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扣锁系统和智能配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4652发布日期:2020-05-20 00: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智能扣锁系统和智能配送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配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扣锁系统和智能配送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锁具多为单点动作开锁,智能配送箱领域的锁具基本都是借用成熟锁具,大多使用多个独立的锁具同时控制,成本高,智能化程度低。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配送箱的锁具解锁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扣锁系统和智能配送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配送箱的锁具解锁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扣锁系统,包括第一解锁转盘、第一传动结构和多个锁闩,第一传动结构具有第一滑移槽,第一解锁转盘上偏离转动中心的位置具有第一凸柱,第一凸柱伸入第一滑移槽内并沿第一滑移槽滑动,以使第一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一传动结构直线运动,第一传动结构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分别与多个锁闩驱动连接,当第一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一解锁转盘带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以使多个锁闩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凸柱为多个且间隔位于第一解锁转盘上,第一传动结构为多个,不同的第一凸柱滑动设置在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的第一滑移槽内。

进一步地,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的第一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的运动方向不同。

进一步地,多个锁闩的开锁方向一致,第一解锁转盘带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时,第一传动结构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使多个锁闩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第二解锁转盘和第二传动结构,第二解锁转盘与第一解锁转盘彼此独立设置,第二传动结构具有第二滑移槽,第二解锁转盘上偏离转动中心的位置具有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伸入第二滑移槽内并沿第二滑移槽滑动,以使第二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二传动结构直线运动,第二传动结构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分别与多个锁闩驱动连接,当第二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二解锁转盘带动第二传动结构运动,以使锁闩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凸柱为多个且间隔位于第二解锁转盘上,第二传动结构为多个,不同的第二凸柱滑动设置在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的第二滑移槽内。

进一步地,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的第二滑移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的运动方向不同。

进一步地,多个锁闩的开锁方向一致,第二解锁转盘带动第二传动结构运动时,第二传动结构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使多个锁闩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多个连接板,多个锁闩与多个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个端部和第二传动结构的一个端部均连接至同一个连接板上以驱动对应的锁闩运动,连接至同一个连接板上的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的运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第一解锁转盘是锁芯,锁芯与解锁钥匙配合,第二解锁转盘是电动解锁转盘;或者第二解锁转盘是锁芯,锁芯与解锁钥匙配合,第一解锁转盘是电动解锁转盘。

进一步地,第一解锁转盘的轴向与第二解锁转盘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传动结构的第一滑移槽与第二传动结构的第二滑移槽位于不同的平面内。

进一步地,连接板的长度能够调节;和/或第一传动结构的长度能够调节;和/或第二传动结构的长度能够调节。

进一步地,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多个复位件,多个复位件与多个锁闩一一对应设置,且复位件使锁闩保持在锁定位置,第一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一解锁转盘带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第一传动结构带动锁闩运动,以使锁闩克服复位件的复位力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实现锁闩的解锁;和/或第二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二解锁转盘带动第二传动结构运动,第二传动结构带动锁闩运动,以使锁闩克服复位件的复位力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实现锁闩的解锁。

进一步地,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多个复位件,多个复位件与多个锁闩一一对应设置,且复位件使锁闩保持在锁定位置;多个锁扣,多个锁扣与多个锁闩一一对应设置,锁扣具有锁孔,当按压锁扣时,锁扣压迫锁闩克服复位件的复位力运动,当锁闩运动至锁孔对应的位置时,锁闩在复位件的作用下伸入锁孔内以将锁扣锁定。

