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3462发布日期:2020-03-20 05:58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自保温砌块的生产流程包括上模具、注入物料、振动排气、整型、脱模和切割成型等几个步骤,其中切割成型的步骤直接关系到最后成品自保温砌块的废品率,在其实际生产中,浇注成型的砖坯从模具中脱出后,需要将该砖坯切割成小砌块,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将放置在托板上的发泡完成并脱模的自保温砌块坯体根据实际产品尺寸的需要进行横向或竖向的切割,切割的时机是在坯体完成发泡过程但还未完全干燥的时候,此时的坯体含水量较大,较为潮湿且松软,强度不够,稍有不慎便会出现裂缝,因此对切割的工艺要求较高。

在竖向切割时,通常是将钢丝接触砖坯后直接进行切割,由于切割的过程中,钢丝与自保温砌块坯体之间不断进行摩擦,极易造成钢丝松动,加速钢丝磨损,导致保温板无法切断,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通过设置转轴、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实现钢丝对自保温切块的往复切割,该装置切割过程中钢丝不易松动,切割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对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包括升降架、转轴、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升降架两侧底部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多组托板;转轴垂直贯穿两侧托板,与托板转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转轴一端,用于驱动转轴往复转动;切割机构设置在相邻两托板间,与转轴固定连接。

转轴可设置成两组,每组转轴均贯穿两侧托板并与托板转动连接,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组转轴往复转动,带动切割机构往复切割保温板。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轴承、横向摆杆、竖向摆杆和驱动架,电机输出轴与偏心轴承固定连接,横向摆杆第一端与偏心轴承外表面固定连接,横向摆杆第二端与驱动架转动连接,竖向摆杆第一端与驱动架铰接,竖向摆杆第二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当转轴设置成两组时,相应的偏心轴承、横向摆杆、竖向摆杆和驱动架均对应设置成两组,每组连接结构均相同,即每组内横向摆杆第一端与偏心轴承外表面固定连接,横向摆杆第二端与驱动架转动连接,竖向摆杆第一端与驱动架铰接,竖向摆杆第二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驱动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一侧底部固定竖杆,所述横向摆杆第二端与竖杆铰接,竖向摆杆第一端与横杆铰接。

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承转动,由于横向摆杆一端与竖杆铰接,竖向摆杆一端与横杆铰接,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承转动过程中使横杆横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转轴往复摆动;当转轴设置成两组时,同样的电机输出轴带动两个偏心轴承转动,实现两组转轴的往复摆动。

所述的,切割机构包括气缸、钢丝和对称固定在转轴底部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外侧固定气缸,钢丝一端与第二弧形板固定连接,钢丝另一端穿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底部与气缸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

气缸用于拉紧钢丝,转轴往复摆动时带动切割机构往复运动,具体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钢丝一端与第二弧形板固定连接,当钢丝第二端穿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底部与气缸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后,钢丝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间成水平状态,伴随转轴摆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使钢丝左右移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板弧面的存在使钢丝两端上下移动,实现对保温板的切割,钢丝对保温板的切割往复次数可设置成每分钟120-180次。当转轴设置成两组时,切割机构相应设置在相邻两托块间,沿升降架中心线方向镜像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轴、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实现钢丝对自保温切块的往复切割,该装置切割过程中钢丝不易松动,切割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仰视图;

图6是图5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架;2、托板;3、转轴;4、电机;5、偏心轴承;6、横向摆杆;7、竖向摆杆;8、横杆;9、竖杆;10、气缸;11、钢丝;12、第一弧形板;13、第二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保温砌块竖向专用切割装置,包括升降架1、转轴3、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升降架1两侧底部沿长边方向间隔设置多组托板2;转轴3垂直贯穿两侧托板2,与托板2转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转轴3一端,用于驱动转轴3往复转动;切割机构设置在相邻两托板2间,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偏心轴承5、横向摆杆6、竖向摆杆7和驱动架,电机输出轴与偏心轴承5固定连接,横向摆杆6第一端与偏心轴承5外表面固定连接,横向摆杆6第二端与驱动架转动连接,竖向摆杆7第一端与驱动架铰接,竖向摆杆7第二端与转轴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架包括横杆8和竖杆9,横杆8一侧底部固定竖杆9,所述横向摆杆6第二端与竖杆9铰接,竖向摆杆7第一端与横杆8铰接;所述切割机构包括气缸10、钢丝11和对称固定在转轴3底部的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第一弧形板12外侧固定气缸10,钢丝一端与第二弧形板13固定连接,钢丝另一端穿过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底部与气缸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该实施例中转轴3设置成两组,每组转轴3均贯穿两侧托板2并与托板2转动连接,相应的偏心轴承5、横向摆杆6、竖向摆杆7和驱动架均对应设置成两组,每组连接结构相同;相应的切割机构设置两组,设置在相邻两托块间,沿升降架1中心线方向镜像对称。

工作时,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承5转动,由于横向摆杆6一端与竖杆9铰接,竖向摆杆一端与横杆8铰接,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承5转动过程中使横杆8横向往复移动,进而通过竖向摆杆7带动转轴3往复摆动;气缸10用于拉紧钢丝11,转轴3往复摆动时带动切割机构往复运动,具体的,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钢丝11一端与第二弧形板12固定连接,当钢丝第二端穿过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底部与气缸伸缩杆末端固定连接后,钢丝11在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间成水平状态,伴随转轴3摆动,第一弧形板12和第二弧形板13使钢丝11左右移动的同时,由于弧形板弧面的存在使钢丝11两端上下移动,实现对保温板的切割,钢丝11对保温板的切割往复次数可设置成每分钟150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开始切割时,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带动偏心轴承转动,偏心轴承通过横向摆杆、驱动架和竖向摆杆带动转轴往复摆动,转轴往复摆动时带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使钢丝左右移动,同时由于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弧面的存在使钢丝两端上下移动,实现对保温板的切割。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