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柜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690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柜门铰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是一种电柜门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铰链已广泛应用,传统的铰链结构复杂,安装固定比较困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安装过程中特别容易损坏。传统的铰链使用材料为铁质,应用于电柜门上会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的电柜门铰链在承受比较重的压力时会发生变形,最终会导致门板下垂,影响电柜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拆卸安装、安全实用,具有很高强度的电柜门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柜门铰链,包括铰链座和安装在铰链座内的配合部,所述铰链座包括安装座、固定孔、左挡板、右挡板、长条凹槽、方型孔和圆弧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孔,安装座中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左挡板、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内均设置有长条凹槽,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卡位的方型孔,所述安装座顶部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可转动门轴的圆弧槽;

所述配合部包括矩形主体、弧形扣接盖、弹性扣片、扣合部、前推板和中推板,所述矩形主体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推板、中推板和弧形扣接盖,矩形主体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性扣片,所述弹性扣片端部设置有扣合部。

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安装座设置有矩形空腔。

所述安装座后部设置有梯形长条。

所述固定孔形状为圆形。

所述弧形扣接盖的端面为矩形。

所述电柜门铰链采用PC材料。

具体实施时,将左右两侧弹性扣片分别对准铰链座的长条凹槽,通过推动前推板使弹性扣片沿长条凹槽穿过铰链座,直到扣合部穿过方型孔并紧扣住;正好与圆弧槽贴合,可以将位于圆弧槽的门轴固定住;按住左右两侧的扣合部,并推动中推板,所述配合部便可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铰链座后部有一个梯形长条,水会沿着梯形长条掉落,能起到防水的效果;安装座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螺丝便可固定在电柜门上,结构简单,安装十分的方便;弹性扣片的扣合部能紧扣住方型孔,保证铰链座与配合部能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弧形扣接盖贴合圆弧槽,可以将位于圆弧槽的门轴紧紧地固定住;若要取出配合部,只要按住左右两侧的扣合部,推动中推板便可取出,易于拆卸安装;电柜门铰链采用PC材料,不仅可以防电,还有很高的强度、耐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铰链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链的俯视图;

图3为铰链座的侧视图;

图4为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配合部的侧视图。

图中,1-铰链座、2-配合部、11-圆弧槽、12-长条凹槽、13-方型孔、14-梯形长条、15-安装座、16-固定孔、17-挡板、21-弧形扣接盖、22-弹性扣片、23-扣合部、24-前推板、25-中推板、26-矩形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电柜门铰链,包括铰链座1和安装在铰链座1内的配合部2,所述铰链座1包括安装座15、固定孔16、左挡板17、右挡板17、长条凹槽12、方型孔13和圆弧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5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固定孔16,安装座15中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左挡板17、右挡板17,所述左挡板17和右挡板17内均设置有长条凹槽12,所述左挡板17、右挡板17外侧均设置有用于卡位的方型孔13,所述安装座15顶部横向设置有用于放置可转动门轴的圆弧槽11;

所述配合部2包括矩形主体26、弧形扣接盖21、弹性扣片22、扣合部23、前推板24和中推板25,所述矩形主体26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推板24、中推板25和弧形扣接盖21,矩形主体26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弹性扣片22,所述弹性扣片22端部设置有扣合部23。

所述左挡板17和右挡板17之间的安装座设15置有矩形空腔。

所述安装座15后部设置有梯形长条14,水会沿着梯形长条14掉落,从而起到防水的作用。所述固定孔16形状为圆形。

所述弧形扣接盖21的端面为矩形。

所述电柜门铰链采用PC材料,不仅可以防电,还有很高的强度、耐热性。

具体实施时,将左右两侧弹性扣片22分别对准铰链座1的长条凹槽12,通过推动前推板24使弹性扣片22沿长条凹槽12穿过铰链座1,直到扣合部23穿过方型孔13并紧扣住;弧形扣接盖21正好与圆弧槽11贴合,可以将位于圆弧槽11的门轴固定住;按住左右两侧的扣合部23,并推动中推板25,所述配合部2便可取出,结构简单,易拆卸安装。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