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切割刀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3594发布日期:2019-05-21 21:3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商标切割刀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特别涉及商标切割刀具装置。



背景技术:

商标在使用中需要根据需求裁剪成不同的形状,且实际使用时,商标上有小孔,用于被拉绳穿过,吊在产品上。现有的加工中,是按照模板慢慢对比裁剪出形状,之后再在商标上锥孔。在商标需要弧度时,也是按模板弧度比照剪切,但该裁剪耗时耗力,且良品率低,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标切割刀具装置,使得商标可一次性裁剪出多个,且裁剪和打孔可一起进行,提高效率,也提高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商标切割刀具装置,包括:

刀座;

第一刀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刀座上;

第二刀具本体,与所述第一刀具本体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刀座上;

第三刀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刀座上,不少于四一个;各所述第三刀具本体相互平行,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具本体和所述第二刀具本体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刀具本体与部分所述第一刀具本体和部分所述第二刀具本体围成一个第一切割区;

第一钻头,设置在所述刀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切割区数量相同,任意一个所述第一切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钻头;

其中,围成所述第一切割区的各刀具本体用于相互配合将所述商标切割成该第一切割区的形状;且所述第一钻头用于在所述商标被切割时,在所述商标上打孔;

第四刀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刀座上;

第五刀具本体,与所述第四刀具本体相对设置,设置在所述刀座上;

第六刀具本体,设置在所述刀座上,不少于四个;各所述第六刀具本体相互平行,且设置在所述第四刀具本体和所述第五刀具本体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六刀具本体与部分所述第四刀具本体和部分所述第五刀具本体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

第二钻头,设置在所述刀座上,且与所述第二切割区数量相同,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切割区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钻头;

其中,围成所述第二切割区的各刀具本体用于相互配合将所述商标切割成该第二切割区的形状;且所述第二钻头用于在所述商标被切割时,在所述商标上打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刀具本体与部分第一刀具本体和部分第二刀具本体围成一个第一切割区,任意一个第一切割区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钻头,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刀具本体与部分第四刀具本体和部分第五刀具本体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任意一个第二切割区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钻头。从而在可将商标直接切割成固定的形状,且同时完成打孔。另外,第一切割区和第二切割区有多个,使得一次性可切割出多个需要形状的商标,提高效率。同时,由于第一切割区和第二切割区的设置,切割商标形状一次成型,无按照模板沿边裁剪时的裁剪误差,从而提高良品率。

另外,所述第一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一刀背、与所述第一刀背相连的第一刀刃,所述第一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所述第二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二刀背、与所述第二刀背相连的第二刀刃,所述第二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所述第三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三刀背、与所述第三刀背相连的第三刀刃,所述第三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刀刃与部分所述第二刀刃和部分所述第三刀刃围成一个第一切割区;

所述第四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四刀背、与所述第四刀背相连的第四刀刃,所述第四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所述第五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五刀背、与所述第五刀背相连的第五刀刃,所述第五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所述第六刀具本体包括:嵌入在所述刀座内的第六刀背、与所述第六刀背相连的第六刀刃,所述第六刀刃暴露于所述刀座外;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六刀刃与部分所述第四刀刃和部分所述第五刀刃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

另外,所述第一刀具本体上有若干个向第一切割区外凸出的第一圆弧部;

所述第二刀具本体上有若干个向第一切割区外凸出的第二圆弧部;

且任意一个第一切割区上均有一个所述第一圆弧部和一个所述第二圆弧部。

另外,所述第四刀具本体上有若干个向第二切割区外凸出的第三圆弧部;

所述第五刀具本体上有若干个向第二切割区外凸出的第四圆弧部;