进一步地,电动解锁转盘由电机驱动,电机与无线模块连接,以实现无线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配送箱,包括上述的智能扣锁系统。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智能扣锁系统包括第一解锁转盘、第一传动结构和多个锁闩,第一传动结构具有第一滑移槽,第一解锁转盘上偏离转动中心的位置具有第一凸柱,第一凸柱伸入第一滑移槽内并沿第一滑移槽滑动,以使第一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一传动结构直线运动,第一传动结构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分别与多个锁闩驱动连接,当第一解锁转盘转动时,第一解锁转盘带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以使多个锁闩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通过在第一传动结构上设置第一滑移槽,且在第一解锁转盘上设置有偏离转动中心的第一凸柱,使得第一解锁转盘在转动时,第一凸柱绕第一解锁转盘的转动中心转动且在第一滑移槽中滑动以带动第一传动结构直线运动,以使多个锁闩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大大增加了智能扣锁系统中锁闩的锁定或解锁的工作效率,且第一凸柱与第一解锁转盘一体成型,不需要经过力的传递,使得第一凸柱直接作用于第一传动结构,增加了开锁力的稳定性,且节省空间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扣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扣锁系统的中手动解锁(第一解锁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了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个端部处的结构);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可选实施例中智能扣锁系统的中自动解锁(第二解锁转盘)的结构示意图(仅示出了第一传动结构的一个端部处的结构);

图5示出了图3和图4中手动解锁与自动解锁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中锁闩与锁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3中另一个角度的锁闩与锁扣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解锁转盘;11、第一凸柱;20、锁闩;30、第一传动结构;31、第一滑移槽;40、第二解锁转盘;41、第二凸柱;50、第二传动结构;51、第二滑移槽;60、连接板;61、卡接柱;70、复位件;80、锁扣;9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7所示,智能扣锁系统包括第一解锁转盘10、第一传动结构30和多个锁闩20,第一传动结构30具有第一滑移槽31,第一解锁转盘10上偏离转动中心的位置具有第一凸柱11,第一凸柱11伸入第一滑移槽31内并沿第一滑移槽31滑动,以使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第一传动结构30直线运动,第一传动结构30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分别与多个锁闩20驱动连接,当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第一解锁转盘10带动第一传动结构30运动,以使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通过在第一传动结构30上设置第一滑移槽31,且在第一解锁转盘10上设置有偏离转动中心的第一凸柱11,使得第一解锁转盘10在转动时,第一凸柱11绕第一解锁转盘10的转动中心转动且在第一滑移槽31中滑动以带动第一传动结构30直线运动,以使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大大增加了智能扣锁系统中锁闩20的锁定或解锁的工作效率,且第一凸柱11与第一解锁转盘10一体成型,不需要经过力的传递,使得第一凸柱11直接作用于第一传动结构30,增加了开锁力的稳定性,且节省空间和安装成本。

实施例一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30是一个,且第一传动结构30具有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分别对应不同的锁闩20。当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第一传动结构30在图1中横向移动,以使两侧的锁闩20同向运动。此时,两侧的锁闩20可以反向设置,以实现一个开锁一个锁定,也就是说,锁闩20向同侧运动开锁时,锁闩20对应的锁扣是反向的以实现一个开锁一个锁定。当然也可以将两侧的锁闩20同向向设置,这样可以实现两侧的锁闩20同时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也就是说,锁闩20向同侧运动开锁时,锁闩20对应的锁扣是同向的,以使两侧的锁闩20同时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

具体的,多个锁闩20的开锁方向一致,第一解锁转盘10带动第一传动结构30运动时,第一传动结构30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使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一个第一传动结构30的运动方向相同,进而一个第一传动结构30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实现多个锁闩20向同一方向运动以使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锁闩20的开锁方向一致是指与锁闩20配合的锁扣的开口方向一致,以使多个锁闩20均向一个方向运动时,锁扣才能与锁闩20锁定或解锁。

如图1和图2所示,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第二解锁转盘40和第二传动结构50,第二解锁转盘40与第一解锁转盘10彼此独立设置,第二传动结构50具有第二滑移槽51,第二解锁转盘40上偏离转动中心的位置具有第二凸柱41,第二凸柱41伸入第二滑移槽51内并沿第二滑移槽51滑动,以使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第二传动结构50直线运动,第二传动结构50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分别与多个锁闩20驱动连接,当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第二解锁转盘40带动第二传动结构50运动,以使锁闩20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通过在智能扣锁系统中设置第二解锁转盘40,使得该智能扣锁系统可以使用两套解锁方式,且不论是使用第一解锁转盘10还是第二解锁转盘40均可使锁闩20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且第一解锁转盘10与第二解锁转盘40并联设置,彼此的运动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

