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铰链和淋浴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6165发布日期:2020-07-21 12:3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铰链和淋浴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左右通用的内外开可升降铰链以及使用该可升降铰链的淋浴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装修时通常在卫生间内设置淋浴房,淋浴房通常使用带有玻璃板的淋浴门。现在的淋浴门大多分为两种结构,分别是带有轨道的推拉门以及带有较链的合页门。

一般的合页门具有一个由金属制成的框架,在框架内设有玻璃板,通常至少有一块玻璃板是固定在框架内的固定门,即固定门不能相对于框架运动。并且,框架内还设有至少一块可以相对于固定的玻璃板做旋转运动的活动门,活动门与固定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较链连接。打开或关闭淋浴门时,推开活动门并使活动门绕较链的轴转动即可。

现有的具有升降定位功能铰链,在实现升降定位时,不能一个铰链同时适应左开门和右开门,通用性不好,而且结构复杂,且增加了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左右通用的内外开可升降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可升降铰链的淋浴门。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铰链包括凹形铰、凸形铰、第一升降定位件和引导件,凹形铰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每个第一连接部上均开设有第一孔,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形成凹口。凸形铰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位于凹口内,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共轴线布置,凹形铰与凸形铰通过连接件枢接。第一升降定位件套设在连接件上,第一升降定位件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在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伸入第二孔内,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引导面,第一引导面包括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凸部、第一过渡部和第一凹部,在连接件的轴向上,第一凸部与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凹部与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升降定位件位于第一连接部与引导件之间,引导件与第一引导面邻接,引导件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凹形铰相对于凸形铰绕连接件自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共面的位置转动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垂直的位置的过程中,引导件相对于第一引导面依次沿着第一凹部、第一过渡部和第一凸部移动,第一升降定位件受力带动凹形铰沿着连接件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可升降铰链的升降功能。该升降铰链结构简单,可大幅降低物料成本。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可升降铰链还包括第二升降定位件,第二升降定位件与第一升降定位件相对设置,第二升降定位件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在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伸入第二孔内,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引导面,第二引导面包括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二凸部、第二过渡部和第二凹部,在连接件的轴向上,第二凸部与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凹部与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沿着连接件的轴向,第一定位柱自第一凸部向远离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沿着连接件的轴向,第二定位柱自第二凸部向远离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邻接。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引导件的直径。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凸部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凹部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的径向相对设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引导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连接件的轴向,第二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第一壁和第二壁均垂直于引导件的延伸方向,引导件的第一端贯穿第一壁并与第一壁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二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引导件的第二端支撑在第一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壁上贯穿地开设有固定孔,第二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固定孔与第二定位孔共轴设置,在连接件的轴向上,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位于第一升降定位件和第二升降定位件之间。

由此可见,第二升降定位件和第一升降定位件相对设置,当可升降铰链应用在右开门时,凸形铰位于左侧,凹形铰位于右侧,凸形铰用于与固定门连接,凹形铰用于与活动门连接,引导件穿过第二连接部的第一壁并插入第一定位孔中,第一升降定位件位于上方,第二升降定位件位于下方,引导件与上部的第一升降定位件接触,当凹形铰相对凸形铰转动时,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一引导面沿着引导件滑动,凹形铰被升起,当引导件与第一凸部邻接时,凹形铰升到最高位置,门被打开,当引导件与第一凹部邻接时,凹形铰降到最低位置,门被关闭。

当可升降铰链应用在左开门时,凸形铰位于右侧,凹形铰位于左侧,凸形铰用于与固定门连接,凹形铰用于与活动门连接,引导件穿设在固定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第二升降定位件位于上方,第一升降定位件位于下方,引导件的上部与第二升降定位件接触,当凹形铰相对凸形铰转动时,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第二引导面沿着引导件滑动,凹形铰被升起,当引导件与第二凸部邻接时,凹形铰升到最高位置,门被打开,当引导件与第二凹部邻接时,凹形铰降到最低位置,门被关闭。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凸部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凹部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的径向相对设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周向定位部,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周向定位槽,周向定位部与周向定位槽配合限制第一升降定位件相对于凹形铰转动。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淋浴门,包括淋浴门框架、固定门、活动门和上述的可升降铰链,固定门与淋浴门框架固定连接,活动门与固定门通过可升降铰链铰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安装在淋浴房内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可升降铰链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凹形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第一升降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第二升降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凸形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凸形铰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淋浴门处于关闭状态下可升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状态下的可升降铰链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淋浴门实施例中淋浴门处于打开状态下可升降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状态下的可升降铰链的局部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淋浴门包括淋浴门框架11、固定门12、活动门13和可升降铰链14,固定门12与淋浴门框架11固定连接,活动门13与固定门12通过可升降铰链14铰接。

