧;螺套设于接板左右两侧,并且与左右两侧螺杆相配合;升降输送装置设于接板下端,并且与螺杆相配合;滚珠设于支撑架上平面半圆凹槽内;挡板设于支撑架上端一边侧;支撑架上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推板与滑槽相配合;无杆气缸与推板相配合,并且设于支撑架边侧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像传统便于管材输出装置一样;支撑架上平面一侧便于加工好后板材输入,通过挡板限位;无杆气缸与推板配合,推板与滑槽配合,便于推板前后移动;升降输送装置控制接板上下运行,先将接板与支撑架上平面平齐,通过板材增加向下运行,实现多板材叠加放置,解决了人手摆动;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包括支撑架301、挡板302、无杆气缸303、推板304、滚珠305、螺杆306、螺套307、升降输送装置308、接板309;

支撑架301一侧设有长方形框架,并且框架为空腔状;

框架前后两侧为长方形穿槽,并且上端设有开口;

使用时,框架上端开口便于加工后板材输送至接板上端;

框架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接板309与滑槽相配合;

螺杆306设于框架左右两侧;

螺套307设于接板309左右两侧,并且与左右两侧螺杆306相配合;

升降输送装置308设于接板309下端,并且与螺杆306相配合;

支撑架301上平面设有半圆凹槽,并且纵向、横向排列;

滚珠305设于支撑架301上平面半圆凹槽内;

挡板302设于支撑架301上端一边侧;

支撑架301上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推板304与滑槽相配合;

无杆气缸303与推板304相配合,并且设于支撑架301边侧。

优选的,升降输送装置308包括从齿轮101、主齿轮102、电机103、轴杆104、主锥齿105、从锥齿106;

电机103与主齿轮102相配合,并且主齿轮102与从齿轮101配合;

轴杆104与从齿轮101相配合,并且从锥齿设于轴杆两端;

主锥齿105设于螺杆306下端,并且与从齿轮106相配合;

实现接板左右两侧等距离上下移动。

优选的,支撑架301上端下平面设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设于前后两侧;

用于无杆气缸上端气杆前后连接,便于推板前后运行。

优选的,接板309左右两边侧设有限位侧板,便于加工后塑料板材上下摆放。

使用时:支撑架上平面一侧便于加工好后板材输入,通过挡板限位;无杆气缸与推板配合,推板与滑槽配合,便于推板前后移动;升降输送装置控制接板上下运行,先将接板与支撑架上平面平齐,通过板材增加向下运行,实现多板材叠加放置,解决了人手摆动;支撑架一侧设有长方形框架,并且框架为空腔状;框架前后两侧为长方形穿槽,并且上端设有开口;框架上端开口便于加工后板材输送至接板上端;框架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接板与滑槽相配合;螺杆设于框架左右两侧;螺套设于接板左右两侧,并且与左右两侧螺杆相配合;升降输送装置设于接板下端,并且与螺杆相配合;支撑架上平面设有半圆凹槽,并且纵向、横向排列;滚珠设于支撑架上平面半圆凹槽内;挡板设于支撑架上端一边侧;支撑架上平面左右两侧设有滑槽,并且推板与滑槽相配合;无杆气缸与推板相配合,并且设于支撑架边侧;升降输送装置包括从齿轮、主齿轮、电机、轴杆、主锥齿、从锥齿;电机与主齿轮相配合,并且主齿轮与从齿轮配合;轴杆与从齿轮相配合,并且从锥齿设于轴杆两端;主锥齿设于螺杆下端,并且与从齿轮相配合;实现接板左右两侧等距离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管材输出装置,便于板材加工后自动摆放;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