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4041407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该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配置有铰链罩,该铰链罩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并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中遮蔽机罩铰链。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前部构造已知有一种构造,该构造在前窗玻璃的下端角落部配置有挡泥板罩,将设置在挡泥板罩(铰链罩)的背面侧的卡定部件插入到前窗玻璃的宽度方向外侧端缘与前支柱之间的间隙中,并使卡定部件与前窗玻璃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卡合,由此将挡泥板罩安装到车身上,在卡定部件上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卡定爪,卡定爪在折叠的状态下插入到前窗玻璃的宽度方向外侧端缘与前支柱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通过间隙后,卡定爪从折叠状态复原并卡定前窗玻璃的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背面。根据该车辆前部构造,即使在前窗玻璃的宽度方向外侧端缘与前支柱之间的间隙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安装挡泥板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作为车辆前部构造还已知有一种构造,在使挡泥板面板延长且由挡泥板面板构成前支柱的一部分的车辆中,该构造为前围上板侧装饰件(铰链罩)与挡泥板面板的安装构造,该前围上板侧装饰件(铰链罩)以从前窗玻璃的下端角落位置沿着前支柱延伸的方式附设,在前围上板侧装饰件上具有固定在前窗玻璃上的基端部、从基端部向上方延伸且构成前支柱的车辆中央侧的一部分表面的纵壁和形成在纵壁的上部的卡合部,通过使挡泥板面板的延长部卡合到卡合部上,而将挡泥板面板安装到前围上板侧装饰件上。根据该车辆前部构造,能够通过前围上板侧装饰件对挡泥板面板的延长部分进行支承,从而能够提高延长部分的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016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8761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的车辆前部构造中,作为构造(安装)上的课题,由于使卡定爪嵌合到前窗玻璃上,所以必须在前窗玻璃的下表面上设定不具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并且由于将与玻璃面抵接的部分为支点来安装,所以存在对前窗玻璃造成损伤的危险。并且由于铰链罩与玻璃面抵接,所以因夹入土沙等或者振动而成为损伤或异响的原因。作为功能上的课题,由于铰链罩占据较大的面积而醒目,所以外观性差。并且存在雨水积聚在铰链罩的前窗玻璃下端部分上的担忧,且排水困难。并且从上方配置的铰链罩的下方部分的面积大,容易受到前围上板的热膨胀的影响。在专利文献2的车辆前部构造中,作为构造(安装)上的课题,由于与前窗玻璃的玻璃面粘结,所以使作业时间以及管理时间增加。并且由于铰链罩与玻璃面抵接,所以因夹入土沙等或者振动而成为损伤或异响的原因。当使PP (聚丙烯)直接抵接在挡泥板面板的凸缘部件上时,存在引起涂装剥落的危险,会导致挡泥板面板生锈。
作为功能上的课题,与专利文献I同样地,由于铰链罩占据较大的面积而醒目,所以外观性差。并且与专利文献I同样地,存在雨水积聚在铰链罩的前窗玻璃下端部分上的担忧,且排水困难。并且与专利文献I同样地,从上方配置的铰链罩的下方部分的面积大,容易受到前围上板的热膨胀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不会在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另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不需要铰链罩以外的部件就能够安装,并且,还能够容易地进行铰链罩的拆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为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配置有铰链罩,该铰链罩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其特征在于,铰链罩具有后方 固定部,后方固定部从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被支承在沿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在于,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具有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通过使该卡定爪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铰链罩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特征在于,车辆在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覆盖发动机室的侧方的前挡泥板,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后方固定部使外观面沿着凸缘部形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特征在于,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具有与凸缘部嵌合的嵌合槽、和从车宽外侧对该嵌合槽的一方进行支承的槽支承部,嵌合槽由比槽支承部软质的材料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为一种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具有铰链罩,铰链罩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在