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02011发布日期:2020-10-13 09:3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中整车配重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试验中,整车配重是指在进行实车离地间隙、整车高度、整车姿态、整车重量、悬架跳动等测量时对实车重量进行称重,用以确保设计阶段的理论值无问题。整车重量会影响到轴荷、悬架操稳,安全碰撞,离地高度等,因此在进行相关试验之前,需要对整车进行重量加载。整车配重原则,以五座汽车为例,整车分为空载、半载、满载三种载荷。空载重量是不含乘客的整车重量,半载重量是前排驾驶员及副驾驶再加上后排一个人的整车重量,满载是算上五个乘客的整车重量。在进行整车配重时,需要尽量保证每个座位上的重量进行平均分配。

目前汽车整车配重方式多为采用沙袋放置在汽车座椅上,沙袋规格有20kg、15kg、10kg、5kg等,配重时需要将沙袋放置到汽车座椅上,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一个汽车座椅上有多个沙袋且上下摆放顺序随机,易造成配重质心高度不一,从而影响整车质心位置偏差较大;二、装卸沙袋的工作繁重单调,例如五座汽车满载五人,按标准成人体重为75kg,即整体需搬运375kg,一般至少需来回搬沙袋30次,不仅占用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且工程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下降,降低了汽车试验的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及其使用方法,该工具箱中设置若干个可收纳的配重袋,配重袋具备独立的水加注和水排出功能,只需装卸空置的配重袋,使得整车配重的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高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包括箱本体、工具壳、水管组件和若干配重袋,箱本体内设置工具壳,工具壳内用于放置水管组件和若干配重袋;

所述箱本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扣合固接形成箱本体;

所述工具壳与箱本体内部空间贴合,工具壳内设有容纳腔;

所述水管组件包括单向抽水阀、水管和水管接头,单向抽水阀的一个接口和水管的一端固接,单向抽水阀的另一个接口与水管接头的一端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单向抽水阀可固定在容纳腔一侧,水管可盘绕平铺在容纳腔底面上;

所述若干配重袋依次平铺并放置在水管上,每个配重袋与一个汽车座椅位置相配合,每个配重袋包括袋本体和注水口,所述袋本体为可注水空腔结构,所述注水口固设在袋本体上,所述注水口设有可关闭的通气组件,所述注水口设有相配合的注水口盖,所述注水口与水管接头的另一端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袋本体为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人体形状。

所述容纳腔底面固设盘旋凹槽,盘旋凹槽用于放置和限位水管;所述容纳腔一侧设置开口,开口用于放置和限位单向抽水阀;所述盘旋凹槽的一端与开口连通。

所述通气组件为可拆卸连接的通气孔和通气阀帽。

所述注水口设置在袋本体的顶部。

所述工具壳内还放置有若干辅助配重袋。

所述箱本体的一个外侧边上固设滚轮。

所述箱本体在相对于滚轮的另一外侧边上设置把手部。

一种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包括:

步骤一,打开工具箱箱本体的上盖,取出配重袋并放置到汽车座椅上;

步骤二,取出水管组件,将水管接头的一端与单向抽水阀固定连接;

步骤三,选择一个配重袋,卸下注水口盖,将水管接头的另一端固接在注水口,并打开通气组件;将水管的一端与水龙头连接,然后打开水龙头,水依次流经水管、单向抽水阀、水管接头、注水口后进入到袋本体内,直至袋本体充满水后关闭水龙头;拆下水管接头,并盖上注水口盖;若干配重袋按同样的方法完成注水后可进行汽车试验;

步骤六,汽车试验完成后,选择一个配重袋,卸下注水口盖,连接注水口和水管接头,并将水管的一端与水龙头断开并拉至排水处,关闭通气组件,然后打开单向抽水阀,水依次流经注水口、水管接头、单向抽水阀、水管后流入排水处,直至袋本体内的水全部排出,拆下水管接头,并盖上注水口盖;若干配重袋按同样的方法完成排水;

