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7585发布日期:2019-12-14 01:0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特别是舱盖锁,其包括:具有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爪的锁定装置/锁定机构;锁销;和与锁销共同作用的顶出装置,其中,锁销能借助于顶出装置进入抬起位置中并且通过用于移动锁挡块的至少一个能电致动的部件从抬起位置进入锁定位置中。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锁或锁定系统被用在必须将门、舱盖或可动构件保持在机动车上的适当位置处,以确保安全驾驶机动车。锁定系统最初用于将可动构件保持在其锁定位置中,而当今有越来越多的舒适功能受到重视。在此,可以例如在打开和/或锁定过程期间电致动门、舱盖或罩,由此以电辅助的方式进行锁定系统的打开和/或可动构件的锁定。

除了电致动的锁定系统的舒适性能之外,例如当机动车例如配备有电驱动装置时,机动车的操作和使用性能发生改变。如果现在存在少量的机动车——其行李舱例如布置在前舱盖下方,则具有电驱动装置的车辆的趋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情况是:所产生的自由空间也能用作行李舱。行李舱在此能借助于密封件封闭,从而提供密封性例如防水或防脏污。密封件在此在锁关闭时产生反压力反作用于作为安全元件的锁定装置。由现有技术已知用于电关闭锁的锁定系统。

因此,德国文献de102013109051a1公开了可电致动的锁,该锁的作用是使在门或舱盖中的间隙或接缝尽可能小。由此已知的锁是可动的,且特别可摆动地支承。在锁定装置被锁定之后,锁通过驱动装置整体上这样运动或摆动,即,使得在门或舱盖与车身之间的间隙尽可能小。为此设置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可摆动的杆,其被称为振荡器。通过由电机使振荡器摆动的方式,锁整体上这样摆动,即,使得间隙尽可能小。在此,锁壳体通过爪保持,该爪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振荡器上。从该文献已知的锁定设备因此包括驱动装置,利用该驱动装置可以使锁整体上并且因此也使锁定装置这样运动,即,门间隙或舱盖间隙在门或舱盖锁定之后可以变小。

在可电致动的锁中出现的危险是,在以电致动的方式拉紧锁期间会导致身体部分或物体被夹住。为了防止夹住、特别是夹住身体部分,由现有技术已知了一种防夹保护装置。

de102014109111a1公开了一种可电致动的舱盖锁,其包括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转动锁叉和用于锁定转动锁叉的至少一个锁爪以及用于移动锁定设备的构件的电驱动装置,其中,已知了能由电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控制盘,该控制盘能通过转动运动使多个构件运动。通过传动杆围绕其轴的摆动可以抬起或降低转动锁叉的位置,以便因此能在锁定之后改变舱盖与车身之间的间隙。为了防止在锁定期间夹住,舱盖在锁定过程期间被放在顶出装置杆上,在此之后舱盖继续电动地降低,其中,顶出装置杆降低。在该阶段中,舱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抬起,这是因为转动锁叉还没有锁定。因此不存在对于手指的夹住危险。仅在达到大约4-8mm的间隙时转动锁叉才摆动到其锁定位置中,因此借助于电驱动式转动锁叉使舱盖摆动到其锁定位置中。一方面是用于拉紧的结构方面的耗费、以及在克服密封压力方面的新要求都对研发提出了新任务。为此提出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这样改进这种机动车锁,使得一方面可以实现高度安全性并且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用于锁定机动车锁的足够的力。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有利的锁定系统。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要提示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可以实现在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特征的任意的变型可能性。

根据权利要求1,本发明的目的由此实现,即,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特别是舱盖锁,其包括:具有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爪的锁定装置;锁销;和与锁销共同作用的顶出装置,其中,锁销能借助于顶出装置进入抬起位置中并且能通过用于移动锁挡块的、至少一个能电致动的部件从抬起位置进入锁定位置中,其中,驱动杆能与顶出装置接合,驱动杆与拉紧杆共同作用,其中,仅在到达安全位置之后才能借助于拉紧杆建立驱动杆与转动锁叉的连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锁结构现在实现了以下可能性:提供一种防夹住保险装置,利用该防夹住保险装置提供安全地锁定机动车锁并且还提供安全的且具有足够的力的锁定系统,以便使可动构件以电致动的方式转移到锁定位置中。

特别通过在锁定位置与安全位置之间的分隔以及通过仅在要移动的构件、例如发动机舱盖到达安全位置的时刻驱动杆才发生接合,能实现在到达安全位置之前要移动的构件在任何时候都被打开,因此能防止夹住。在此,本发明在驱动杆与拉紧杆——作为相互作用的、但是可拆松地相互连接的分开的构件——之间加以区分。仅借助于通过拉紧杆使驱动杆连接于转动锁叉才进行例如发动机舱盖的主动拉紧,其中,在这个时间点时能通过安全位置防止夹住。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在于,拉紧杆仅在到达安全位置之后才能与驱动杆接合。

