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2856发布日期:2020-10-23 13:08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钻孔桩桩头破除施工过程中,桩基锚固钢筋大多都会被压弯变形,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对锚固筋进行调直。另外,钢筋笼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调整成喇叭形状,也需要施工作业人员对钢筋笼锚固筋进行逐一调整。

现有的调整方法是使用撬棍或扳手对钢筋进行调整。施工现场使用的扳手多为f形扳手,通过将钢筋卡设在两个钳口之间,仅只有一个支撑点,钳口间距固定,不仅作业不方便,且扳手提供的力矩较小,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扳手,使钢筋调整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扳手,其包括:

可伸缩手柄;

u形杆,其包括第一直杆、第二直杆、以及连接二者的过渡段,上述过渡段与可伸缩手柄固定连接;

正扣组件,其包括弧形卡钩,上述弧形卡钩一端连接第一直杆,其另一端固定有螺母,上述螺母内设有调节螺栓;

反扣组件,其包括固定卡件、活动卡件和连接部,上述固定卡件固定于连接部,上述连接部远离固定卡件的一侧连接第二直杆;上述连接部内设有蜗杆槽,上述蜗杆槽内设有蜗杆,上述活动卡件位于上述蜗杆上方,且上述活动卡件设有与蜗杆啮合的涡轮齿;

当上述蜗杆转动时,带动活动卡件在靠近和远离固定卡件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可伸缩手柄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套管和套设于外套管的伸缩杆,上述外套管靠近开口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上述伸缩杆一端连接过渡段,上述伸缩杆中部和另一端端部均设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伸缩杆插入外套管的端部设有挡片,上述外套管内设有与挡片相适配的滑槽,上述滑槽与内螺纹段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一直杆和第二直杆分别通过加劲杆连接上述伸缩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外套管远离伸缩杆的一侧外表面设有带肋把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蜗杆两端均套设有蜗杆轴承,两个上述蜗杆轴承固定于上述蜗杆槽的两端侧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弧形卡钩和第一直杆对应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通孔,上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连接部和第二直杆对应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二通孔,上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螺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固定卡件和活动卡件的相对内侧均为弧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固定卡件和活动卡件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咬紧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扳手,通过u形杆的两端设置正扣组件和反扣组件,并通过正扣组件和反扣组件分别卡在钢筋弯曲部位两侧,形成两个支撑点,可分别形成正力矩和负力矩,使钢筋调整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扳手,通过蜗杆转动可带动活动卡件在靠近和远离固定卡件的方向移动,可对不同型号的钢筋进行调节,使钢筋更牢固的固定在活动卡件和固定卡件之间,有效防止钢筋脱出,降低作业风险。

(3)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扳手,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可改变手柄长度,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通过在伸缩杆端部设置挡片,以防止伸缩杆脱离外套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筋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扣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扣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伸缩手柄,11-外套管,12-伸缩杆,121-外螺纹,122-挡片,2-u形杆,21-第一直杆,22-第二直杆,23-过渡段,3-正扣组件,31-弧形卡钩,32-调节螺栓,4-反扣组件,41-固定卡件,42-活动卡件,43-连接部,431-蜗杆槽,432-蜗杆,5-加劲杆,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扳手的实施例,包括可伸缩手柄1、u形杆2、正扣组件3和反扣组件4。

上述u形杆2包括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以及连接第一直杆21和第二直杆22的过渡段23,上述过渡段23与可伸缩手柄1固定连接。

参见图2所示,上述正扣组件3包括弧形卡钩31,上述弧形卡钩31的一端连接第一直杆21,具体地,弧形卡钩31固定在第一直杆21远离过渡段23的端部。弧形卡钩31的另一端固定有螺母,上述螺母内设有与螺母相适配的调节螺栓32。使用时,通过对调节螺栓32进行适当调节,可避免钢筋脱出弧形卡钩31。

参见图3所示,上述反扣组件4包括固定卡件41、活动卡件42和连接部43,上述固定卡件41固定在连接部43上,连接部43远离固定卡件41的一侧连接第二直杆22,具体地,连接部43固定在第二直杆22远离过渡段23的端部。上述连接部43内设有蜗杆槽431,蜗杆槽431内设有蜗杆432。蜗杆槽431包括容置腔和与容置腔连通的调节槽口,蜗杆432设置于容置腔内,通过调节槽口可调节蜗杆432带动活动卡件42移动。

上述活动卡件42位于上述蜗杆432上方,且活动卡件42设有与蜗杆432啮合的涡轮齿。活动卡件42伸出连接部43的一端与固定卡件41相对设置。

当上述蜗杆432转动时,可带动上述活动卡件42在靠近和远离固定卡件41的方向移动,以便于对不同型号的钢筋进行调节,使钢筋更牢固的卡设在活动卡件42和固定卡件41之间,有效防止钢筋脱出,降低作业风险。

本实施例的钢筋扳手,通过在u形杆2的两端设置正扣组件3和反扣组件4,并通过正扣组件3和反扣组件4分别卡在钢筋弯曲部位两侧,形成两个支撑点,可分别形成正力矩和负力矩,使钢筋调整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

本实施例中,上述可伸缩手柄1包括外套管11的伸缩杆12,外套管1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体,伸缩杆12一端套设在外套管11内部,另一端伸出外套管11与u形杆2的过渡段23固定连接。

参见图4所示,上述外套管11靠近开口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上述伸缩杆12中部和套设在外套管11内的端部均设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121。通过调节伸缩杆12的长度可改变手柄1长度,使本实施例的钢筋扳手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优选地,上述伸缩杆12插入外套管11的端部设有挡片122,上述外套管11内设有与挡片122相适配的滑槽。上述滑槽与内螺纹段连通,且滑槽内径大于内螺纹内径。通过在伸缩杆12端部设置挡片122,可防止伸缩杆12脱离外套管1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直杆21和第二直杆22分别通过加劲杆5连接上述伸缩杆12,通过加劲杆5极大地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外套管11远离伸缩杆12的一侧外表面设有带肋把套111,以增加手持的舒适性和防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述蜗杆432两端均套设有蜗杆轴承,两个上述蜗杆轴承固定于上述蜗杆槽431的两端侧壁。

优选地,上述弧形卡钩31和第一直杆21对应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通孔,上述第一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一螺栓6。弧形卡钩31和第一直杆21通过第一螺栓6固定连接。拆下第一螺栓6即可根据需要更换弧形卡钩31。

优选地,上述连接部43和第二直杆22对应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二通孔,上述第二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第二螺栓7。连接部43和第二直杆22通过第二螺栓7固定连接。拆下第二螺栓7即可根据需要更换反扣组件4。

本实施例中,当钢筋扳手使用过程中碰到障碍时,可通过第一螺栓6调节弧形卡钩31和第一直杆21的角度,对应地,通过第二螺栓7调节反扣组件4和第二直杆22的角度。具体地,拧松第一螺栓6和第二螺栓7,然后调整弧形卡钩31和第一直杆21的角度,旋紧第一螺栓6固定,再调整反扣组件4和第二直杆22的角度,旋紧第二螺栓7固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卡件41和活动卡件42的相对内侧均为弧形。且上述固定卡件41和活动卡件42相对的侧面均设有咬紧防滑纹,以进一步防止钢筋脱出。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