且任意一个第二切割区上均有一个所述第三圆弧部和一个所述第四圆弧部。

另外,所述第一钻头打出的孔和所述第二钻头打出的孔不同;所述第一切割区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切割区的面积不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商标切割刀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四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五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第六刀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商标切割刀具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刀座1、第一刀具本体2、第二刀具本体3、第三刀具本体4、第一钻头5,第一刀具本体2设置在刀座 1上;第二刀具本体3与第一刀具本体2相对设置,设置在刀座1上;第三刀具本体4设置在刀座1上,不少于一个,各第三刀具本体4相互平行,且设置在第一刀具本体2和第二刀具本体3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刀具本体4与部分第一刀具本体2和部分第二刀具本体 3围成一个第一切割区6。第一钻头5设置在刀座1上,且与第一切割区6数量相同,任意一个第一切割区6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钻头5。围成第一切割区6的各刀具本体用于相互配合将商标切割成该第一切割区6的形状;且第一钻头5用于在商标被切割时,在商标上打孔。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刀具本体4设有四个,第一钻头5也设有三个,第一切割区6设有三个,每个切割区里一个第一钻头。

另外,如图1所示,商标切割刀具装置还包括第四刀具本体7、第五刀具本体8、第六刀具本体9和第二钻头10,第四刀具本体7设置在刀座1上。第五刀具本体8与第四刀具本体 7相对设置,设置在刀座1上;第六刀具本体9,设置在刀座1上,不少于一个;各第六刀具本体9相互平行,且设置在第四刀具本体7和第五刀具本体8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刀具本体9与部分第四刀具本体7和部分第五刀具本体8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11。第二钻头10 设置在刀座1上,且与第二切割区11数量相同,任意一个第二切割区11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钻头10。围成第二切割区11的各刀具本体用于相互配合将商标切割成该第二切割区11的形状;且第二钻头10用于在商标被切割时,在商标上打孔。本实施方式中,第六刀具本体9设有四个,第二钻头10也设有三个,第二切割区11设有三个,每个切割区里一个第二钻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三刀具本体4与部分第一刀具本体2和部分第二刀具本体3围成一个第一切割区6,任意一个第一切割区6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钻头5,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刀具本体9与部分第四刀具本体7和部分第五刀具本体8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11,任意一个第二切割区11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钻头10。从而在可将商标直接切割成固定的形状,且同时完成打孔。另外,第一切割区6和第二切割区11 有多个,使得一次性可切割出多个需要形状的商标,提高效率。同时,由于第一切割区6和第二切割区11的设置,切割商标形状一次成型,无按照模板沿边裁剪时的裁剪误差,从而提高良品率。

另外,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刀具本体2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一刀背21、与第一刀背21相连的第一刀刃22,第一刀刃22暴露于刀座1外。第二刀具本体3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二刀背31、与第二刀背31相连的第二刀刃32,第二刀刃32暴露于刀座 1外。第三刀具本体4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三刀背41、与第三刀背41相连的第三刀刃 42,第三刀刃42暴露于刀座1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刀刃22与部分第二刀刃32和部分第三刀刃42围成一个第一切割6区。组成该切割区6的刀刃一起切割商标。

同时,如图5、图6和图7所示,第四刀具本体7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四刀背71、与第四刀背71相连的第四刀刃72,第四刀刃72暴露于刀座1外。第五刀具本体8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五刀背81、与第五刀背81相连的第五刀刃82,第五刀刃82暴露于刀座1 外。第六刀具本体9包括嵌入在刀座1内的第六刀背91、与第六刀背91相连的第六刀刃92,第六刀刃92暴露于刀座1外。任意相邻的两个第六刀刃92与部分第四刀刃72和部分第五刀刃82围成一个第二切割区11,组成该切割区11的刀刃一起切割商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刀具本体2上有若干个向第一切割区6外凸出的第一圆弧部23,第二刀具本体3上有若干个向第一切割区6外凸出的第二圆弧部33;且任意一个第一切割区6上均有一个第一圆弧部23和一个第二圆弧部33。

同样的,如图1所示,第四刀具本体7上有若干个向第二切割区11外凸出的第三圆弧部 73。第五刀具本体8上有若干个向第二切割区11外凸出的第四圆弧部83。且任意一个第二切割区11上均有一个第三圆弧部73和一个第四圆弧部83。

最后,第一钻头5打出的孔和第二钻头10打出的孔不同;第一切割区6的面积与第二切割区11的面积不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