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6949发布日期:2020-06-02 18:4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使用了可编程存储器和数据读取装置,其钥匙是难以复制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智能门锁对重要场所进行出入管理,以便于财产和人员安全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指纹智能门锁通常多采用外置式的滑盖对指纹识别器进行密封保护,在滑盖频繁使用后,会使得指纹识别器与空气接触发生灰尘聚集或者污染的现象,造成指纹识别器外壁被污染时,进而导致指纹识别采集的不及时、不准确,降低了智能门锁的使用安全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包括:控制机体和门锁本体;

所述控制机体螺栓固定在门锁本体的内壁;

所述控制机体的内部嵌设有无线充电盒,且无线充电盒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

所述门锁本体的外壁嵌设有指纹识别器,所述门锁本体的外壁下方转动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限位滑块;

所述限位滑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滑块对称焊接在无线充电盒的外壁;

多个所述限位滑块均为半圆柱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滑盖;

所述滑盖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滑盖的两侧竖直端与开设在门锁本体外壁的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滑盖的外壁嵌设有数字显示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转辊;

所述转辊贯穿设置在滑盖的两侧竖直端内部;

所述转辊的外壁包裹有活性炭吸附膜;

所述转辊的一端外壁连通有进液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还包括刮杆;

所述刮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刮杆的顶部均与焊接在滑盖水平端内壁的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刮杆的底部粘贴有海绵刮片;

所述刮杆的一侧外壁通过焊接的金属弹片与滑盖的水平端内壁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的内壁上端开设有阻尼槽,所述滑盖的竖直端外壁粘贴有阻尼垫,且阻尼垫与阻尼槽对应卡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门锁采用无线充电的技术,配合门锁的使用开闭状态,可以对智能门锁起到即时的供电处理,从而满足了指纹识别器正常运行的供电条件,无需外接电源导线对智能门锁进行供电,有效的降低了智能门锁的使用能耗和运行成本。

(2):该智能门锁采用滑动式的滑盖,可以避免在指纹识别器与外界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发生腐蚀的现象,同时配合活性炭吸附膜和海绵刮片的双重除尘吸附效果,能够对指纹识别器的外壁起到全面高效的除尘清洁处理,提高指纹识别器表面的整洁度,以便于指纹识别器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指纹的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盖与转辊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滑盖与刮杆连接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无线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控制机体;2、无线充电盒;21、感应线圈;22、限位滑块;3、滑盖;31、转辊;32、活性炭吸附膜;33、进液头;34、连接轴;35、刮杆;36、海绵刮片;37、金属弹片;4、数字显示屏;5、指纹识别器;6、滑槽;7、门锁本体;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无线充电指纹智能门锁,包括:控制机体1和门锁本体7;

控制机体1螺栓固定在门锁本体7的内壁;

控制机体1的内部嵌设有无线充电盒2,且无线充电盒2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21;

门锁本体7的外壁嵌设有指纹识别器5,门锁本体7的外壁下方转动连接有把手8。

工作原理:将门锁本体7与控制机体1进行螺栓固定,然后将门锁本体7嵌入到门体上,当门体闭合时,无线充电盒2内的接收端的感应线圈21与门框内的发射端的感应线圈21相互靠近,使得发射端的感应线圈21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的效应在接收端的感应线圈21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量从发射端的感应线圈21转移到接收端的感应线圈21内,进而从供电终端向指纹识别器5进行供电,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把手8将门锁进行开启闭合处理。

如图4所示,还包括限位滑块22,限位滑块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滑块22对称焊接在无线充电盒2的外壁,多个限位滑块22均为半圆柱状结构,能够在无线充电盒2嵌设到控制机体1内部时,对无线充电盒2的嵌设过程起到限位夹持的作用,确保无线充电盒2嵌设位置的准确性。

如图1所示,还包括滑盖3,滑盖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滑盖3的两侧竖直端与开设在门锁本体7外壁的滑槽6滑动连接,滑槽6的内壁上端开设有阻尼槽,滑盖3的竖直端外壁粘贴有阻尼垫,且阻尼垫与阻尼槽对应卡接,可以在滑盖3上滑到滑槽6内一定位置时,使得阻尼垫嵌入到阻尼槽内,对滑盖3的位置起到夹持固定的作用,防止滑盖3发生意外滑落的情况,滑盖3的外壁嵌设有数字显示屏4,数字显示屏4能够显示智能门锁的实时运行状态,以便于使用人员的观察了解。

如图2所示,还包括转辊31,转辊31贯穿设置在滑盖3的两侧竖直端内部,转辊31的外壁包裹有活性炭吸附膜32,转辊31的一端外壁连通有进液头33,在滑盖3上下滑动时,转辊31会沿着门锁本体7的表壁滚动接触,通过进液头33向中空结构的转辊31内导入清洗液,使得清洗液透过活性炭吸附膜32作用在指纹识别器5的外壁,对指纹识别器5的外壁起到清洗的效果。

如图3所示,还包括刮杆35,刮杆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刮杆35的顶部均与焊接在滑盖3水平端内壁的连接轴34转动连接,刮杆35的底部粘贴有海绵刮片36,刮杆35的一侧外壁通过焊接的金属弹片37与滑盖3的水平端内壁弹性连接,在滑盖3上下移动时,刮杆35底部的海绵刮片36会与指纹识别器5的外壁往复接触摩擦,实现对清洗后的灰尘污渍全面的清洗效果,防止灰尘污渍仍然聚集在门锁本体7的表壁,同时金属弹片37配合连接轴34的弹性转动作用,能够对刮杆35起到弹性缓冲和角度调节的效果,防止刮杆35移动时受到过大的挤压力而发生变形甚至断裂的现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