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解锁转盘10是锁芯,锁芯与解锁钥匙配合。第二解锁转盘40是电动解锁转盘。第一解锁转盘10是锁芯可以实现手动解锁该智能扣锁系统,而第二解锁转盘40是电动解锁转盘,可以实现自动解锁该智能扣锁系统。也就是说该智能扣锁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手动开锁和自动开锁,且手动开锁和自动开锁互不影响。

当然,还可以将两个解锁转盘的功能互换,例如:第二解锁转盘40是锁芯,锁芯与解锁钥匙配合,第一解锁转盘10是电动解锁转盘。

可选地,电动解锁转盘由电机90驱动,电机90与无线模块连接,以实现无线解锁。无线模块可以和手机或电脑终端无线连接,以控制该智能扣锁系统的解锁。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结构50是一个,且第二传动结构50具有两个端部,两个端部分别对应不同的锁闩20。当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第二传动结构50在图1中横向移动,以使两侧的锁闩20同向运动。此时,两侧的锁闩20可以反向设置,以实现一个开锁一个锁定,也就是说,锁闩20向同侧运动开锁时,锁闩20对应的锁扣是反向的以实现一个开锁一个锁定。当然也可以将两侧的锁闩20同向设置,这样可以实现两侧的锁闩20同时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也就是说,锁闩20向同侧运动开锁时,锁闩20对应的锁扣是同向的,以实现两侧的锁闩20同时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具体的,多个锁闩20的开锁方向一致,第二解锁转盘40带动第二传动结构50运动时,第二传动结构50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使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一个第二传动结构50的运动方向相同,进而一个第二传动结构50的多个端部向同一个方向运动,以实现多个锁闩20向同一方向运动以使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如图1所示,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多个连接板60,多个锁闩20与多个连接板60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传动结构30的一个端部和第二传动结构50的一个端部均连接至同一个连接板60上以驱动对应的锁闩20运动,连接至同一个连接板60上的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的运动方向一致。这样,不论是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还是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均可以带动连接板60运动,避免了运动干涉,进而使锁闩20运动至解锁位置或锁定位置。

当然,还可以适当增加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的端部的个数,不同的端部对应不同的锁闩20,比如端部增加为八个甚至更多个,以实现对更多数量的锁闩20的控制。

为了节省空间,合理布置,如图1所示,第一解锁转盘10的轴向与第二解锁转盘40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第一传动结构30的第一滑移槽31与第二传动结构50的第二滑移槽51位于不同的平面内。这样,类似于将第一解锁转盘10的轴向与第二解锁转盘40的轴向在空间上错开,使得二者合理利用空余空间,以提高二者的布置密度。通过使第一解锁转盘10与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的空间方向不同,使得第一解锁转盘10与第二解锁转盘40不用处于同一平面内,避免空间浪费。如图1所示,这种布置方式,使得第一解锁转盘10与第二解锁转盘40的放置占用空间小,增加智能扣锁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与连接板60卡接、焊接、粘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均是长条板状结构,且各长条板状结构的两端均折弯有卡接端,以使卡接端与连接板60的端部卡接配合。而连接板60上设置有卡接柱61,卡接柱61与卡接端卡接配合,以使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与连接板60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连接板60的长度能够调节。通过调节连接板60的长度,可以调节锁闩20与第一解锁转盘10和第二解锁转盘4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当然,也可以使第一传动结构30的长度能够调节。与调节连接板60的长度的效果相似,调节第一传动结构30的长度,也是为了调节锁闩20与第一解锁转盘10和第二解锁转盘4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同理,也可以使第二传动结构50的长度能够调节。与调节连接板60的长度的效果相似,调节第二传动结构50的长度,也是为了调节锁闩20与第一解锁转盘10和第二解锁转盘4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具有上述调节功能的智能扣锁系统可以自适应各种尺寸的物体,通用性强。