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前挡泥板,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铰链罩具有固定在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和从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固定部,后方固定部使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按压在沿着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上,嵌合槽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由此,对铰链罩进行支承,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构成为包括 第一安装工序,使铰链罩沿着凸缘部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与凸缘部嵌合,并且将卡定爪按压在密封部件上;和第二安装工序,将前方固定部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发明的效果本发明达到以下的效果。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I中,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配置有铰链罩,该铰链罩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由于铰链罩具有后方固定部,该后方固定部从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被支承在沿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上,所以,后方固定部能够对密封部件进行按压,从而能够对铰链罩进行支承。由此,能够避免铰链罩抵接到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该结果为,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在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具有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通过使该卡定爪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也就是说,在后方固定部上,能够通过使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由此,能够进一步地发挥技术方案I记载的效果。另外,在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能够通过使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后方固定部的上下方向的定位,从而不需要在侧部端面(玻璃粘结部)上形成不具有密封部件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在铰链罩上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前方固定部能够以支承在密封部件上的后方固定部为支点而向左右弹性变形。该结果为,即使前围上板热膨胀,则通过使前方固定部左右挠曲,也能够吸收前围上板侧的热膨胀。另外,在铰链罩上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由此在前方固定部的附近部分能够使机罩铰链不可见,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外观商品性。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车辆在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覆盖发动机室的侧方的前挡泥板,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后方固定部使外观面沿着凸缘部形成。也就是说,由于通过使后方固定部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且后方固定部的外观面沿着凸缘部形成,所以,提升了与前挡泥板的一体感,从而能够谋求前挡泥板周围的外观性的提高。另外,通过使后方固定部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且后方固定部的外观面沿着凸缘部形成,因此,能够使铰链罩整体形成得薄。由此,使通过刮水器装置的动作集中在挡风玻璃的侧方的雨水不会积聚在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该结果为,能够得到挡风玻璃的高效的排水效果。另外,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通过使后方固定部按压密封部件而对铰链罩进行支承,且后方固定部的外观面沿着凸缘部形成,因此,能够使铰链罩整体形成得薄。由此,铰链罩不会向挡风玻璃侧鼓出。该结果为,即使刮水器装置为“串列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刮水器工作范围产生影响,从而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此外,所谓串列式的刮水器是指,使两根(串列)刮水器臂连动来擦拭挡风玻璃的类型的刮水器。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具有与凸缘部嵌合的嵌合槽、和从车宽外侧对该嵌合槽的一方进行支承的槽支承部,嵌合槽由比槽支承部软质的材料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例如,当在前挡泥板的凸缘部上直接抵接有PP(聚丙烯)等的树脂部件时,成为因涂装脱落而产生生锈等的原因,并且具有产生振动噪音的担忧。使嵌合槽由比槽支承部软质的材料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因此,能够抑制因涂装脱落导致的生锈等的发生和振动噪音的发生。