参见图2,可升降铰链14包括凹形铰2、凸形铰3、第一升降定位件4、第二升降定位件5、引导件6和装饰件8,凹形铰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上开设有第一孔211,第一连接部22上开设有第一孔221,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22之间形成凹口23。凸形铰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1位于凹口23内,第二连接部31开设有第二孔311,第一孔211、第一孔221以及第二孔311共轴线布置,凹形铰2与凸形铰3通过连接件7枢接。

装饰件8位于凹口23内,装饰件8具有u型槽81,第二连接部31、第一升降定位件4、第二升降定位件5以及引导件6均位于u型槽81内。

第一升降定位件4与第二升降定位件5在连接件7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升降定位件4和第二升降定位件5均套设在连接件7上,第一升降定位件4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1在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一端伸入第二孔311内,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二端设置有周向定位部45,周向定位部4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周向定位部45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非圆形,第一连接部21上开设有周向定位槽,周向定位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也为矩形,周向定位部45与周向定位槽配合限制第一升降定位件4相对于凹形铰2转动。

参见图4,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引导面40,第一引导面40大致呈环形,第一引导面40包括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凸部41、第一过渡部42和第一凹部43,在连接件7的轴向上,第一凸部41与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一凹部43与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大距离。第一升降定位件4位于第一连接部21与引导件6之间,引导件6与第一引导面40邻接,引导件6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1上。

第一凸部41和第一凹部4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凸部41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凹部43沿着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径向相对设置。

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柱44,第一定位柱44位于第一引导面40的中部,沿着连接件7的轴向,第一定位柱44自第一凸部41向远离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第二升降定位件5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2在周向上相对固定。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一端伸入第二孔311内,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二端设置有周向定位部55,周向定位部55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22上开设有周向定位槽223,周向定位部45与周向定位槽223配合限制第一升降定位件4相对于凹形铰2转动。

参见图5,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引导面50,第一引导面40与第二引导面50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引导件6的直径。第二引导面50包括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周向依次布置的第二凸部51、第二过渡部52和第二凹部53,在连接件7的轴向上,第二凸部51与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第二凹部53与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二端端壁之间的最大距离。

第二凸部51和第二凹部5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凸部51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径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凹部53沿着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径向相对设置。

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柱54,第二定位柱54位于第二引导面50的中部,沿着连接件7的轴向,第二定位柱54自第二凸部51向远离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二端的方向延伸。第一定位柱44与第二定位柱54邻接。

参见图6和图7,引导件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连接件7的轴向,第二连接部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312和第二壁313,第一壁312和第二壁313均垂直于引导件6的延伸方向,引导件6的第一端贯穿第一壁312并与第一壁31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壁312上贯穿地开设有两个固定孔316,固定孔316内具有内螺纹,引导件6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壁313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314,第一定位孔314为盲孔,引导件6的第二端支撑在第一定位孔314内。

第一壁312上还贯穿地开设有两个固定孔317,第二壁313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315,第二定位孔315为盲孔,固定孔317与第二定位孔315共轴设置,在连接件7的轴向上,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315均位于第一升降定位件4和第二升降定位件5之间,且第一定位孔314靠近第一升降定位件4设置,第二定位孔315靠近第二升降定位件5设置。

参见图8至图11,当可升降铰链14应用在右开门时,凸形铰3位于左侧,凹形铰2位于右侧,凸形铰3用于与固定门12连接,凹形铰2用于与活动门13连接,引导件6穿过第二连接部31的第一壁312的固定孔316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中,第一升降定位件4位于上方,第二升降定位件5位于下方,引导件6与上部的第一升降定位件4接触,当凹形铰2相对凸形铰3转动时,第一升降定位件4的第一引导面40沿着引导件6滑动,同时,引导件6相对于第一引导面40依次沿着第一凹部43、第一过渡部42和第一凸部41移动,第一升降定位件4受力带动凹形铰2沿着连接件7的轴向移动,凹形铰2被升起,当引导件6与第一凸部41邻接时,凹形铰2升到最高位置,门被打开,当引导件6与第一凹部43邻接时,凹形铰2降到最低位置,门被关闭。该升降铰链结构简单,可大幅降低物料成本。

当可升降铰链14应用在左开门时,将图9中的可升降铰链倒置,凸形铰3位于右侧,凹形铰2位于左侧,凸形铰3用于与固定门12连接,凹形铰2用于与活动门13连接,将引导件6从固定孔316中取出,并穿设在固定孔317和第二定位孔315中,第二升降定位件5位于上方,第一升降定位件4位于下方,引导件6的上部与第二升降定位件5接触,当凹形铰2相对凸形铰3转动时,第二升降定位件5的第二引导面50沿着引导件6滑动,凹形铰2被升起,当引导件6与第二凸部51邻接时,凹形铰2升到最高位置,门被打开,当引导件6与第二凹部53邻接时,凹形铰2降到最低位置,门被关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