步骤七,将水管组件放置在工具壳内,再将若干配重袋收纳叠放并依次平铺在水管上,最后合上上盖关闭工具箱。

本发明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首先,通过可独立注水和排水的配重袋,避免了人工搬运的繁重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消耗。其次,每个汽车座椅位置上设置一个配重袋,特别是配重袋的形状设计为坐在汽车上的人体形状,人形配重袋重量设计为注满水后75kg,或者人形配重袋设计为注满水后68kg并结合辅助配重袋7kg,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沙袋随机堆叠造成的配重质心偏差的问题,而且还能满足不同厂商和车型的整车配重要求。最后,配重袋及其配合使用的水管、单向抽水阀均能收纳于特别设计的工具箱内,工具箱上设置的滚轮和把手部,方便整体移动和搬运,减少了工程师在汽车试验过程中的繁重运输工作。本发明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的使用方法,通过对配重袋的注水和排水即可实现加载重量和卸载重量的方式,不需要人工来回进行重量运输工作,方便实用,使得工程师能更专注于汽车试验的其他重要缓解,有益于改善汽车试验的整体工作效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高了整车配重的精确度,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避免了繁重人力劳动,提高了汽车试验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管组件和配重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人形配重袋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下盖,3工具壳,4水管组件,41单向抽水阀,42水管,43水管接头,5配重袋,51袋本体,52注水口,53通气孔,54通气阀帽,6滚轮,7把手部,8汽车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包括箱本体、工具壳3、水管组件4和若干配重袋5。箱本体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和下盖2扣合固接形成箱本体。箱本体的一个外侧边上固设滚轮6,滚轮可在360°角度旋转,箱本体在相对于滚轮6的另一外侧边上设置把手部7。箱本体内设置工具壳3,工具壳3与箱本体内部空间贴合,工具壳3内设有容纳腔,工具壳3的容纳腔内用于放置水管组件4和若干配重袋5。

水管组件4包括单向抽水阀41、水管42和水管接头43,单向抽水阀41的一个接口和水管42的一端可通过水管接头固定连接,单向抽水阀41的另一个接口与水管接头43的一端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工具壳3的容纳腔一侧设置开口,开口用于放置和限位单向抽水阀41,工具壳3的容纳腔底面固设盘旋凹槽,盘旋凹槽用于放置和限位水管42,水管42沿盘旋凹槽平铺在容纳腔底面上,盘旋凹槽的一端与开口连通。另外,工具壳3上还设置可容纳水管接头43的凹槽。

若干配重袋5依次平铺并放置在水管42上,每个配重袋5与一个汽车座椅8位置相配合。每个配重袋5包括袋本体51和注水口52。袋本体51为可注水空腔结构并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袋本体51为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人体形状。注水口52固设在袋本体51的顶部,注水口52设有可关闭的通气组件,通气组件为可拆卸连接的通气孔53和通气阀帽54,注水口52设有相配合的注水口盖,注水口52与水管接头43的另一端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参见图3。注水口盖可以是快开式的并固定连接在注水口52上。本实施例中,配重袋数量为五个,可满足五座汽车的整车满载配重要求。

一般来说,每个汽车座椅配重标准成人体重为75kg,因此每个人形配重袋的重量设计为注满水后75kg。根据不同企业和车型的汽车试验整车配重方式,每个汽车座椅配重为68kg,因此每个人形配重袋的重量设计为注满水后68kg,另外可在工具箱内增加放置若干辅助配重袋,辅助配重袋可以是沙袋或者是可注水空腔结构,每个辅助配重袋的重量设计为7kg,以满足不同的整车配重要求。

根据所述的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打开工具箱箱本体的上盖1,取出配重袋5,并根据配重要求将配重袋依次放置到汽车座椅8上。

步骤二,取出水管组件4,包括单向抽水阀41、水管42和水管接头43,将水管接头43的一端与单向抽水阀41固定连通。

步骤三,选择一个配重袋5,卸下注水口盖,将水管接头43的另一端固接在注水口52,并打开通气阀帽54;将水管42的一端与自来水龙头连接,然后打开自来水龙头,水从自来水龙头依次流经水管42、单向抽水阀41、水管接头43、注水口52后进入到袋本体51内,直至袋本体51充满水后关闭自来水龙头;拆下水管接头43,并盖上注水口盖以关闭注水口52;若干配重袋5按同样的方法完成注水后可进行汽车试验。

步骤六,汽车试验完成后,选择一个配重袋5,卸下注水口盖,连接注水口52和水管接头42,并将水管42的一端与自来水龙头断开并拉至排水处,盖上通气阀帽54以关闭通气孔53,然后打开单向抽水阀41,水从袋本体51内依次流经注水口52、水管接头43、单向抽水阀41、水管42后流入排水处,直至袋本体51内的水全部排出,拆下水管接头43,并盖上注水口盖以关闭注水口52;若干配重袋5按同样的方法完成排水。

步骤七,将水管组件4放置在工具壳内,包括将单向抽水阀41放置在开口内、将水管42沿盘旋凹槽盘绕在容纳腔底面上、经水管接头43放置在工具壳3的凹槽内;再将若干配重袋5一一收纳叠放并依次平铺在水管42上,最后合上上盖1关闭工具箱。

本发明集成可收纳式配重袋的工具箱内能放置多个人形配重袋和水管组件,不仅能解决传统整车配重方式中沙袋随机堆放导致配重质心偏移较大的问题,而且也有效减少了整车配重的时间和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愉悦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