在通过比槽支承部软质的材料来成形嵌合槽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夹入到前挡泥板与挡风玻璃之间的机罩铰链由树脂的二色成形而形成为板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具有铰链罩,铰链罩覆盖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在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前挡泥板,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铰链罩具有固定在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和从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固定部,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的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按压在沿着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上,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的嵌合槽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由此,对铰链罩进行支承。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构成为包括第一安装工序,使铰链罩沿着凸缘部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与凸缘部嵌合,并且将卡定爪按压在密封部件上;和第二安装工序,将前方固定部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也就是说,在安装铰链罩时,在第一安装工序中,使铰链罩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与凸缘部嵌合,并且将卡定爪按压在密封部件上,并在第二安装工序中,将前方固定部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由此,能够避免铰链罩抵接到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该结果为,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另外,由于能够避免抵接到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所以,能够得到挡风玻璃的高效的排水效果。而且,由于不具有用于安装到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的构造体,所以能够使铰链罩整体形成得薄。由此,铰链罩不会向挡风玻璃侧鼓出。该结果为,即使刮水器装置为“串列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刮水器工作范围产生影响,从而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此外,在拆除铰链罩的情况下,以第二安装工序、第一安装工序的顺序来进行作业即可,不需要除铰链罩以外的部件,就能够进行铰链罩的安装,并且能够谋求提高铰链罩的拆装性。


图1是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3向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左立体图。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图6是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俯视图。图7是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前围上板的左端部的立体图。图8是图2的8部放大图。图9是图8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从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车宽内侧观察到的左铰链罩的立体图。图11是从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车宽外侧观察到的左铰链罩的立体图。图12是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左铰链罩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有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前方固定部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有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后方固定部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有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车身左侧的作用说明图。图16是表示有图3所示的车辆前部构造的车身右侧的作用说明图。图17是表示有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的拆除顺序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13发动机室;16发动机罩;17前挡泥板;18挡风玻璃;18a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24前围上板;26机罩铰链;27铰链罩;31凸缘部;41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44密封部件;53前围上板的侧端部;71前方固定部;72后方固定部;72a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72b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81、82嵌合槽;81a、82a —侧(肋);81b、82b另一侧(爪);83,84槽支承部;87卡定爪;88玻璃外观面;89铰链罩的外观面;S1间隙。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附图以附图标记的朝向来观察。