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8828发布日期:2020-04-10 16:2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设计时,通常需要将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按照实际装车的连接方式将整个动力系统安装好以进行测试。一般通过独立的支架分别将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附属所需的冷却系统安装固定好,再分别接通高低压线束以及冷却管路,从而满足电机启动及测试的需要。

在实际测试时,由于动力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都需要分别固定,导致需要的场地比较大,固定连接时也比较麻烦。另外,由于不同的电机及控制系统,需要的安装位置不同,有时也需要不同的支座以适配不同的定位点。这样就加大了测试工装的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台架上的支架布置,将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冷却系统集成到一个体积较小,方便操作的空间中。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安装点以适配不同状态的电机安装需要,从而减少台架的状态和数量,提高测试的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包括框架、电机左安装支座、电机右安装支座、水泵安装座、散热器安装支座、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操作平台板和膨胀水箱安装支座,框架为矩形状结构,由12根框架梁相互焊接而成,在框架左端面与右端面均焊接有一根第一框内梁和一根第二框内梁,第一框内梁倾斜设置,第二框内梁水平设置,在框架的上端面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三框内梁,下端面焊接有一根与第三框内梁平行布置的第四框内梁,在第四框内梁与一根第三框内梁之间焊接两根竖直梁;

所述电机左安装支座和电机右安装支座分别对应焊接在框架左、右端面上第二框内梁与框架底部的框架梁之间,且电机左安装支座的安装面和电机右安装支座的安装面分别对应与第二框内梁的内侧面以及所述框架梁的内侧面平齐;

所述水泵安装座焊接在框架右端面底部框架梁的内侧,且水泵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所述右端面底部框架梁的上平面平齐;

在每根竖直梁上均焊接两个散热器安装支座;

在每根第三框内梁的内侧焊接一个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且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的安装平面与框架上平面平齐;

在两根第三框内梁之间焊接一块操作平台板,操作平台板的安装平面与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的安装平面平齐;

所述膨胀水箱安装支座焊接在框架的上端面上,且膨胀水箱安装支座置于两第三框内梁之间,膨胀水箱安装支座的安装面与框架的左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焊接一个连接固定座,且连接固定座的底面与框架的底面相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框内梁沿着框架的宽度方向设置,膨胀水箱安装支座与第三框内梁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板为钢板折弯的l型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左安装支座与电机右安装支座的外侧平面上均固定有加强筋;在电机左安装支座与电机右安装支座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

进一步地,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和膨胀水箱安装支座均为角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矩形焊管构成的一个框架作为整个测试台架的支撑,分别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冷却风扇、水泵、膨胀水箱通过单独的支架固定在台架上。同时,台架通过四个固定座与地面之间通过螺栓锁紧,从而防止测试时电机的震动引起台架的移动或翻转等不安全现象的发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适应多种电机的测试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测试台架的结构图。

图2为测试台架的侧向视图。

图3为框架的结构图。

1-框架、2-连接固定座、3-电机左安装支座、4-电机右安装支座、5-水泵安装座、6-散热器安装支座、7-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8-操作平台板、9-膨胀水箱安装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客车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测试台架,包括框架1、连接固定座2、电机左安装支座3、电机右安装支座4、水泵安装座5、散热器安装支座6、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操作平台板8以及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

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1为矩形状结构,由12根框架梁10相互焊接而成,在框架1左端面与右端面均焊接有一根第一框内梁11和一根第二框内梁12,第一框内梁11倾斜设置,第二框内梁12水平设置,在框架1的上端面焊接有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三框内梁13,且第三框内梁13沿着框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框架1的下端面焊接有一根与第三框内梁13平行布置的第四框内梁14,在第四框内梁14与一根第三框内梁13之间焊接两根竖直梁15。

电机左安装支座3焊接在框架1左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左端面上第二框内梁12与框架1底部的框架梁10之间,且电机左安装支座3的安装面与第二框内梁12的内侧面以及框架梁10的内侧面平齐。

电机右安装支座4焊接在框架1的右端面上,其安装位置与电机左安装支座3箱体,故不再对电机右安装支座4的安装结构进行赘述。

水泵安装座5焊接在框架1右端面底部框架梁10的内侧,且水泵安装座5的安装面与右端面底部框架梁10的上平面平齐。

在每根竖直梁15的相同位置处均焊接两个散热器安装支座6。

在每根第三框内梁13内侧的相同位置处均焊接一个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且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的安装平面与框架上平面平齐。

在两根第三框内梁13之间焊接一块操作平台板8,操作平台板8的安装平面与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的安装平面平齐。

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焊接在框架1的上端面上,且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置于两第三框内梁13之间,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的安装面与框架1的左端面平齐。

框架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焊接一个连接固定座2,且连接固定座2的底面与框架1的底面相齐平。

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与第三框内梁13相互垂直。

操作平台板8为钢板折弯的l型件结构。其长边的面与框架上平面平齐,与其第三框内梁13一起共同构成一个用于放置工具或测试工具的平台。

电机左安装支座3与电机右安装支座4的外侧平面上均固定有加强筋;在电机左安装支座3与电机右安装支座4上均设有若干安装孔。

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和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均为角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矩形焊管构成的一个框架作为整个测试台架的支撑,分别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冷却风扇、水泵、膨胀水箱通过单独的支架固定在台架上。同时,台架通过四个固定座与地面之间通过螺栓锁紧,从而防止测试时电机的震动引起台架的移动或翻转等不安全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适应多种电机的测试需要,框架1由矩形焊管焊接而成,连接固定座2焊接在框架1的四个角,通过固定座2上的腰形孔可以与地面固定点做固定从而保证了整个测试台架的安全稳定。电机左安装支座3与电机右安装支座4分别位于框架两侧的下方,在电机左右安装支座上,分别各有16个安装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孔位来适配不同的电机安装需求,从而使此台架能多次重复的为不同的电机做测试;水泵安装座5在框架1右侧底部边梁的内侧,通过水泵安装座5可以将冷却系统的水泵安装在此处,冷却管路从散热器出水口经水泵之后进入电机控制器,在此处定位水泵安装座5既方便管路的布置,又保证了安装操作的空间;散热器安装支座6在框架1尾部靠内侧的两个立柱上,总共有四个,通过这四个散热器安装支座6可以将散热器固定在此处,既方便安装,又能通过外侧的立柱对散热器进行保护,防止测试过程中散热器触碰到框架外的物体,造成散热器的损伤或在高温的散热器损伤人员;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在框架1的顶部安装,安装之后,电机控制器的高压线及冷却水管可以方便的通过电机控制器安装支架7与操作平台板8之间的间隙进入框架内部从而与电机和散热器连接。操作平台板8在电机控制器右侧,正对着电机控制器接线一侧,并且与散热器和电机在垂直方向上,操作人员在此处放置工具或者测试仪器等设备,不会被散热器热风或者电机的输出轴影响,又能方便的对电机控制器进行操作;膨胀水箱安装支座9在框架1顶部左侧,此位置为冷却管路从电机到散热器进水口的上方,方便引出膨胀水箱管路连接膨胀水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