在此优选地使用舱盖锁作为用于机动车的锁定系统。但也可以设想,根据本发明的锁用于舱盖、盖板、滑动门或侧门中。本发明所包括的机动车锁被用在应能实现电致动、即以电辅助的方式拉紧和/或打开的地点。这些电致动的机动车锁也被称为伺服锁。

对于所有这些锁定系统而言,共同之处是具有转动锁叉和至少一个锁爪的锁定装置,其中,转动锁叉能借助于锁爪保持在锁止位置中。在此使用包括预锁定装置和主锁定装置的单级的锁止机构、以及具有一个或两个锁爪的系统。本发明优选涉及一种具有主锁定位置和锁爪的锁定装置,但这不是限制性的。

锁定装置与锁销相互作用。锁销可以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或例如安装在舱盖或罩上。如果锁定系统例如用在舱盖区域中,那么锁销或锁挡块优选地安装在舱盖上。舱盖随后被关闭,其方式是,舱盖朝向锁定系统的方向运动并且能放在顶出装置上。

顶出装置是机动车锁定系统的一部分并且与锁销共同作用,其中,锁销能借助于顶出装置进入抬起位置中。抬起位置在此是下述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例如舱盖放置在顶出装置上并且被顶出装置保持在抬起位置中。优选地,顶出装置被弹簧预紧。在打开锁定装置和因此释放锁销之后,锁销可以借助于顶出装置、特别是通过作用在顶出装置上的弹簧的力运动到抬起位置中。

伺服锁或可电致动的锁具有用于使锁挡块从抬起位置运动到锁定位置中的可电致动的部件。在此,锁定位置如此确定,即,锁挡块以及因此可动构件位于机动车上的安全的位置中。舱盖、门和/或罩被关闭。锁挡块被保持在锁止的锁定装置中并且优选地位于主锁定位置中。

为了使锁挡块从抬起位置转移到安全位置中,驱动杆能与顶出装置接合。驱动杆能电致动并且能够使顶出装置和因此锁挡块克服弹簧力运动到安全位置中。仅在到达能防止夹住的安全位置时,驱动杆才与拉紧杆共同作用,因此锁挡块能从安全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中。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在于,拉紧杆能在安全位置中形状配合地与转动锁叉接合。拉紧杆在转动锁叉中的形状配合的接合在此能实现从拉紧杆到转动锁叉上的安全的力传递,因此也能实现传递如其相对于密封件拉紧所需要的大的力。在此,拉紧杆可以例如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转动锁叉中,因此一方面能实现安全地传递力、并且此外能实现即使在摆动运动的范围中也安全地移动转动锁叉。

还可以有利的是,转动锁叉能在安全位置中形状配合地与锁挡块接合。转动锁叉在锁挡块中的形状配合的接合在此又能实现安全地传递大的力,使得锁挡块和特别是例如机动车的舱盖能克服密封件的压力转移到锁定位置中。在此确保了防止夹住,这是因为仅在下述的时间点时才到达安全位置,在该安全位置中锁挡块和因此位于锁挡块上的构件位于下述位置中,在该位置中能通过安全位置防止夹住至少一个身体部分。如果锁挡块例如设计为圆形的和/或圆柱形的,那么转动锁叉同样可以具有圆形的和/或圆柱形的缺口,该缺口能与锁挡块接合以用于到达安全位置。

锁定系统这样构造,即,转动锁叉在抬起位置中已经能与锁挡块接合。特别通过降低或移动顶出装置,也使转动锁叉摆动。仅通过转动锁叉的摆动运动和顶出装置的电致动的摆动运动,转动锁叉到达安全位置中,使得拉紧杆能与转动锁叉接合。也通过这种安全措施防止过早拉紧并因此防止夹住。

如果转动锁叉能借助于拉紧杆摆动,其中,转动锁叉能从安全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中,那么得出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如果转动锁叉到达安全位置中,那么拉紧杆能够与转动锁叉共同作用。随着到达安全位置以及拉紧杆接合到转动锁叉中,转动锁叉可以随着拉紧杆运动。优选地,转动锁叉在此进行摆动运动,其中,拉紧杆能利用驱动杆朝向转动锁叉的方向运动。借助于拉紧杆能使转动锁叉摆动到如此远的位置,使得与转动锁叉相互作用的锁爪能与转动锁叉接合。优选地,拉紧杆可以这样远地摆动转动锁叉,使得转动锁叉到达超升程位置中,因此确保了锁爪安全地接合到转动锁叉中。超升程位置的特征在于,转动锁叉摆动超过锁定位置,因此提供了足够的空隙以用于将锁爪接合到转动锁叉中。锁爪优选地以被弹簧加载的方式与转动锁叉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变型方案中,能通过与机动车可动地连接的构件的锁定姿态(schlieβstellung)确定安全位置,其中,能通过在可动构件与机动车车身之间的间隙尺寸定义锁定姿态,其中,能在间隙尺寸≤10mm时、优选≤6mm和更优选≤4mm时到达作为安全位置的锁定姿态。因此通过可动构件和特别是通过可动构件与机动车车身之间的间距来确定安全位置的到达。在间隙尺寸<10mm和优选≤6mm时可以确保不再有身体部分可以到达可动构件与车身之间的间隙中。因此能防止夹住并能实现安全的防夹保护装置。如果一方面可以实现防夹保护装置,因此也还可以实现隐形接缝(nullfuge)。隐形接缝在此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即,可动的构件贴靠于机动车的另一构件。这例如出于外观方面的原因或由于机动车空气阻力减小而成为在机动车研发中的目标。