如图1 图5所示,车辆10具有在车身11上封闭发动机室13的上方的发动机罩16 ;覆盖发动机室13的侧方的左右的前挡泥板17 ;能够透视地覆盖车室12的前方的挡风玻璃18 ;对该挡风玻璃18进行支承,且成为车辆侧部前方的骨架的左右的前支柱19 ;擦拭挡风玻璃18的刮水器装置21 ;设置在车室12的前方左侧的方向盘22 ;在发动机罩16与挡风玻璃18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24 ;安装有前围上板24的前围箱25 (参照图9);在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覆盖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且从发动机罩16与前围上板24之间的间隙SI遮蔽左右的机罩铰链26的左右的铰链罩27。在发动机室13中配置有发动机29等。前挡泥板17是设置在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的外侧且覆盖发动机室13的侧方的部件。在前挡泥板17上具有从车宽内端17a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31。前支柱19上形成有粘结挡风玻璃18的凹部32。前围箱25上形成有供前围上板24插入的突起部45。车辆10是方向盘位于左侧的左舵车辆。因此,刮水器装置21的驱动左刮水器臂35的左驱动轴33设置在车辆左侧,驱动右刮水器臂36的右驱动轴34设置在车辆中央左侦U。此外,在右舵车辆中,刮水器装置的驱动左刮水器臂的左驱动轴设置在车辆中央右侧,驱动右刮水器臂的右驱动轴设置在车辆右侧。在车辆前部构造中,覆盖机罩铰链26的铰链罩27从现有的覆盖构造形成为夹入到前挡泥板17与挡风玻璃18之间的板状,并且通过板状的铰链罩27而使机罩铰链26不可见,从而能够大幅提闻车辆10的外观商品性。此外,如图10所示,板状的铰链罩27通过软质材料75和硬质材料76的二色成形而形成。刮水器装置21是使两根(串列)刮水器臂35、36连动来擦拭挡风玻璃18的串列式刮水器。
具体地,刮水器装置21构成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刮水器电机(未图示);通过该刮水器电机驱动的连杆机构(未图示);通过该连杆机构旋转的左右的驱动轴33、34 ;分别安装在该左右的驱动轴33、34上的左右的刮水器臂35、36 ;和分别安装在左右的刮水器臂35、36上的左右的刮水板37、38。此外,在左右的刮水板37、38上安装有擦拭挡风玻璃18的左右的刮水器橡胶(未图示)。挡风玻璃18使侧部下表面41经由密封部件(密封材料)44安装在左右的前支柱19上,并使上部下表面经由密封部件(未图示)安装到前上边梁(未图示)上,并使下部下表面经由密封部件(未图示)支承在前围箱25上。设置在挡风玻璃18上的密封部件44,在挡风玻璃18的侧部下表面41以及侧部端面42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6 图9所示,前围上板24具有面对左驱动轴33 (参照图1)的左端部贯穿孔51 ;面对右驱动轴34(参照图1)的左中央部贯穿孔52 ;设置在左侧端部53上且安装左铰链罩27的左安装部54 ;设置在右侧端部53上且安装右铰链罩27的右安装部54(未图示);为了夹紧卡定在前围箱25上而供夹持件55插入的多个夹持爪56 ;供覆盖可视范围内的夹持件55的前围上板盖57、57(参照图7、图16)嵌入的盖凹部58、58 ;面对机罩铰链26的左右的铰链切缺部59、59 ;和插入到前围箱25侧的突起部45中的插入部61。前围箱25侧的突起部45是朝向车辆前方突出的突起,前围上板24能够通过相对于前围箱25向车辆前方滑动而拆除。左安装部54上形成有卡定左铰链罩27的卡定孔62、62。右安装部54以相对于车身中心与左安装部54对称的方式形成。如图1 图6、图10 图12所示,左铰链罩27是覆盖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且从发动机罩16与前围上板24之间的间隙SI遮蔽机罩铰链26的部件。而且,左铰链罩27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的前方固定部71 ;后方固定部72,从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向车辆后方延伸、且支承在沿挡风玻璃18的侧部下表面41以及侧部端面42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44上;和连接这些前方固定部71和后方固定部72的中间连接部73。在左铰链罩27中,在俯视下为大致S字状(参照图12)且形成为板状,并且通过软质材料75和硬质材料76的二色成形而形成。在软质材料75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在硬质材料76中使用聚丙烯(PP)。右铰链罩27以相对于车身中心与左铰链罩27对称的方式形成。也就是说,铰链罩27被设定为使热塑性弹性体75以及聚丙烯76两种不同材料组合的一体成形。图中,施加有点阴影的部分是由热塑性弹性体75形成的部分,其他部分是由PP (聚丙烯)76形成的部分。例如,当仅由聚丙烯76来制作铰链罩27时,在嵌合时,会对前挡泥板17和前支柱19等的涂装零件造成损伤,而成为生锈的原因。当仅由热塑性弹性材料75来制作时,难以维持形状,无法避免在向前围上板24等的其他部件安装的情况下的安装性和强度的降低,成为晃动的原因。在铰链罩27中,当作为硬质材料76的聚丙烯与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直接抵接时,由于成为涂装脱落的原因,所以将热塑性弹性体75配置在内侧。
前方固定部71上设置有卡定在设置于前围上板24的车宽外例的卡定孔62、62 (参照图7)中的夹持爪(卡合爪)77、77。前方固定部(铰链罩27的前端部)71从车宽内侧固定在前围上板24上,即使前围上板24发生热膨胀,由于前方固定部71向左右挠曲,也能够吸收前围上板24侧的热膨胀。中间连接部73上形成有在发动机罩16的开闭时避开发动机罩16的后端16a的切缺部78。也就是说,发动机罩16的后端16a不与铰链罩27抵接。在后方固定部72的上端部72a上形成有与凸缘部31嵌合的第一嵌合槽81以及第二嵌合槽82 ;和第一槽支承部83以及第二槽支承部84,从车宽外侧分别支承第一嵌合槽81以及第二嵌合槽82的一方81a、82a。第一嵌合槽81以及第二嵌合槽82由比第一槽支承部83以及第二槽支承部84软质的材料(热塑性弹性体)75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31的方式来夹持。也就是说,在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上抵接有热塑性弹性体75,从而能够防止前挡泥板17的因涂装脱落而导致的生锈和因振动而发生的异响。