如图1所示,智能扣锁系统还包括多个复位件70,多个复位件70与多个锁闩20一一对应设置,且复位件70使锁闩20保持在锁定位置,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第一解锁转盘10带动第一传动结构30运动,第一传动结构30带动锁闩20运动,以使锁闩20克服复位件70的复位力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实现锁闩20对智能扣锁系统的解锁。

同时,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第二解锁转盘40带动第二传动结构50运动,第二传动结构50带动锁闩20运动,以使锁闩20克服复位件70的复位力运动至解锁位置,以实现锁闩20对智能扣锁系统的解锁。

实施例二

在图3至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不同。但是,两个实施例中,智能扣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这里就不赘述了。

在实施例一中,第一传动结构30和第二传动结构50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板状段。而在实施例二中,明显第一传动结构30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板状段,而是分为三段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31,两侧的两段分别与连接板60连接。而相邻两段之间应该固定连接,这样才能够保证力传递的稳定性。

同理,第二传动结构50也是多个板状段构成的。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使得部件之间在空间上错位设置,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具体可以参考图3至图5。

另外,在图6和图7中可以看出,锁闩20是横向运动的,特别是在图6中,若锁闩20向右运动,锁闩20与锁扣80脱离,则可以实现开锁,而当锁闩20伸入锁扣80内时,就实现了锁定。

在此实施例中,锁扣80可以是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的。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定方式不同。这里的锁扣80可以是活动的锁扣,通过按压锁扣,可以实现锁定或解锁。

在该实施例中,锁扣80为多个,多个锁扣80与多个锁闩20一一对应设置,锁扣80具有锁孔,当按压锁扣80时,锁扣80压迫锁闩20克服复位件70的复位力运动,当锁闩20运动至锁孔对应的位置时,锁闩20在复位件70的作用下伸入锁孔内以将锁扣80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锁扣80是弹簧锁扣,以通过按压锁扣80将锁闩20锁住。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凸柱11是多个。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凸柱11,且多个第一凸柱11间隔位于第一解锁转盘10上,第一传动结构30为多个,不同的第一凸柱11滑动设置在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30的第一滑移槽31内。此时,每个第一传动结构30都具有多个端部,而多个第一传动结构30的端部数量加起来,相比一个第一传动结构30的端部个数一定是有所有增加。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可以带动多个第一传动结构30运动,以使更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具体的,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30的第一滑移槽3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不同的第一传动结构30的运动方向不同。进而可以实现第一解锁转盘10转动时带动多个第一传动结构30沿不同的方向运动,以使锁闩20可以沿不同的方向运动,以使锁闩20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凸柱41是多个。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凸柱41,且多个第二凸柱41间隔位于第二解锁转盘40上,第二传动结构50为多个,不同的第二凸柱41滑动设置在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50的第二滑移槽51内。此时,每个第二传动结构50都具有多个端部,而多个第二传动结构50的端部数量加起来,相比一个第二传动结构50的端部个数一定是有所有增加。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可以带动多个第二传动结构50运动,以使更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具体的,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50的第二滑移槽5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以使不同的第二传动结构50的运动方向不同。进而可以实现第二解锁转盘40转动时带动多个第二传动结构50沿不同的方向运动,以使锁闩20可以沿不同的方向运动,以使锁闩20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配送箱包括上述的智能扣锁系统。以使得智能配送箱中的多个锁闩20同时运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智能配送箱的解锁或闭锁效率大大提升,且智能配送箱可以做到手动开锁和自动开锁多种开锁模式,增加了智能配送箱开锁的便利性和智能性。智能配送箱与智能扣锁系统之间有密封结构,以对智能扣锁系统形成密封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