如果拉紧杆具有能与转动锁叉接合的缺口,则可以实现本发明构思的另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如果转动锁叉例如具有底切部或延长部——在其中能接合拉紧杆,那么可以由此一方面实现拉紧杆安全地接合到转动锁叉中,而另一方面能调节拉紧杆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杠杆比。因此能以有利的方式影响在拉紧可动构件时供使用的力,其中,同时能实现安全移动转动锁叉。

还有利的是,转动锁叉具有延长部、特别是圆柱销,其中,延长部能与拉紧杆接合。圆柱销是成本有利的构件,该构件也能容易地与转动锁叉连接。此外,销式的延长部形成对于拉紧杆的有利的速比,这是因为通过圆柱形的贴靠面在任何时间点都能向转动锁叉提供对于拉紧杆的相同的速比。

实际上,驱动杆交替地与顶出装置共同作用以将锁挡块从抬起位置转移到安全位置中和与拉紧杆共同作用以将锁挡块从安全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中。驱动杆、顶出装置和拉紧杆的这种相互作用在此能实现:将驱动杆、顶出装置和拉紧杆之间的力传递关于需要的力进行设计。如果特别有利地,顶出装置和因此例如舱盖在运动期间顺畅地运动,那么可以通过驱动杆和顶出装置的共同作用产生在被动降低期间的低传动(比)。通过驱动杆和拉紧杆以高传动(比)共同作用能以有利的方式提供大的力,使得能提供用于把锁锁住或用于使锁挡块转移到锁定位置中的合适的力矩。

以有利的方式,驱动杆能可摆动地支承在锁的锁盒中。驱动杆独立于顶出装置、转动锁叉和拉紧杆接纳在机动车锁中。通过分开支承驱动杆,可以实现在顶出装置、拉紧杆和转动锁叉之间的最佳接合条件。特别地,在驱动杆、顶出装置和拉紧杆之间的传动比是在结构上有益的且能容易地调节。

此外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拉紧杆能在驱动杆中被引导和/或支承。在拉紧杆能直接支承在驱动杆上的情况下,实现了在结构上有益的且因此有利的对于拉紧杆的支承。在此,拉紧杆可以具有用于驱动杆的导向部,因此驱动杆能在拉紧杆中被引导,例如为了使顶出装置移位或运动,而无需拉紧杆辅助或影响拉紧过程。在此,拉紧杆可以例如在锁或锁盒中被引导并且被支撑在驱动杆上。仅在锁挡块从安全位置转移到锁定位置中期间,驱动杆使拉紧杆运动并且例如在导向部中以力传递的方式与拉紧杆接合。通过机动车锁的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实现以下可能性:提供改进的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可以确保对于操作者的最高程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详述本发明。然而适用以下原则,即,该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而是仅一个实施方式。示出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说明书的其它特征以及权利要求组合地实施。

图中示出:

图1以侧视图在抬起位置中仅部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锁,其中,锁挡块放置在顶出装置上并且抓钩与锁挡块脱离接合,

图2在抬起位置中示出根据图1的锁,

图3在安全位置中示出根据图1的锁,和

图4在锁定位置中示出根据图1的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局部地示出机动车锁1。锁1包括锁盒、转动锁叉3、锁爪4、驱动杆5、顶出装置6、拉紧杆7、抓钩8以及两个微型驱动器的形式的电致动装置/控制装置9,10。锁挡块11放置在顶出装置6上,由此能确定锁的抬起位置。

转动锁叉3和锁爪4形成锁定装置,其中,锁爪4能锁在转动锁叉3和特别是延长部12中。在这种情况下,延长部12锁在锁爪4的钩形轮廓13中。在当前的形式中,锁爪4借助于弹簧沿逆时针方向预紧并且例如贴靠于锁盒2中的挡块14。借助于致动装置10,锁爪3可以沿箭头p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致动装置可以例如是线性的微型驱动器,该微型驱动器可以使锁爪4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并且因此运动到锁爪4与转动锁叉3脱离接合的位置中。