具体地,嵌合槽81、82的一方81a、82a形成为肋状,从车宽外侧被由硬质材料(聚丙烯)76形成的槽支承部83、84分别支承。嵌合槽81、82的另一方81b、82b形成为爪状,从车宽内侧与凸缘部31抵接而弹性变形。嵌合槽81、82的底部81c、82c从凸缘部31的边缘31c分离。此外,嵌合槽81、82的形成为爪状的另一方81b、82b的前端通过弹性变形而按压到凸缘部31的内侧。在后方固定部72的下端部72b上,由软质材料(热塑性弹性体)75成形有卡定爪87,且该卡定爪87对密封部件44进行按压。在后方固定部72上,上端部72a的嵌合槽81、82与凸缘部31嵌合,且下端部72b的卡定爪87对密封部件44进行按压,由此,铰链罩27的后方固定部72被支承。另外,在后方固定部72上,沿着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形成有铰链罩27的外观面89。图10(a)是从车宽内侧观察到的左铰链罩27的立体图,图10(b)是卡定爪87的形状说明图。如图10(b)所示,卡定爪87是俯视锯齿状的固定爪,由沿挡风玻璃18的侧部端面(车宽端线)42倾斜的多个爪部87a 87e构成。另外,向密封部件44的伸入量设定为0. 5mm左右。后方固定部72的上端部72a与从前挡泥板17的车宽内侧向下方延伸的凸缘部31嵌合,由此使车宽方向被定位。具体地,嵌合槽81、82的一方(肋)81a、82a配置在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的外表面31a上,嵌合槽81、82的另一方(爪)81b、82b按压在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的内表面31b上,从而进行车宽方向的定位。此外,凸缘部31的内表面31b与前挡泥板17的车宽内端17a为同一位置。后方固定部72的下端部72b伸入到使挡风玻璃18接合在前支柱19的凹部32中的密封部件(接合用密封材料)44中。后方固定部72通过上端部72a和下端部72b而使上下方向被定位。也就是说,不与挡风玻璃18的玻璃外观面88抵接。因此,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不会产生损伤和异响。另外,后方固定部72能够通过上端部72a和下端部72b容易地进行上下方向的定位,不需要在挡风玻璃18的侧部端面42上形成不具有密封部件(密封材料)44的部分,从而提闻设计自由度。
如图15所示,由于后方固定部72的外观面89沿着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形成,所以,如箭头BI所示,能够使雨水在左刮水器臂35之下的挡风玻璃18上流动。该结果为,不会使雨水积聚在挡风玻璃18上而使排水效果较高。如图12所示,铰链罩27形成为俯视大致S字状,具有与前挡泥板17 (参照3)的一体感,因此,铰链罩27不醒目,使车辆10的外观性提高。在铰链罩27上具有连接前方固定部71和后方固定部72的中间连接部73,因此,中间连接部73能够充分地弹性变形,从而有助于吸收前围上板24的热膨胀。如图16所示,由于铰链罩27形成为板状,所以铰链罩27的车宽方向宽度较窄而不会向挡风玻璃18侧鼓出。即使使用相同的刮水器臂36以及刮水板38,也能够向车宽外侧只靠近尺寸B2。因此,即使刮水器装置21为“串列式”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地考虑超行程的部分。也就是说,相对于刮水工作范围的影响很小,能够确保设计自由度。如图1 图6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中,在车辆10的封闭发动机室13的发动机罩16与挡风玻璃18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配置有铰链罩27,该铰链罩27覆盖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且从发动机罩16与前围上板24之间的间隙SI遮蔽机罩铰链26。铰链罩27具有后方固定部72,该后方固定部72从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向车辆后方延伸,并被支承在沿挡风玻璃18的侧部下表面41以及侧部端面42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44上,因此,后方固定部72能够按压密封部件44,从而能够对铰链罩27进行支持。由此,能够避免铰链罩27与挡风玻璃18的玻璃外观面88抵接。该结果为,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如图5以及图10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中,在后方固定部72的下端部72b上具有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87,卡定爪87通过按压密封部件44而支承铰链罩27。也就是说,在后方固定部72中,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87能够通过按压密封部件44而支承铰链罩27。由此,后方固定部72能够进一步地按压密封部件44,从而能够更牢固地支承铰链罩27。另外,在后方固定部72的下端部72b上,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87按压密封部件44,由此对铰链罩27进行支承。由此,能够容易地对后方固定部72的上下方向进行定位,从而不需要在侧部端面(玻璃粘结部)上形成不具有密封部件44的部分。因此,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如图4、图10以及图13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中,在铰链罩27上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的前方固定部71。前方固定部71能够以被支承在密封部件44上的后方固定部72为支点而向左右弹性变形。该结果为,即使前围上板24热膨胀,也能够通过前方固定部71向左右挠曲而吸收前围上板24侧的热膨胀。另外,在铰链罩27上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的前方固定部71,由此,在前方固定部71的附近部分能够使机罩铰链26不被看到,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外观商品性。如图3以及图6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中,在车辆10上具有在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的外侧覆盖发动机室13的侧方的前挡泥板17,在前挡泥板17上具有从车宽内端17a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31,后方固定部72的外观面89沿着凸缘部31形成。
也就是说,通过使后方固定部72按压密封部件44而对铰链罩27进行支承,且由于后方固定部72的外观面89沿着凸缘部31形成,所以,提升了与前挡泥板17的一体感,从而能够谋求前挡泥板17周围的外观性的提高。另外,通过后方固定部72按压密封部件44而对铰链罩27进行支承,且后方固定部72的外观面89沿着凸缘部31形成,因此,能够使铰链罩27整体形成得薄。由此,通过刮水器装置21的动作集中在挡风玻璃18的侧方的雨水不会积聚在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处。该结果为,能够得到挡风玻璃18的高效的排水效果。另外,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通过后方固定部72按压密封部件44而对铰链罩27进行支承,且后方固定部72的外观面89沿着凸缘部31形成,因此,能够使铰链罩27整体形成得薄。由此,铰链罩27不会向挡风玻璃18侧鼓出。该结果为,即使刮水器装置21为“串列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刮水工作范围产生影响,从而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此外,所谓串列式的刮水器是指,使两根(串列)刮水器臂35、36连动来擦拭挡风玻璃18的类型的刮水器。如图6以及图10所示,在车辆前部构造中,在后方固定部72的上端部72a上具有与凸缘部31嵌合的嵌合槽81、82 ;和从车宽外侧对嵌合槽81、82的一方81a、82a进行支承的槽支承部83、84,嵌合槽81、82由比槽支承部83、84软质的材料75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31的方式来夹持。例如,若在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上直接抵接PP (聚丙烯)等的树脂部件,则成为因涂装脱落而发生生锈等的原因,并且存在产生振动噪音的担忧。使嵌合槽81、82由比槽支承部83、84软质的材料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31的方式来夹持,因此,能够抑制因涂装脱落导致的生锈等的发生和振动噪音的发生。在通过比槽支承部83、84软质的材料75来成形嵌合槽81、82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夹入到前挡泥板17与挡风玻璃18之间的机罩铰链26由树脂的二色成形而形成为板状。接下来,说明铰链罩27的安装方法。在图17中表示有铰链罩27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STX X是步骤号码(附图标记参照图1 图16)。STOl :如图2所示地,将刮水器装置21的左右刮水器臂35、36(参照图1)如箭头Al、A2那样从左右驱动轴33、34上拆除。ST02 :如图4所示地,如箭头A2那样将前围上板盖57在两个位置从前围上板24上拆除。ST03 :如图4所示地,如箭头A3那样将使前围上板24卡定在前围箱25上的夹持件55从八个位置上拆除。ST04 :如图13所示地,使左铰链罩27的夹持爪77、77向车宽内侧移动,并如箭头八4、44那样,将夹持爪77、77从前围上板24(参照图7)的卡定孔62、62中拆除。右铰链罩27也同样地从卡定孔62、62中拆除。ST05 :如图9所示地,使前围上板24向车辆前方滑动,如箭头A5那样将前围上板24的插入部61从前围箱25的突起部45中拆除。ST06 :如图14所示地,使左铰链罩27沿着前挡泥板17的凸缘部31如箭头A6那样向车辆前方且车宽内侧移动(滑动),并将左铰链罩27从挡板玻璃18、前支柱19以及前挡泥板17上拆除。右铰链罩27也同样地拆除。此外,在安装前围上板24时,以上述步骤(ST01 ST06)的相反顺序进行即可。ST06的相反顺序为,使铰链罩27 (参照图6、图10、图14)沿着凸缘部31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81、82与凸缘部31嵌合,并且将卡定爪87按压在密封部件44上的第一安装工序。另外,ST04的相反顺序为,将前方固定部71(参照图10、图13)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的第二安装工序。如图1 图17所示,在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中,在车辆10的封闭发动机室13的发动机罩16与挡风玻璃18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具有铰链罩27,覆盖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且从发动机罩16与前围上板24之间的间隙SI遮蔽机罩铰链26 ;和前挡泥板17,在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的外侧具有从车宽内端17a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31。在铰链罩27上具有固定在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的前方固定部71、和从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固定部72,后方固定部72的下端部72b的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87按压在沿着挡风玻璃18的侧部下表面41以及侧部端面42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44上,后方固定部72的上端部72a的嵌合槽81、82以从下方跨过凸缘部31的方式来夹持,由此对铰链罩27进行支承。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构成为包括第一安装工序(ST06),使铰链罩27沿着凸缘部31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81、82与凸缘部31嵌合,并且将卡定爪87按压在密封部件44上;和第二安装工序(ST04),将前方固定部71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也就是说,在安装铰链罩27时,在第一安装工序(ST06)中,使铰链罩27向车辆后方滑动,使嵌合槽81、82与凸缘部31嵌合,并且将卡定爪87按压在密封部件44上,并在第二安装工序(ST04)中,将前方固定部71从车宽内侧固定到前围上板24的例端部53上。