顶出装置6围绕轴15可摆动地接纳在锁盒2中。顶出装置6通过未示出的弹簧的力ff沿顺时针方向预加载。弹簧力ff将顶出装置6保持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中,从而锁挡块11和因此例如发动机舱盖能保持在抬起位置中。锁挡块11与转动锁叉3脱离接合并且松动地放置在顶出装置6和转动锁叉3上。顶出装置6具有第一贴靠面16和第二贴靠面17。锁挡块11贴靠在第一贴靠面16上——该第一贴靠面例如可以由顶出装置6上的斜边形成。驱动杆5作用在第二贴靠面17上。顶出装置例如可以制成为由钢制成的板冲压件,其中,贴靠面16,17例如可以作为斜边存在。

驱动杆5与携动件18一起作用在顶出装置上。驱动杆5又围绕轴19可摆动地接纳在锁盒2中。驱动杆5还具有支承、驱动及引导栓部20。栓部20用于支承拉紧杆7和用于驱动拉紧杆7。

驱动杆5例如借助于拉紧驱动装置21和借助于例如仅以虚线示出的鲍登拉索22致动。通过鲍登拉索22能将力fb导入驱动杆5中。通过拉紧驱动装置21使驱动杆因此围绕轴19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拉紧杆7具有导向槽23,栓部20能在该导向槽中被引导。拉紧杆7又可以贴靠于顶出装置6上的销24并且因此能安全地在锁1中被引导。拉紧杆7具有缺口25,该缺口能与转动锁叉3的延长部12形状配合地接合。

抓钩8能与锁挡块11接合。优选地,抓钩8被朝向锁挡块11的方向以弹簧预加载并且可能在没有电致动装置9的情况下接合到锁挡块11中。锁挡块11优选地构造为弓形架,因此抓钩8能接合在锁挡块11中。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抓钩8通过致动装置9沿箭头p2的方向运动并且特别是沿箭头p2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摆动。抓钩能以可摆动支承的方式接纳在锁盒2或锁盒2的未示出的部分中。

在图2,图3和图4中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设计的锁的拉紧过程,根据以下位置——图2中的抬起位置、图3中的安全位置和位置4中的锁定位置。

在抬起位置a中,锁挡块11放置在转动锁叉3和顶出装置6上,其中,锁挡块11通过顶出装置6和部分地也通过沿逆时针方向被弹簧加载的转动锁叉3保持在抬起位置a中。驱动杆5位于其初始位置中。

在图3中示出安全位置s。驱动杆5通过拉紧驱动装置21以及特别是通过鲍登拉索22沿顺时针方向摆动。通过摆动运动,顶出装置6围绕其轴15沿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锁挡块11、特别是锁挡块11连同舱盖的载荷一起运动到安全位置s中。顶出装置6的摆动运动同时引起转动锁叉3借助于锁挡块11沿顺时针方向围绕轴26摆动,从而圆柱销27到达拉紧杆7的缺口25的接合区域中。在该安全位置s中,转动锁叉3与锁挡块11形状配合地接合,并且拉紧杆7与销27接合。同时,栓部20到达导向槽23的端部,由此引导栓部20能够将力传递到拉紧杆7上。

图4示出锁定装置的主锁定位置hr或锁定位置hr,在该位置中锁挡块11位于锁定位置中。转动锁叉3与锁爪4接合,从而锁定装置被关闭并且锁挡块11安全地位于其位置中。通过以下方式到达锁定位置hr,即,驱动杆5继续通过拉紧驱动装置21的力fb沿顺时针方向摆动。通过这种运动,栓部20使转动锁叉3运动到锁定位置hr中。

如明显由图2和图3可识别出的,通过驱动杆和特别是从驱动杆5到顶出装置6上的速比,提供了传动比——利用该传动比能实现锁挡块11的顺畅的、也就是说快速的降低。在到达安全位置s之后,驱动杆尤其与拉紧杆7共同作用,由此得出更大的传动比并且能提供大的力以用于锁定转动锁叉或用于将锁挡块11转移到主锁定位置hr中。通过驱动杆5、顶出装置6和拉紧杆7的组合以及特别是相互作用因此能确保安全的锁定,这也满足了特别是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锁运动的门、舱盖或罩的密封性的要求。

附图标记列表:

1锁

2锁盒

3转动锁叉

4锁爪

5驱动杆

6顶出装置

7拉紧杆

8抓钩

9,10致动装置

11锁挡块

12延长部

13轮廓

14挡块

15,19,26轴

16第一贴靠面

17第二贴靠面

18携动件

20支承、拉紧及引导栓部

21拉紧驱动装置

22鲍登拉索

23导向槽

24,27销

25缺口

pi,p2箭头

ff弹簧力

fb力鲍登拉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