由此,能够避免铰链罩27抵接到挡风玻璃18的玻璃外观面88上。该结果为,不会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产生损伤和异响。另外,由于能够避免抵接到挡风玻璃18的玻璃外观面88上,所以,能够得到挡风玻璃18的高效的排水效果。而且,由于不具有用于安装到挡风玻璃18的玻璃外观面88上的构造体,所以能够使铰链罩27整体形成得薄。由此,铰链罩27不会向挡风玻璃18侧鼓出。该结果为,即使刮水器装置21为“串列式”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对刮水器工作范围产生影响,从而能够扩大设计自由度。此外,在拆除铰链罩27的情况下,以第二安装工序、第一安装工序的顺序来进行作业即可,不需要除铰链罩27以外的部件,就能够进行铰链罩27的安装,并且能够谋求提高铰链罩27的拆装性。此外,如图7以及图11所示,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在铰链罩27侧形成有夹持爪77,77,且在前围上板24侧形成有卡定孔62,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铰链罩侧形成卡定孔,在前围上板侧形成夹持爪。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使第一嵌合槽81以及第二嵌合槽82和第一槽支承部83以及第二槽支承部84分割地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嵌合槽以及槽支承部连续地形成。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优选在厢式小客车或货运车等的乘用车中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配置有铰链罩,该铰链罩覆盖所述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罩具有后方固定部,所述后方固定部从所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被支承在密封部件上,所述密封部件沿所述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具有向车宽内侧突出的卡定爪,通过使该卡定爪按压所述密封部件而对所述铰链罩进行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罩具有从车宽内侧固定到所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在所述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覆盖所述发动机室的侧方的前挡泥板,所述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所述后方固定部使外观面沿着所述凸缘部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具有与所述凸缘部嵌合的嵌合槽、和从车宽外侧对该嵌合槽的一方进行支承的槽支承部,所述嵌合槽由比所述槽支承部软质的材料成形,且以从下方跨过所述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
6.一种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中,在车辆的封闭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与挡风玻璃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具有铰链罩,所述铰链罩覆盖所述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且从发动机罩与前围上板之间的间隙遮蔽机罩铰链;在所述挡风玻璃的下端角落部的外侧具有前挡泥板,所述前挡泥板具有从车宽内端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凸缘部,所述铰链罩具有固定在所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的前方固定部、和从所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固定部,所述后方固定部的下端部使向车宽内例突出的卡定爪按压在沿着所述挡风玻璃的侧部下表面以及侧部端面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上,所述后方固定部的上端部使与所述凸缘部嵌合的嵌合槽以从下方跨过所述凸缘部的方式来夹持,由此,对所述铰链罩进行支承,所述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构成为包括第一安装工序,使所述铰链罩沿着凸缘部向车辆后方滑动,使所述嵌合槽与所述凸缘部嵌合,并且将所述卡定爪按压在所述密封部件上;和第二安装工序,将所述前方固定部从车宽内侧固定到所述前围上板的侧端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构造以及车辆的铰链罩安装方法,能够防止在挡风玻璃的玻璃外观面上夹入土沙等,并且即使发生振动也能够避免发生损伤和异响。本发明的车辆前部构造,在车辆(10)的封闭发动机室(13)的发动机罩(16)与挡风玻璃(18)之间所具有的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上配置有铰链罩(27),该铰链罩(27)覆盖挡风玻璃(18)的下端角落部(18a)、且从发动机罩(16)与前围上板(24)之间的间隙(S1)遮蔽机罩铰链(26),铰链罩(27)具有后方固定部(72),该后方固定部(72)从前围上板(24)的侧端部(53)向车辆后方延伸,且被支承在沿挡风玻璃(18)的侧部下表面(41)以及侧部端面(42)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密封部件(44)上。
文档编号B62D25/12GK103010314SQ2012103660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田中启文, 矶田安纪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